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困境:解决之道

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困境:解决之道

【摘要】:(一)人文教育有待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在校人数剧增,为促进学生就业,就业率变成了主管部门考核大学质量的硬指标。(二)大学教育资源不足作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纪律对学生课堂时间管理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任课教师更多扮演着知识传递者,而学生是接受者,缺少相互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老师对学生在时间管理上的帮助也不明显。

(一)人文教育有待提高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在校人数剧增,为促进学生就业,就业率变成了主管部门考核大学质量的硬指标。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就成了诸多大学的办学方向,着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在市场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上采取迎合的态度,轻视人文素养类课程设置,同时又对专业课程、实验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过度重视。然而,对自然的观察、对社会的实践以及对生命的体验三个方面,却是时间观念形成的基础。由此,学校应增设人文类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使其对生命形成有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并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积极思考。

(二)大学教育资源不足

作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纪律对学生课堂时间管理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教学管理,由于不能对课堂内的每个学生进行实时监控,因而出现教管边缘区,区内的学生学习时间有效性降低。大班化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较为普遍,不可否认这种模式有它的高效性,能够使知识迅速传播,但缺陷是教师占据主导,对是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关注较多,而对学生的理解思考程度关注较少。

(三)高校学生长期的被动约束

伴随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扩张,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却长期固定不变,在管理层间沟通的及时性和必要性不足的情况下,二级部门致力于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管理自身的活力。辅导员的主要精力是管理学生干部,通过学生干部联系小组长,小组长联系全体同学,促使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形成小型“金字塔”,结成上下级网络关系。另一方面,任课教师更多扮演着知识传递者,而学生是接受者,缺少相互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老师对学生在时间管理上的帮助也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