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对“学生事务管理”还未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概念。因此,与教学、科研、服务的有效整合,是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学生事务管理的教育内涵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其获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塑造其优秀的人格品质和个性特质。学生事务管理的服务内涵即如何为学生的成长、长才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条件。......
2023-08-24
研究我国学生管理,主要应注意运用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指导思想: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必须确保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的体魄,而且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也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培养这样的新人,就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办学。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精髓的具体运用。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用对立统一观点指导学生管理,在管理中坚持整体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渗透于所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中,所以,也同样渗透于学生管理科学之中。要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坚持管理的整体观。在纵向上,坚持整体观就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从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系统看,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各部分又都是一个支系统,是局部。学生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各部分的组合形式决定的,虽然支系统都各具有特定的功能,但它们都应服从学生管理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各个支系统的要素都是为了整体目的而建立的。在横向上,坚持整体观就是处理好各支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一致性,把各部门都协调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共同的管理目标上来。
(三)运用高等教育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运用高等教育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指导学生管理,使高校学生管理科学化。现代治校观念要求管理者靠现代科学来管理学校,管理学生。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
要靠教育科学,要遵循教育的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办事。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人才、资源、市场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理念、体制、结构也面临新的变革和调整。高校要准确把握社会脉搏,直接面对市场办学。高校学生管理也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要靠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管理,使学生管理队伍的组织机构严密,管理制度科学,人员分工合理,职责范围明确,奖惩分明,动作协调,工作高效等。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指导学生管理主要是运用它的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要素有用性原理、动态相关性原理、人的能动性原理、规律效应性原理、时空变化性原理、信息传递性原理、控制反馈性原理等。应在管理实践中力争使管理组织系统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管理方法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四)继承和发扬我国学生管理的成功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年来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是当今学生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
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我国多年来办大学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就是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奋斗。
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即把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又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体制、程序、办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工作形成规范,其中心点是责、权、利相结合,使制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社会实践,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思想上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献身精神,在业务上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实干精神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有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研究的文章
目前,国内外对“学生事务管理”还未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概念。因此,与教学、科研、服务的有效整合,是当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学生事务管理的教育内涵需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其获得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塑造其优秀的人格品质和个性特质。学生事务管理的服务内涵即如何为学生的成长、长才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条件。......
2023-08-24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从管理上保证高等学校完成培养四化建设合格人才的一项系统工程。管理过程是学生在管理工作者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建设一支各方面素质良好、战斗力强的学生管理队伍,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措施。(二)学生管理队伍组织建设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直接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主要由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
2023-08-24
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我管理就其方法来说,可分为学生个体自我管理、集体自我管理和参与性自我管理。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质所在。学生自我管理集主客体于一身,具有它的特殊性。对集体自我管理来说,必须注意吸收全体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2023-08-24
这种模式是在“分散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构建学生事务管理体制需要明确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严格管理制度,依法治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主体的素质,首先是管理主体的专业化。......
2023-08-24
民办高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探析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杜凌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顺应市场经济客观需要的必然产物。相对于普通公立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不仅学生自治程度低,而且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几乎是面面俱到。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基础,可以说,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决定了整个学校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
2023-12-04
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成为高校改革的中心工作。立德树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根本目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每项内容都愈发自成一体,无论是在体系上、政策上、操作运行上都日益显示出其专业性、规范性、技术性和连贯性特点。高校辅导员通过培训与学习提高自身工作水平的诉求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希望能够建立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2023-08-24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体系典型的情况,应该包括学生奖励、学生资助、勤工助学、心理辅导、日常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宿舍管理和纪律处分等。此外,负责高校勤工助学的学生事务部门还应该围绕勤工助学的派发程序、社会的投诉处理、奖惩学生等内容来制定规范、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及时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库,及时有效地架起供需双方的桥梁,使勤工助学管理走向有序、高效。......
2023-08-24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要采取一种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喜欢个性、承认差别、鼓励创新的态度,积极地开展高校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实践以专业实践为主,让高校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以后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专业实践中重新定位、思考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差距。......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