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学生管理指导思想研究成果

高校学生管理指导思想研究成果

【摘要】:坚持党的领导就是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奋斗。

研究我国学生管理,主要应注意运用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指导思想: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必须确保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的体魄,而且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也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要培养这样的新人,就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办学。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精髓的具体运用。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用对立统一观点指导学生管理,在管理中坚持整体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渗透于所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中,所以,也同样渗透于学生管理科学之中。要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坚持管理的整体观。在纵向上,坚持整体观就是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从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系统看,组成这个有机整体的各部分又都是一个支系统,是局部。学生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各部分的组合形式决定的,虽然支系统都各具有特定的功能,但它们都应服从学生管理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各个支系统的要素都是为了整体目的而建立的。在横向上,坚持整体观就是处理好各支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一致性,把各部门都协调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共同的管理目标上来。

(三)运用高等教育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运用高等教育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指导学生管理,使高校学生管理科学化。现代治校观念要求管理者靠现代科学来管理学校,管理学生。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

要靠教育科学,要遵循教育的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办事。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人才、资源、市场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理念、体制、结构也面临新的变革和调整。高校要准确把握社会脉搏,直接面对市场办学。高校学生管理也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要靠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管理,使学生管理队伍的组织机构严密,管理制度科学,人员分工合理,职责范围明确,奖惩分明,动作协调,工作高效等。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指导学生管理主要是运用它的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要素有用性原理、动态相关性原理、人的能动性原理、规律效应性原理、时空变化性原理、信息传递性原理、控制反馈性原理等。应在管理实践中力争使管理组织系统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管理方法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四)继承和发扬我国学生管理的成功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年来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是当今学生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

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我国多年来办大学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就是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努力奋斗。

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即把符合社会主义方向的,又经过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体制、程序、办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工作形成规范,其中心点是责、权、利相结合,使制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社会实践,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思想上有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献身精神,在业务上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实干精神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