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四军三五支队在慈东的革命斗争

新四军三五支队在慈东的革命斗争

【摘要】:面对慈东地区尖锐、复杂、严峻的三角斗争形势,浙东区党委和三北地委作出打开慈东局面的战略部署,“三五支队”三进慈东。

抗日战争时期的慈东区,位于宁波和慈城之间,这些地区物产丰富,水路交通发达,又逼近敌重兵驻守的宁波和慈城(慈溪县城),扼敌水陆运兵要道,是三北根据地的前哨阵地和连接四明山与三北两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是敌、伪、顽与中共武装必争之地,因而斗争形势非常尖锐、复杂。当时,宁波驻有日军警备司令芝原平三郎和宪兵司令对田部的1000余人及伪十师;慈城驻有日军警备队、宪兵队和日军独立混成第91旅团长及伪十师一个团;盘踞在各乡镇的还有国民党顽固派慈溪县国民兵团宋清云部;地方杂牌伪军有姚华康等部。他们以各乡镇一部分顽固分子为社会基础,网罗地痞流氓,遍设税卡和特工站,霸占一方,残害人民,企图驱逐新四军“三五支队”于慈东地区。面对慈东地区尖锐、复杂、严峻的三角斗争形势,浙东区党委和三北地委作出打开慈东局面的战略部署,“三五支队”三进慈东。

一进慈东

按照浙东区党委和三北地委的指示,在三北游击司令部的统一领导下,1942年9月,三支队支队长林达率特务大队与慈溪县新国民兵团挺进慈东,林达的特务大队和新国民兵团到达慈东后,经过与驻扎在该地区的国民党慈溪县宋清云谈判后,达成共同抗日协议。林达在河头乡召开有各界代表参加的慈东区军民抗日大会,林达、宋清云、战士代表和各界代表分别在会上作了抗日演讲。会后,成立了三北游击司令部慈东办事处,主任王礼仪,罗澄宇任办事处党支部书记。办事处的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抗日宣传,组织与武装群众,发展抗日力量;收集情报,开展统战工作;进行交通联络,护送人员物资,征收抗日捐税,解决部队给养。与此同时,还发动群众,抗交敌伪根款。慈东办事处成立不久,为了打开慈东地区的抗日局面,在庄桥镇红祠堂召开八乡镇农民代表大会。发动群众团结抗日,建立抗日自卫组织,实行减租减息,保护农民利益。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各乡镇代表300多人,大会由慈北办事处主任罗如年主持,蒋志农(蒋亦庭)等出席指导。

当时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进步力量看做是最大的危险。就在日军对三北地区进行“扫荡”之际,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为阻止“三五支队”南进,指派在钱江以北的“忠义救国军”第一支队支队长艾庆璋集结兵力,准备向三北地区发起“围剿,企图把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消灭于三北沿海狭小地区。1942年10月下旬,艾庆璋率国民党“忠义救国军”1900余人,从平湖、乍浦南渡杭州湾,先后在姚北临山、段头湾等地登陆,扬言在三北地区独收钱粮、税收,即日起就要共产党的部队让出整个三北地区。

11月中旬,艾庆璋部继续向观城、龙山等地进犯,同时渡过姚江进入四明山区,对山区人民进行烧杀、掳掠。面对恶劣局势,浙东区党委、三北游击司令在新四军军.部的指挥下,决定集中兵力进行自卫反击。为此,三北游击司令部一方面努力做好统战工作,另一方面把主力部队集结于姚北游源一带。11月28日,反顽自卫战在姚北周家路打响,在反顽自卫战中,中共三北地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总办事处,动员全地区党组织和三北人民全力支援部队作战。宋清云趁三北游击司令部主力部队集中在姚北进行自卫反击战之时,乘机对慈东办事处发动突然袭击,抓去几名税务人员和一个民运干部,后来以同宋顽交换俘虏的办法,将被捕人员营救出来,为避免更大的损失,慈东区办事处奉命暂时撤离慈东。

二进慈东

1943年2月5日,正是大年春节,三北游击司令部五支队一中队在龙山自卫中队配合下,打掉了灵山小灵峰宋清云顽固派的后方机关,缴获了修械所的全部物资,全歼宋顽何九峰中队,扫荡了汶溪、河头市、费市、长石桥、庄桥、骆驼桥等地。宋清云为免于覆灭,托当地皓明和尚出面求和。此后,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二次在慈东区成立了办事处,主任是蒋志农。同时建立了慈东区委,由罗澄宇任区委书记。

这个时期,慈东区委和慈东办事处在慈镇县工委领导下,贯彻了大力发动群众的方针,开展反霸斗争和减租减息运动,并吸收了一批从上海来的知识青年参军参干。由下而上地建立了农会、妇女会、雇工会、自卫队等组织,继抗战初期慈溪县工委在慈东区发展一些党员后又发展了一批党员。慈东全区共建立起了庄桥河东、河西,洪塘,洋墅,旧宅,葛家,横溪,寺院等8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使敌伪和反共顽固派惊恐不安。宋清云明里称中共为“友党”、“友军”,给各乡镇的特工站披上一层“军民合作站”的漂亮外衣,暗里却在磨刀霍霍,准备配合浙东国民党顽固派当局对浙东根据地发动第二次进攻。

1943年10月20日,宋清云与驻宁波日寇密谈勾结,并从10月下旬至11月初,接连召开三次会议策划阴谋。接着,就在11月6日发动了震惊浙东的反革命“慈东事变”。仅在两天之内,宋清云部就在慈东区以及庄市区、慈西区的一部分地区,逮捕了我慈东办事处工作人员、税务干部、民运干部、农会干部和自卫队的不脱产干部,以及地方党员、小学教师等共计一百三十多人,杀害了其中的二十六人,整个慈东区陷入了血雨腥风的恐怖之中。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慈东一部分公开的革命干部奉命撤退。雷下的只有区委组织委员钟少白、宣教委员蒋子瑛。他们埋葬了烈士的遗体,转入地下隐蔽斗争。

三进慈东

1944年3月下旬,中共武装继1月4日第四次攻打长石桥救出伍一、黄玉峰等四位同志后,三支队支队长余龙贵、政委林达率第一中队和第四中队,在慈镇自卫大队配合下三进慈东,第五次攻下长石桥,并横扫了费市、团桥、骆驼桥一带的宋清云部。从此,国民党顽固派宋清云部公开投敌,打出了伪军旗帜。在浙东区党委的领导下,这一地区重新建立了慈东区委,区委书记先是钟家林担任,后由蒋子瑛接任;还公开建立了慈东区署,区长由黄玉平担任。经过反复艰苦的工作,虽然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但重新整顿了党组织和各种群众组织,逐渐打开慈东区的抗战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