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分类

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分类

【摘要】: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是以货币形式预先规定施工项目进行中施工生产耗费的目标总水平。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是在项目中标后预算成本的基础上,预测目标成本降低率后制订的。2)根据成本预测贯穿于项目中的不同顺序分类根据成本预测贯穿于项目中的不同顺序,成本预测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类。首先由上层或中层管理人员对构成成本的子项目成本进行预测,并把这些预测的信息传递给低一层的管理人员。

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指在掌握相关信息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成本特性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等现状,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成本水平及变动趋势进行预计和测算的成本管理活动。

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成本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成本预测是编制成本计划必不可少的科学分析阶段。 要有正确的成本计划,首先必须有科学的成本预测,通过反复测算,确定合理的成本水平,为编制成本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成本预测,还可以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未来成本进行估计,减少盲目性,也能发现从哪些方面降低成本,有利于控制成本。

按照成本预测在项目运作中的不同阶段和成本预测贯穿项目中的不同顺序,施工项目成本预测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1)根据项目运作的不同阶段分类

根据项目运作的不同阶段,成本预测包括以下几种:

(1)在制订方案过程中,预测计划期项目目标成本

在工程项目中标、项目组织开展工作之后,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确定项目的目标成本。 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是以货币形式预先规定施工项目进行中施工生产耗费的目标总水平。预测目标成本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制订施工项目目标成本计划的依据。

施工项目的目标成本是在项目中标后预算成本的基础上,预测目标成本降低率后制订的。为了使目标成本降低率能够落到实处,在预测目标成本降低率时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生产技术组织措施、劳动工资、材料供应等情况进行。

(2)在方案(或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中期成本预测

中期成本预测是计划实施阶段目标成本预测的继续和发展。 在前一阶段中,通过成本预测和决策制订了成本计划,但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对前一阶段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检查,发现本方案还有一些缺点和问题以及新的成本变动趋势,然后针对后一阶段成本升降情况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

(3)在日常管理中,预测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在日常管理中,工程量、工作量、工程结构、工程质量、劳动力组合、材料代用及市场物价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动,从而影响成本的变动。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及时捕捉有关经济信息,通过对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成本变动趋势,有利于加强日常的成本控制。

2)根据成本预测贯穿于项目中的不同顺序分类

根据成本预测贯穿于项目中的不同顺序,成本预测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类。

(1)自上而下成本预测

自上而下的成本预测方法主要依据来源于中、上层项目管理人员对类似或相关项目的经验。 完全相同的项目几乎不存在,但相似的项目有很多。 中、上层项目管理人员根据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运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使自上而下的成本预测成为可能,也成为现实。 首先由上层或中层管理人员对构成成本的子项目成本进行预测,并把这些预测的信息传递给低一层的管理人员。 低一层的管理人员在上层预测的基础上对组成项目或子项目的任务和子任务的成本进行预测,然后继续向下一层传递他们的预测,直到最低一层。

这种成本预测方法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这种方法主要由中、上层项目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相似或相关的项目的经验进行预测,为新项目的成本预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成本预测的参考资料。 通过总结历史上相似或相关的项目成本预测的经验,能提高新项目成本预测的水平、可操作性,使预测结果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实情况,减少因对新项目成本预测的盲目性带来的预测失真。

②自上而下成本预测方法,对整个项目来说具有宏观性。 中、上层项目管理人员站在整个项目或子项目的高度上,合理、准确地对子项目或子任务进行成本预测,减少由人为原因造成的个别子项目或子任务成本预测的过高或过低。 同时这种方法还能较容易地对不同子项目或子任务的相似性、差异性进行比较,避免了由人为或技术原因造成的对相似的子项目成本预测的较大差异性,从而保证项目成本预测能控制在一个比较准确的水平上。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①不易调动下层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阻碍上下级之间的顺畅对话。 当上层管理人员根据他们的经验进行成本预测并分解到下层时,可能会出现下层人员认为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这时,下层人员并不一定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上层人员展开讨论。 因此,下层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就会被压抑。 自上而下成本预测方法,逐级对项目、子项目、任务、子任务成本预测,在现实中,由于下层人员很难提出和上层不一致的看法,上下级之间的对话机制不能健康地运行,上层管理人员不易尽早发现成本预测出现的偏差,给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难度,有时甚至会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②容易形成思维定势,难以营造创新的工作氛围。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尖端的高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引进到施工项目中。 因此,一方面优化了传统施工项目在技术、管理上的落后之处。 另一方面也为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施工项目带来挑战。 同时这些影响也表现在项目的成本预测工作中,如果一味地依赖历史的经验,没有充分认识到项目在新时期、新技术、新理念的环境下,那么成本预测结果的失真也在所难免。

(2)自下而上成本预测

实施自下而上成本预测的前提条件是项目的详细工作分解结构(WBS)已经确定,项目内容明确到能识别出为实现项目目标必须要做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对这些较小的工作单元能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首先,底层项目管理人员对本层次所涉及的项目工作仔细的考查,进行项目成本预测,汇总上报上一层管理人员,上一层管理人员根据低一层管理人员的成本预测报告,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当的间接成本,例如加上一定的管理费、意外准备金等,形成这一层次的成本预测结果。 以此类推,逐级上报预测成本,最后汇集成整个项目的预测成本。

①自下而上成本预测的优点。 这种方法保证了把所涉及的所有工作任务都考虑到,预测结果更为准确。 预测结果出自日后要参与实际工作的人员之手,可以避免上下层管理人员发生争执和不满,同时还能调动各层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项目各层的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项目运行过程中成本异常情况的出现,为采取应对措施赢得时间。

②自下而上成本预测的缺点。 这种预测方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自下而上成本预测方法对任务的档次要求更高,涉及的工作量大,预测工作本身的成本高,比自上而下预测方法更为困难。 其次,项目管理人员为了日后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技术支持,以及减轻降低项目成本工作的压力,必然会较高地估计自己的资源需求,直接导致预测成本脱离现实情况,出现偏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