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扬子板块之次级构造单元,据构造单元内部的地层结构、变形变质特征及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进一步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坳陷带和江南隆起带。......
2023-08-24
泥石流危险程度根据泥石流的致灾能力与受灾体的承(抗)灾能力相关性来定性判断。
4.1.1 泥石流综合致灾能力
按规范附表致灾体的综合致灾能力分级量化表1中四个因素分级量化的总分值进行判别。
F=16~13:综合致灾能力很强;
F=12~10:综合致灾能力强;
F=9~7:综合致灾能力较强;
F=6~4:综合致灾能力弱。
根据该判断标准,老石港沟泥石流致灾体的综合致灾能力为强(F=10)。
4.1.2 受灾体(建筑物)的综合承(抗)灾能力
老石港沟泥石流地质灾害目前主要对沟口下游的村民生命和财产构成直接威胁,按照规范附表受灾体(建筑物)的综合承(抗)灾能力分级量化表2中四个因素分级量化的总分值判别前述建筑物的综合抗灾能力。
表1 致灾体的综合致灾能力分级量化表
Table 1 Classification and quantization table of comprehensive disaster prevention capability of disaster body
表2 受灾体(建筑物)的综合承(抗)灾能力分级量化表
Table 2 Comprehensive disaster bearing capacity rating scale
老石港的民房为=木和砖木结构结构房,工程质量合格或合格有隐患。
E=16~13:综合承(抗)灾能力好;
E=12~10:综合承(抗)灾能力较好;
E=9~7:综合承(抗)灾能力差;
E=6~4:综合承(抗)灾能力很差。
根据该判断标准,老石港沟泥石流受灾体(建筑物)的综合承(抗)灾能力为差(E=8)。
4.1.3 泥石流危险程度
暴雨泥石流活动危险程度或灾害发生概率(D)=泥石流的致灾能力(F)/受灾体的承(抗)灾能力(E)。
D<1:受灾体处于安全工作状态,成灾可能性小;
D>1:受灾体处于危险工作状态,成灾可能性大;
D≈1:受灾体处于灾变的临界工作状态,成灾与否的概率各占50%,要警惕可能成灾的那部分。
根据该判断标准,老石港沟泥石流活动危险程度或灾害发生概率(D)为1.25。
因此,老石港沟泥石流成灾可能性大,危险性大。
有关2016江西地学新进展的文章
此类深变质岩混杂于造山带根部,具有代表深层岩石组合特征。横向上呈现由东至西依次递减的变质作用有序演化。武夷山区经剥蚀后显露的元古界变质岩和麻粒岩构造岩片,提供了更深壳层由变质程度更高岩类构成的重要信息。......
2023-08-24
年降雨量可达1704.0 mm以上,3~6月雨量最多。矿区构造的总体特征以褶皱为主,断裂不太发育,裂隙以闭合状为主,主要由方解石等物质充填。区内沟涧较发育,水流多于花桥附近汇聚折转向北流入袁水。研究矿区内矿床尚未开采,与其东面太平山矿区的地层岩性、结构构造、含水层及富水性等水文地质条件基本相同。太平山矿区以硐—溜井开拓,房柱法采矿、自然排水,目前回采最低中段标高为+30m。......
2023-08-24
表1赣南地区钨矿床成矿单元划分及矿田主要成矿特征 Table 1Divisions of mineralization units and main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fields of tungsten ore deposits in the southern Jiangxi area于山成矿亚带西界为大余—南城断裂带、东界为鹰潭—安远深断裂带,带内褶皱基底由新元古界至寒武系组成,为浅变质海相类复理石建造,沉积盖层为晚古生界浅海相含碳酸盐沉积,南部有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分布。......
2023-08-24
造山带变质作用源于地球内力的变化,特别是上地幔放热对地壳的影响。赣中南地区依据变质相、相系及其分布特点、变质原岩建造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与变质作用相关的构造变形、混合岩化及花冈质岩浆作用等标志,区域变质作用类型作以下划分。......
2023-08-24
主要由构造角砾岩组成,局部可见硅化和绢云母化。据其力学性质,可将其划为北东—北北东构造的配套构造。图2留龙矿区金矿地质简图 Fig.2Geological sketch of Liulong gold district......
2023-08-24
矿区内主要见呈岩墙或岩脉产出的辉绿岩和呈岩瘤产出的细粒二云母花冈岩,其特征如下:3.3.1辉绿岩金龙区段南部和北部各分布有一带,葫芦应区段中部有一个带,它们均沿东西向断裂侵入。岩石蚀变较强,可见绿泥石交代辉石、黝帘石、绿帘石,绢云母交代斜长石的现象。与附近的兴国县白石洋铅锌矿燕山期细粒二云母花冈岩特征相近,葫芦应区段矿脉内铅锌矿物含量较高应与其密切相关,多数侵入于辉绿岩中,形成于辉绿岩脉之后。......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