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江西地学新进展:老石港沟流域地质环境及崩滑潜在风险分析

江西地学新进展:老石港沟流域地质环境及崩滑潜在风险分析

【摘要】:老石港沟流域内水系发育,主沟为常年性溪流沟谷,水源主要由季节性降雨补给,在主沟床典型面上测定沟谷地表水流量为0.15L/s。老石港沟流域出露地层主要为早白垩世流纹斑岩,流纹斑岩风化层厚度较小,岩石较坚硬完整,坡体整体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大规模的崩滑地质灾害,但坡体上部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在持续强降雨条件下易产生表层=质崩滑,为泥石流的物源。

研究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据鹰潭市气象局(1974~2002年)资料,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907.9mm,最大年降雨量2768.2mm,最大日降雨量262.00mm,最大时降雨量83mm,历年一次性过程最大降雨量952.2mm,占当年降雨量的34.4%。降雨分布不均匀,其中4~6月降雨量最为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50%~60%,为丰水期。

老石港沟流域内水系发育,主沟为常年性溪流沟谷,水源主要由季节性降雨补给,在主沟床典型面上测定沟谷地表水流量为0.15L/s。

图1 泥石流平面示意图
Fig.1 Plan of the debris flow

研究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和侵蚀堆积沟谷平原地貌。流域范围内总体地势西高东低,老石港沟主沟总体呈北西向南东展布发育,其南侧为一支沟,上游南东向,中部汇合另一近北东向支沟向东偏转,近东西向,下游呈北东东向,沟头高程242.6m,沟口高程约90m,流域相对高程150余米,沟床两侧山体完整,谷坡坡度25°~40°,上游总体呈现为“V”型谷的特征,中下游渐宽,两侧坡面植被发育不均匀。流域主沟谷长约500m,沟内跌水较多,沟床比降较大,平均纵坡降约280‰,流域面积约0.2km2,物源区汇水面积为0.04km2

老石港沟流域出露地层主要为早白垩世流纹斑岩,流纹斑岩风化层厚度较小,岩石较坚硬完整,坡体整体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大规模的崩滑地质灾害,但坡体上部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堆积物在持续强降雨条件下易产生表层=质崩滑,为泥石流的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