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2016江西地学新进展:变质作用的类型与特征

2016江西地学新进展:变质作用的类型与特征

【摘要】:造山带变质作用源于地球内力的变化,特别是上地幔放热对地壳的影响。赣中南地区依据变质相、相系及其分布特点、变质原岩建造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与变质作用相关的构造变形、混合岩化及花冈质岩浆作用等标志,区域变质作用类型作以下划分。

造山带变质作用源于地球内力的变化,特别是上地幔放热对地壳的影响。区域热流和应力变化,使地壳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结构等进行调整。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形成部分流体相构成深变质岩类。

赣中南地区依据变质相、相系及其分布特点、变质原岩建造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与变质作用相关的构造变形、混合岩化及花冈质岩浆作用等标志,区域变质作用类型作以下划分(表1,图2)。

各相类的界线以变质岩石中特征矿物和矿物组合标志进行确定:泥质原岩出现绿泥石作为变质作用开始,棕色黑云母出现和泥质岩中存在绿泥石—黑云母带或基性岩中为绿泥石+阳起石+钠长石为绿片岩相。泥质岩中铁铝榴石的出现,变质基性岩中主要矿物组合为钠长石/斜长石(An<17)+普通角闪石(多色性为蓝绿色)+绿帘石+绿泥石为绿帘—角闪岩相。泥质岩中十字石或堇青石首现或硬绿泥石及白云母+富铁绿泥石的消失,是绿帘—角闪岩相与低角闪岩相的界线标志。低角闪岩相(红柱石+十字石带)与高角闪岩相(矽线石带)为变质等级加深的过渡类型,以泥质岩中矽线石首现和白云母消失,或矽线石+钾长石组合出现为高角闪岩相标志。

图1 变质相及相系P-T图解(据董申葆等,1986,修编)
Fig1 Metamorphic facies and facies series P-T graphic(After Dong Shenbao et al.,1986)

a:浊沸石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b1:蓝闪石—硬柱石片岩相;b2:蓝闪石绿片岩相;c:绿片岩相;c-d:绿帘—角闪岩相;d1:(低)角闪岩相;d2:(高)角闪岩相;e:麻粒岩相;l:低压相系(型);m:中压相系(型)

赣中南地区出露的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地层,经区域变质形成三种变质作用类型,其地层层位、变质相型、变质矿物组合特点差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