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左岸库首至白沙河地块裂隙水系统:工程地质研究成果

左岸库首至白沙河地块裂隙水系统:工程地质研究成果

【摘要】:左岸库首岷江和白沙河之间的河间地块,包括尖尖山飞来峰构造的三叠系砂页岩基座部分。其北东方向为中高山区,存在区域上的北东向地表分水岭,因此,其北东边界为一可移动水力边界,其他边界均由岷江及龙溪河、白沙河等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构成。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入渗和北东方向侧向径流的补给,向岷江及龙溪河、白沙河排泄,前期勘探表明其间存在稳定的地下水分水岭。

左岸库首岷江和白沙河之间的河间地块,包括尖尖山飞来峰构造的三叠系砂页岩基座部分。其北东方向为中高山区,存在区域上的北东向地表分水岭,因此,其北东边界为一可移动水力边界,其他边界均由岷江及龙溪河、白沙河等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构成。

该系统地下水主要的赋存空间为砂岩中的构造裂隙,地下水埋深较大,除临江及冲沟附近以外,地下水大都赋存在砂岩的风化卸荷带以下的微新岩体中,浅表部位存在风化裂隙水,并缓慢补给下部含水层。与右岸沙金坝裂隙水系统不同的是,河间地块在构造上为同斜紧闭向斜或单斜构造,顺层压扭性逆冲断层发育,岩层和断层产状均为大倾角(50°~70°)倾向北西,加之砂岩中层间剪切带的存在,因此,地下水以北东—南西沿构造线方向的顺层流动为主,并具有承压性,相对而言,沿北西—南东方向的穿层地下水径流要微弱得多,有利于防止库水向邻谷(白沙河)的渗漏。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入渗和北东方向侧向径流的补给,向岷江及龙溪河、白沙河排泄,前期勘探表明其间存在稳定的地下水分水岭。

在左岸这种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前提下,水库正常蓄水后,除地下水分水岭水位会抬高并向库首方向偏移以外,地下水的径流模式将不会产生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