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库首岷江和白沙河之间的河间地块,包括尖尖山飞来峰构造的三叠系砂页岩基座部分。其北东方向为中高山区,存在区域上的北东向地表分水岭,因此,其北东边界为一可移动水力边界,其他边界均由岷江及龙溪河、白沙河等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构成。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入渗和北东方向侧向径流的补给,向岷江及龙溪河、白沙河排泄,前期勘探表明其间存在稳定的地下水分水岭。......
2023-08-24
作为区域性的地下水最底排泄基准面的岷江,在沙金坝形成近180°的弧形拐弯,将坝区右岸须家河组的砂页岩山体切割成一个三面环水的独特河间地块,其北西、北、东的边界均为岷江,南西方向是区域地表分水岭的中高山地区(地下水补给区),南部由F3断层构成其阻水边界。
该系统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主要赋存空间为第层砂岩中的构造裂隙。地下水埋深较大,除临江及冲沟附近以外,地下水大都赋存在砂岩的风化卸荷带以下的微新岩体中,浅表部位赋存风化裂隙水,并缓慢补给下部含水层。平面上,由于F3断层的阻水作用和南西部高地势区的地下水补给,因此,地下水受控在三个方向上向岷江排泄;垂直方向上,由于系统在构造上为形态基本完整的沙金坝向斜,以及砂岩中层间剪切带的存在,层状砂岩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地下水并且以顺层流动为主,表现出多层地下水流的特点,因此具有一定的承压性。但由于废旧煤洞的存在,这种地下水的运移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水库正常蓄水后,大坝上游系统北西及北部的岷江水位将抬高130m以上,地下水渗流场也因此产生较大变化。首先,地下水位抬高,埋深减小,局部地区与风化裂隙水带连成一体,更有利于接受大气降雨的入渗补给;其次,上下游水头差的剧烈增加,将极大地增加地下水的径流速度;第三,建成后的大坝与F3断层之间的距离仅有100m左右(电站厂房亦在此范围内),地下水受控在此相对狭窄的范围内集中排泄,将会使此处成为地下水的强径流区,地下水流速和水力坡度都会大大地增加。
有关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的文章
左岸库首岷江和白沙河之间的河间地块,包括尖尖山飞来峰构造的三叠系砂页岩基座部分。其北东方向为中高山区,存在区域上的北东向地表分水岭,因此,其北东边界为一可移动水力边界,其他边界均由岷江及龙溪河、白沙河等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构成。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入渗和北东方向侧向径流的补给,向岷江及龙溪河、白沙河排泄,前期勘探表明其间存在稳定的地下水分水岭。......
2023-08-24
现场调查表明,在滑坡体地表1500.00~1540.00m和1750.00~1780.00m可见两级较为明显的平台分布,表明金厂坝滑坡体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滑动,其中1500.00m以下地形较陡,平台以下谷坡为滑坡体下滑后胶结形成的钙化物,谷坡坡度37°~66°。......
2023-08-20
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扩展基础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基础底板厚度和配筋计算,对于墙下条形基础,其基础底板厚度由抗剪条件控制,底板的配筋则由抗弯条件控制。特别注意的是,在基础的结构设计中应采用地基净反力,在已知地基净反力的情况下,确定基础底板的最大剪力和最大弯矩及其作用截面,再根据最大剪力确定条形基础底板的厚度,根据最大弯矩确定条形基础底板的配筋。......
2023-08-28
坝轴线是土坝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但是,在进行整个坝体细部点的施工放样时,只有一条坝轴线是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的,还必须建立坝身控制测量,为细部点的测设提供依据。将坝轴线上与坝顶设计高程一致的地面点作为坝轴线里程桩的起点,称为零号桩。......
2023-06-29
图6.4-3长江中游芦家河河段河势图及已建整治工程图6.4-4长江中游芦家河治理整体方案平面布置图根据数值模拟研究,芦家河河段治理整体方案实施后,上游水位下降,陈二口水位下降0.579m,枝城水位下降0.445m,毛家花屋一带最大比降由1‰减小至0.48‰,局部最大流速由3m/s以上下降至2.35m/s。同时,整体方案实施后,沙泓进口处近岸大堤水位最大增加0.021m,对荆江河段的防洪影响较小。图6.4-5长江中游芦家河治理工程实施后的相对冲淤变化和航深图......
2023-06-21
根据前述90年代水文系列和60年代水文系列两组172m—144m—152m 方案的试验结果分析,河道淤积量最多、九龙坡码头前沿边滩最宽的是1968水文年。表4-5探索性试验系列年和相应水文年坝前调度方式以上两种优化调度方案与原172m—144m—152m 调度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每年汛后10月1日起坝前蓄水位过程不同,因此对重庆河段出口生基塘的水位影响也不同。敏感性试验结果,全河段年末淤积量由1080万m3增加为1344万m3,增加了28%。......
2023-06-22
试验成果表明,地下电厂运行后,除大坝前500m 内的局部区域外,淤积地形发展的总体趋势与没有地下电厂情况下的试验结果接近。50+4年以后~70+6年期间泥沙冲淤过程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即51年~60年间冲淤平衡过渡阶段和61年~70+6年的冲淤平衡阶段。60+4年~70+6年期间,坝区泥沙冲淤基本保持平衡状态,坝前出现冲刷漏斗。图4-19左、右电厂和溢流坝上游1200m 距离内淤积形态50+4年末;70+6年末......
2023-0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