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右岸沙金坝条形山脊裂隙水系统

右岸沙金坝条形山脊裂隙水系统

【摘要】:作为区域性的地下水最底排泄基准面的岷江,在沙金坝形成近180°的弧形拐弯,将坝区右岸须家河组的砂页岩山体切割成一个三面环水的独特河间地块,其北西、北、东的边界均为岷江,南西方向是区域地表分水岭的中高山地区,南部由F3断层构成其阻水边界。水库正常蓄水后,大坝上游系统北西及北部的岷江水位将抬高130m以上,地下水渗流场也因此产生较大变化。

作为区域性的地下水最底排泄基准面的岷江,在沙金坝形成近180°的弧形拐弯,将坝区右岸须家河组的砂页岩山体切割成一个三面环水的独特河间地块,其北西、北、东的边界均为岷江,南西方向是区域地表分水岭的中高山地区(地下水补给区),南部由F3断层构成其阻水边界。

该系统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主要赋存空间为第砂岩中的构造裂隙。地下水埋深较大,除临江及冲沟附近以外,地下水大都赋存在砂岩的风化卸荷带以下的微新岩体中,浅表部位赋存风化裂隙水,并缓慢补给下部含水层。平面上,由于F3断层的阻水作用和南西部高地势区的地下水补给,因此,地下水受控在三个方向上向岷江排泄;垂直方向上,由于系统在构造上为形态基本完整的沙金坝向斜,以及砂岩中层间剪切带的存在,层状砂岩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地下水并且以顺层流动为主,表现出多层地下水流的特点,因此具有一定的承压性。但由于废旧煤洞的存在,这种地下水的运移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水库正常蓄水后,大坝上游系统北西及北部的岷江水位将抬高130m以上,地下水渗流场也因此产生较大变化。首先,地下水位抬高,埋深减小,局部地区与风化裂隙水带连成一体,更有利于接受大气降雨的入渗补给;其次,上下游水头差的剧烈增加,将极大地增加地下水的径流速度;第三,建成后的大坝与F3断层之间的距离仅有100m左右(电站厂房亦在此范围内),地下水受控在此相对狭窄的范围内集中排泄,将会使此处成为地下水的强径流区,地下水流速和水力坡度都会大大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