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三叠纪末,印支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南北向不均匀挤压作用下,致使枢纽区内的须家河组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层发生变形,成生和发展了北东向短轴褶皱和与之平行、倾向北西的一系列逆冲断层,以及层间剪切错动带。燕山运动对枢纽区影响不甚明显,表现为振荡性质的升降活动,仍继承了印支运动的方式。工程区构造形式主要由北东向短轴褶皱和与之平行、倾向北西的一系列逆冲断层,以及层间剪切错动带组成。......
2025-09-30
煤洞开采形成洞穴、架空和一定范围的松弛区,采空区一般高1.5~3m,大部分充填煤屑、岩块等,其结构松散,承载力低。在泄洪洞、冲沙放空洞、引水发电进水塔等主体建筑物荷重较大,地基中由于煤洞的存在,在自重及动水压力作用下易产生变形,有可能造成上部建筑物产生变形、移位和不均匀沉陷,甚至破坏。
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5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当建筑物处于小窑采空区影响范围内,可按下式验算地基的稳定性。设基底单位压力为P0,则作用在煤洞顶板上的压力Q为:
式中:G为煤洞单位长度顶板上岩层所受的总重力,kN/m,G=γBH;B为煤洞宽度,m;f为煤洞单位长度侧壁的摩阻力,kN/m;γ为顶板以上岩层的重度,kN/m3;φ为顶板以上岩层的内摩擦角,(°);H为煤洞顶板的埋藏深度,m。
当H增大到某一深度,使顶板岩层恰好保持自然平衡(即Q=0),此时H称为临界深度H0,则
当H<H0时,地基不稳定;(https://www.chuimin.cn)
H0<H<1.5H0时,地基稳定性差;
H>1.5H0时,地基稳定。
根据岩体情况,顶板以上岩层的综合内摩擦角φ取40°,计算出各种煤洞大小情况下的煤洞顶板岩体临界深度大约是洞直径的9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因煤层的厚度较小,加上地层产状的因素,这种计算情况是偏于安全的。
例如:1号泄洪洞进水塔塔基岩性为含煤含砾中粒砂岩,其中在塔基前缘分布有一层厚约17m的薄层状泥质粉砂岩夹煤质页岩,地层产状N15°~25°E/SE∠50°~55°,以中陡倾角倾向山内,前期24号勘探平硐位于塔基前缘,高程756.25m,勘探掘进过程中约20m的地方发现有一废旧煤洞,因垮塌延伸方向不明。紧邻上游约20余m的1号导流洞(底高程745m,顶板高程约760m)开挖中在桩号0+65~0+68m、0+88~0+92m、0+95~0+99m、0+100~0+104m、0+110~0+113m、0+117~0+125m等6处发现了废旧煤洞,它们多分布在左边顶拱—中心线顶拱一带,顺层开采为主,煤洞已垮塌,见较多支撑木,并有地下水,其中0+117~0+125m采空区范围较大,可见宽约8m的松散块碎石堆积,在右拱角发现一垂直向上的通气洞。进水口基础处理灌浆过程中在0+36m以前段发现有灌浆异常段分布,存在异常的孔有8个,每孔灌浆量达19.7~54.4t,最大达99t,灌浆量大的段分布在孔深12m以下,最大异常段在28~36m之间,灌浆段单位水泥注入量437.3~816.4kg/m,最大可达8801.4kg/m。这些段基本分布在泥质粉砂岩夹煤质页岩中。这些资料综合表明,泄洪洞进口底板下伏的泥质粉砂岩夹煤质页岩及层内错动带(Lc)中存在有废旧煤洞采空区,分析危及进水塔的安全。因此在地基处理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关文章
晚三叠纪末,印支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南北向不均匀挤压作用下,致使枢纽区内的须家河组及其以前的所有地层发生变形,成生和发展了北东向短轴褶皱和与之平行、倾向北西的一系列逆冲断层,以及层间剪切错动带。燕山运动对枢纽区影响不甚明显,表现为振荡性质的升降活动,仍继承了印支运动的方式。工程区构造形式主要由北东向短轴褶皱和与之平行、倾向北西的一系列逆冲断层,以及层间剪切错动带组成。......
2025-09-30
飞来峰条形山脊地势较陡峻,地形坡度较大,地表分水岭罗家垭口一带山岭高程1350~1650m,相对高差600~850m,地表呈现出构造侵蚀一溶蚀中山地貌特征。表4-1 龙溪河—白沙河河间地块地层岩性特征表地质构造包括断裂、褶皱和节理裂隙等不仅对岩溶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水库向邻谷产生岩溶渗漏也起着一定控制作用。主要构造型式为碳酸盐岩建造组成的飞来峰岩体,以及滑脱面前、后缘边界的茅亭断裂、龙溪断裂。......
2025-09-30
据人工露头和各勘探坑、孔揭示,堆积体由块碎石夹粘土、块碎石土和粘土夹块碎石组成。初步估计观音坪、灯盏坪、葫豆坪堆积体方量为2500万~3000万m3,观音坪、灯盏坪、葫豆坪一带,由白云质灰岩、灰岩块碎石组成,内夹粘土条带及团块,风化强烈。整体结构密实,接近地表偶见架空现象。图5-1 堆积体分区示意图Q①块碎石土:以细颗粒为主,块碎石悬浮于细粒之中,块碎石成分为泥灰岩、灰岩、炭质页岩。图5-2 堆积体纵1—1剖面示意图......
2025-09-30
紫坪铺工程枢纽区位于都江堰市北约9km的岷江上游沙金坝河段,地处龙门山向成都平原过渡之山前构造侵蚀中低山区。当时,由于施工导流工程受到挫折和上述地质构造问题的争议等,引起设计方案反反复复,致使紫坪铺工程进展步履维艰。施工开挖揭示验证,枢纽区各建筑物部位工程地质条件与前期勘察成果基本一致。......
2025-09-30
无论从岩性组合与构造型式表现上,还是从岩溶发育特征上,都反映出该河间地块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岩体的含水、透水性与岩溶的发育具有密切关系,根据影响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概略地将该河间地块的水文地质结构分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两大类。......
2025-09-30
岩溶发育强度由河谷近岸向分水岭地带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且岩溶形态各异。前期勘察中,据飞来峰前缘堆积体ZKD6、ZKD7等钻孔,揭示的灰岩长104.3m,岩芯素描与统计表明,除局部发育少量蜂窝状或星点状溶孔外,地下深部基本上未见及溶蚀现象。......
2025-09-30
依据各韵律层内砂岩与页岩的比例关系,层全为粉砂岩,层以砂岩为主,分别占68%和58%,14层以粉砂岩为主。坝基覆盖层分布于现代河床和右岸一级阶地,主要由冲积漂卵砾石组成,根据其分布部位、新老关系和物质组成的差异,可分为两个单元,即河床漂卵砾石层单元和右岸阶地覆盖层单元。坝基河床冲积漂卵砾石层厚2.67~18.5m;右岸阶地覆盖层一般厚11~25m,最厚达31.6m,由下至上大致可分为3层,上下为漂卵砾石层,中间为含砂土块(漂)碎石层。......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