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即为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和我国西部的重镇——成都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敏感,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如何?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院会同国家地震局,就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区域地质调研,以工程区300km为调查范围。野外调查的重点放在该区基本构造格架、控制区域构造稳定的主要大断裂上,对其展布、性状、新构造活动特征、地震活动性等,进行现场复核和补充调研。......
2025-09-30
龙溪河—白沙河河间地块由龙溪河、白沙河及其所夹持的飞来峰条形山脊组成。龙溪河位于库区左岸,河流由北东向折转为南东向流入岷江主库;白沙河呈北东—南西向于坝址左岸下游注入岷江。龙溪河与白沙河之间所构成的河间地块,为一由碳酸盐岩建造组成的飞来峰构造条形山脊,延伸方向与构造线走向近乎一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约8km,宽0.7~2.3km,面积达12km2(见图4-1)。飞来峰条形山脊地势较陡峻,地形坡度较大,地表分水岭罗家垭口一带山岭高程1350~1650m,相对高差600~850m,地表呈现出构造侵蚀一溶蚀中山地貌特征。

图4-1 紫坪铺水库龙溪河—白沙河河间地块岩溶水文地质示意图
1、2—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中、上段;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5—二叠系下统;6—石炭系;7—泥盆系上统;8—泥盆系中统;9—辉绿岩侵入体;10—地层界线;11—逆掩断层;12—隔水层;13—透水层;14—泉点及编号;15—溶洞及编号(https://www.chuimin.cn)
龙溪河至白沙河河间地块地层岩性组合较复杂,主要由飞来峰碳酸盐岩及其底座岩体两大岩系组成。飞来峰碳酸盐岩自库内由SW向NE方向穿过龙溪河、河间地块条形山脊向邻谷白沙河延伸,地层岩性主要为泥盆系(D)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石英砂岩,石炭系(C)厚层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二叠系(P)灰岩、燧石条带灰岩及铁铝质粘土岩等,其间尚有海西晚期之辉绿岩脉(βμ)侵入体穿插;飞来峰底座岩体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 含煤砂页岩。各系地层岩性特征见表4-1。由此可知,上述岩性组合按岩石的可溶性程度分类,可分为三大类,即:泥盆系上统(D3)、石炭系(C)、二叠系下统(P1q-m)、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燧石条带灰岩为可溶性岩类;泥盆系中统(D2)灰岩、白云质灰岩与石英砂岩、页岩不等厚互层岩组为可溶性与非可溶性间互层状组合岩类;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
含煤砂页岩。各系地层岩性特征见表4-1。由此可知,上述岩性组合按岩石的可溶性程度分类,可分为三大类,即:泥盆系上统(D3)、石炭系(C)、二叠系下统(P1q-m)、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灰岩、燧石条带灰岩为可溶性岩类;泥盆系中统(D2)灰岩、白云质灰岩与石英砂岩、页岩不等厚互层岩组为可溶性与非可溶性间互层状组合岩类;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 砂页岩和海西晚期辉绿岩(βμ)为非可溶性岩类。从地层岩性上看,这种岩石组合的不均一性导致了区内岩溶发育程度和透水性的差异性。
砂页岩和海西晚期辉绿岩(βμ)为非可溶性岩类。从地层岩性上看,这种岩石组合的不均一性导致了区内岩溶发育程度和透水性的差异性。
表4-1 龙溪河—白沙河河间地块地层岩性特征表

地质构造包括断裂、褶皱和节理裂隙等不仅对岩溶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水库向邻谷产生岩溶渗漏也起着一定控制作用。区内飞来峰构造为区域性北东向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天台山—懒板凳—白石推覆体的侵蚀残存部分之一。主要构造型式为碳酸盐岩建造组成的飞来峰岩体,以及滑脱面前、后缘边界的茅亭断裂、龙溪断裂。其中,飞来峰前、后缘边界断裂—茅亭断裂和龙溪断裂走向N35°~55°E,分别倾向NW、SE,倾角上陡下缓,上部倾角陡达60°~70°,下部一般为10°~30°,它们在横向上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形,在深部连成为一总体向SE滑出的滑脱面,在空间上呈波浪状起伏延展,断层带岩体破碎特征明显,显示逆掩—平移性质。由于茅亭、龙溪断裂以低角度由NW、SW向往SE、NE方向的逆冲,致使其上盘飞来峰碳酸盐岩坐落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砂页岩底座之上,其内部地层层序较紊乱,层面多陡立、倒转,常伴有诸多褶曲和NE向冲断面以及NW向SN向张扭性小断层,构造裂隙和溶蚀裂隙较发育,区内一些溶洞的发育和空间展布也多受它们的控制。
相关文章
 
                                
                                下游即为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和我国西部的重镇——成都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敏感,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如何?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院会同国家地震局,就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区域地质调研,以工程区300km为调查范围。野外调查的重点放在该区基本构造格架、控制区域构造稳定的主要大断裂上,对其展布、性状、新构造活动特征、地震活动性等,进行现场复核和补充调研。......
2025-09-30
 
                                
                                区内地层除早古生代初期地壳上升隆起而普遍缺失外,元古界至第四系皆有分布。晋宁一澄江运动使其褶皱基底岩系普遍发生变质作用并有大遍岩浆岩入侵,形成彭灌杂岩、宝兴杂岩、和牟托花岗岩体。因本区侏罗系至下第三系间为连续沉积,可见推覆主要为喜山期。......
2025-09-30
 
                                
                                从图3-5可见,本区和邻近地区由北东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北西向的鲜水河断裂带和南北向的安宁河断裂带组成的Y形构造图案,形成了由褶皱带或深大断裂围限的构造块体,在断块边界上发生一系列强震,以下对主要构造区的地震地质背景作简要描述。鲜水河断裂带是本区最活动的边界,中强地震频频发生,自1700年以来发生了10次7级以上地震。本区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强震区。......
2025-09-30
 
                                
                                因此,紫坪铺坝址场地的基本烈度按Ⅶ度考虑是适宜的。坝址区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两条深大断裂存在的证据不足,活动性的证据亦不够,因此紫坪铺坝区地震基本烈度确定为Ⅶ度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2025-09-30
 
                                
                                本段为裂隙层状岩体,蓄水后有发生少量微震活动的可能,但诱发中强地震的几率极小,不构成危险库段。漩口以下,岷江左岸飞来峰前缘断层出露高度在870m以上,因此,岷江干流和寿溪河库底的岩性均为三叠系须家河组砂页岩。库尾段(Ⅳ区)。因此,将本区划为“断裂层状岩体类”为宜,一般情况下最多诱发微震或弱震,但遇到特殊不利的条件,也不排除发生个别中等强度地震的可能性。......
2025-09-30
 
                                
                                当时,由于导流工程的施工受到挫折以及上述地质问题的争议等,引起设计方案反反复复,致使紫坪铺工程进展步履维艰。枢纽区内无区域性断裂通过,沙金坝向斜核部保存完好,地层分布连续,未被断层切割破坏,左岸为倒转地层。......
2025-09-30
 
                                
                                紫坪铺水库库盆基本上由相对不透水的砂岩、页岩地层构成,无渗漏之虞。紫坪铺水库蓄水高程为877m,高出白沙河流经该飞来峰处水位40m,因此库水沿飞来峰可溶岩向白沙河渗漏的可能性,就成为评价水库渗漏的课题。目前,水库经多次蓄水、放水试运行,库水位已达到正常蓄水位高程,通过沿邻谷白沙河飞来峰河段的监测未发现其岩溶渗漏迹象,水库运行情况良好。实践证明,勘察期间对河间地块不存在岩溶渗漏的可能性的结论是正确的。......
2025-09-30
 
                                
                                根据水利水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可行性和初步设计研究阶段对尖尖山、白崖、水西关等堆石料料源进行了初查、详查工作,水西关沟料场虽距坝址较近,交通、运输条件较好,但开采条件差,国道213线绕坝公路从上部通过,施工开挖对其影响较大,加之砂岩、页岩互层,堆筑料分选较难,质量较差。尖尖山料场距坝较近,开采、运输较好、质量亦满足要求,选择尖尖山堆石料为大坝主要料场。......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