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区地下水为多层裂隙水,煤质页岩和泥质粉砂岩相对隔水层,砂岩透水。裂隙水以顺层运移为主,垂直层面方向水力联系微弱,含水总体不丰,多以滴水为主、少量线状流水。枢纽区两岸地下水位较低,在坝肩接头处的左岸ZK68孔仅为781.36m、右岸ZK61孔为791.67m,远低于正常蓄水位877m。经地下洞室开挖揭示,水文地质条件与前期勘察是一致的。区内地下水、河水、沟水水质分析表明,均属低矿化度碳酸钙镁水。......
2025-09-30
枢纽区人工开挖形成150m以上的工程开挖高陡边坡多达10处。其中,最高的溢洪道内侧开挖边坡高达260m。边坡软弱岩石占的比例较大,岩体风化卸荷强烈,地质条件差,有向斜构造及多条层间剪切错动带和宽大的F3断层分布,加之废旧煤洞的存在,大大恶化了边坡的条件,变形破坏模式各不相同,形成了独特的边坡地质结构,若开挖处理不当,易诱发边坡新的失稳,造成工程工期延误和投资增加。高边坡的稳定问题是需要论证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
针对紫坪铺边坡特点,采用水利水电系统“八五”科技攻关成果CSMR体系新方法,开展边坡总体稳定性研究,该分类体系克服了RMR~SMR分类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详细研究了岩体的结构类型,划分出层状反向结构、层状斜向结构、层状同向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边坡等,分析提出了各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和岩体总体稳定性分类。研究表明,边坡开挖中的变形破坏类型有平面型、弧面型、楔型体滑动,倾倒、侧向张裂、溃屈蠕变破坏等,工程边坡大多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引水发电洞进口边坡为反向边坡,边坡中分布的层间剪切错动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易出现侧向张裂及倾倒变形破坏,溢洪道穿过沙金坝向斜核部时,层间剪切错动带L12自身构成底滑面、侧滑面及后缘面,开挖后内侧边坡存在滑脱失稳的可能性;2号泄洪洞出口覆盖层边坡在开挖切脚、连续暴雨等因素影响下,产生了变形,有的发展成了滑坡,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研究思路正确,准确地预报了产生的连续4次滑坡,避免了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对边坡进行稳定分析及各种数值摸拟,加固后的稳定性验算,监测资料的反馈设计等,解决了复杂且地质结构的边坡稳定问题,提出地质处理建议,使边坡处理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仅溢洪道内侧高边坡的处理设计根据边坡稳定性地质分析成果,优化了锚索处理量,节约投资上千万元。几年的监测资料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说明工程边坡处理是成功的。(https://www.chuimin.cn)
相关文章
枢纽区地下水为多层裂隙水,煤质页岩和泥质粉砂岩相对隔水层,砂岩透水。裂隙水以顺层运移为主,垂直层面方向水力联系微弱,含水总体不丰,多以滴水为主、少量线状流水。枢纽区两岸地下水位较低,在坝肩接头处的左岸ZK68孔仅为781.36m、右岸ZK61孔为791.67m,远低于正常蓄水位877m。经地下洞室开挖揭示,水文地质条件与前期勘察是一致的。区内地下水、河水、沟水水质分析表明,均属低矿化度碳酸钙镁水。......
2025-09-30
依据各韵律层内砂岩与页岩的比例关系,层全为粉砂岩,层以砂岩为主,分别占68%和58%,14层以粉砂岩为主。坝基覆盖层分布于现代河床和右岸一级阶地,主要由冲积漂卵砾石组成,根据其分布部位、新老关系和物质组成的差异,可分为两个单元,即河床漂卵砾石层单元和右岸阶地覆盖层单元。坝基河床冲积漂卵砾石层厚2.67~18.5m;右岸阶地覆盖层一般厚11~25m,最厚达31.6m,由下至上大致可分为3层,上下为漂卵砾石层,中间为含砂土块(漂)碎石层。......
2025-09-30
2001年3月29日,本工程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挡水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56.00m,坝底宽度417.79m,坝顶长度663.77m,坝顶高程884.00m,正常蓄水位877.00m,汛期限制水位850.00m,死水位817.00m;正常蓄水位相应的库容为9.98亿m3,总库容11.12亿m3。......
2025-09-30
下游即为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和我国西部的重镇——成都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敏感,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如何?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院会同国家地震局,就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区域地质调研,以工程区300km为调查范围。野外调查的重点放在该区基本构造格架、控制区域构造稳定的主要大断裂上,对其展布、性状、新构造活动特征、地震活动性等,进行现场复核和补充调研。......
2025-09-30
当时,由于导流工程的施工受到挫折以及上述地质问题的争议等,引起设计方案反反复复,致使紫坪铺工程进展步履维艰。枢纽区内无区域性断裂通过,沙金坝向斜核部保存完好,地层分布连续,未被断层切割破坏,左岸为倒转地层。......
2025-09-30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勘察、设计和建设工作过程曲折而漫长。工程于1958年破土动工,同年,在导流洞开挖过程中发生了瓦斯爆炸,造成人身伤亡事故。1959年6月,一坝址坝基开挖过程中,发现左岸岩石破碎及有缓倾下游的裂隙和裂隙夹泥,比预计要严重。后因严重的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等原因影响工程停建。此阶段完成钻探1757.67m,并完成大量的补充试验工作。2001年3月29日工程正式开工。......
2025-09-30
图10.17表明:由于边坡表层岩土体的渗透性强,防渗帷幕前的边坡岩体中的渗压变化与蓄水过程相一致。图10.18和图10.19表明左岸坝后边坡水文孔的计算水位变化过程总体上与实测水位变化过程相吻合。图10.21水文孔BGZK07-02水位变化过程线2.位移过程分析影响边坡表面变形测点位移变化过程的因素较多,气温、降雨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都可能影响边坡表面产生较大变形。......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