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解决方案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解决方案

【摘要】:当时,由于导流工程的施工受到挫折以及上述地质问题的争议等,引起设计方案反反复复,致使紫坪铺工程进展步履维艰。枢纽区内无区域性断裂通过,沙金坝向斜核部保存完好,地层分布连续,未被断层切割破坏,左岸为倒转地层。

枢纽区构造极其复杂,有向斜构造、倒转地层、断层破碎带和数量众多、延伸很长的层间剪切错动带等。50年代对这些断层破碎带的型式、性质、规模、是否具新活动性等问题的认识有严重的分歧,因复杂的地质构造问题引起过广泛的争论。以沙金为代表的前苏联专家认为,紫坪铺上自映秀下至鱼嘴较大范围内,存在褶皱构造和较大断层,坝址存在一系列叠瓦式断层,有新构造活动和地震烈度高的问题;以袁复礼、谷德振为代表的中方专家认为,坝区主要由砂岩、页岩互层组成,虽然有断裂构造,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但建坝还是可能的。坝址断层规模不大,是能处理的,地震烈度为Ⅶ度是恰当的。这些争论一度影响到坝址、坝型、坝高和正常蓄水位选择。当时,由于导流工程的施工受到挫折以及上述地质问题的争议等,引起设计方案反反复复,致使紫坪铺工程进展步履维艰。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右岸单薄的条形山脊整体稳定性问题,关系到大坝的抗震设防问题,是需要查明的重大地质问题之一。

多年来,通过航空遥感地质调绘与地面地质测绘、钻孔与平硐勘探、地震浅层反射与声波测试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研究,经多次反复和大量的勘察论证,枢纽建筑物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已经查明,施工开挖揭示验证,枢纽区各建筑物部位工程地质条件与前期勘察成果基本一致。枢纽区位于北川—映秀断裂与安县—灌县断裂之间,赵公山向斜北东段扬起端,出露地层为一套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上段含煤砂岩、页岩建造,岩性软硬相间,次级褶皱,断层和层间剪切错动带发育,地质构造复杂。枢纽区内无区域性断裂通过,沙金坝向斜核部保存完好,地层分布连续,未被断层切割破坏,左岸为倒转地层。层间剪切错动带是枢纽区最为普遍的构造形迹,多集中发育于煤质页岩及煤层富集带、煤质页岩和薄层泥质粉砂岩中或煤质页岩与坚硬砂岩接触处,其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延伸较长,局部聚集瓦斯等有害气体,工程性状差。F3、F2、F2-1和F4断层破碎带宽约十几米至数十米,延伸长数千米,以压扭性为主,均属区域主干断裂之派生的次级小浅表断层,不是切穿地壳的基底断层,不具新活动性,也不是发震断层。枢纽区具备兴建高土石坝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