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前左岸葫豆坪至灯盏坪一带岸坡为一大型松散堆积体。鉴于该堆积体距大坝和引水隧洞进口段近,规模巨大,堆积体稳定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大规模失稳后果十分严重,将可能危及大坝安全和水库正常运行。提出了对前沿部分不稳定土体的处理建议意见和堆积体稳定性监测设计,建立了堆积体稳定性长期观测系统。......
2023-08-24
坝前左岸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堆积体,距大坝618m,距右岸引水发电洞进水口最近处仅250m,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运行,一旦大规模失稳,后果十分严重。需要查清堆积体基本地质条件和边界条件,分析论证多种工况下的稳定状况和对工程的影响。因此,对堆积体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地面地质调查、多手段勘探和物理、力学性试验,以查清土体结构、形成机制、物理力学特性、边界条件等,并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平面、空间弹塑性有限元法、离心机模型试验等多种不同的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对土体在天然状态和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局部不稳定土体的处理建议意见和堆积体稳定性监测设计。堆积体地貌上呈围椅地形,在中更新世(Q2)由冻融泥石流分期堆积,由近源的灰岩、砂岩块碎石土组成,厚度一般24.9~103m,最厚达135m,与底部基岩接触处有一层厚0.6~8.5m之灰黑色软滑带。上部土体整体结构密实,局部块石集中有架空现象,结构极不均一。下部软滑带以细粒为主,属高压缩性土,极弱透水。土性软弱,工程性状很差。宏观分析判断表明堆积体现状处于稳定状态,离心机物理摸拟与有限元数学模型成果表明蓄水情况下堆积前沿可能失稳;运用简布(janbu)法、霍克(E.Hock)圆弧法、摩根斯顿法、平面、空间弹塑性有限元法和离心机模型试验等各种方法,对堆积体在天然、正常蓄水、水位骤降、地震等各种工况下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分析结果相近,在天然状态下堆积体整体和局部均处于稳定状态;在水库运行条件下,整体稳定,在遭遇Ⅶ度地震情况下,整体安全系数仅1.001~1.005,安全裕度甚少,灯盏坪、葫豆坪前沿一带K=0.811,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工程处理。对堆积体采取了压坡体和坡脚的处理方案,并将上游围堰调整至堆积体前沿,适当加高,围堰不撤除,堆积体稳定性得到保证同时,又节约了工程处理量。建立了堆积体稳定性长期监测预报系统。经一年多水库蓄水运行,监测成果表明,堆积体处于稳定状态。
有关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的文章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前左岸葫豆坪至灯盏坪一带岸坡为一大型松散堆积体。鉴于该堆积体距大坝和引水隧洞进口段近,规模巨大,堆积体稳定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一旦大规模失稳后果十分严重,将可能危及大坝安全和水库正常运行。提出了对前沿部分不稳定土体的处理建议意见和堆积体稳定性监测设计,建立了堆积体稳定性长期观测系统。......
2023-08-24
综合地面地质调查、各种数学模型的分析计算及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对堆积体稳定性可得出如下评价:地面地质测绘和调查访问,堆积体未发现大规模变形迹象。两者结论基本一致,即天然状态下堆积体整体和局部均处于稳定状态。霍克圆弧法算图判断的是堆积体灯盏坪、葫豆坪前沿局部稳定问题,结论与上述方法相似。......
2023-08-24
紫坪铺水库库盆基本上由相对不透水的砂岩、页岩地层构成,无渗漏之虞。紫坪铺水库蓄水高程为877m,高出白沙河流经该飞来峰处水位40m,因此库水沿飞来峰可溶岩向白沙河渗漏的可能性,就成为评价水库渗漏的课题。目前,水库经多次蓄水、放水试运行,库水位已达到正常蓄水位高程,通过沿邻谷白沙河飞来峰河段的监测未发现其岩溶渗漏迹象,水库运行情况良好。实践证明,勘察期间对河间地块不存在岩溶渗漏的可能性的结论是正确的。......
2023-08-24
对同一重大地质问题,采用不同的分析研究方法,相互论证结果的可靠性。为查清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深入论证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确保基础资料的可靠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工程提前1年顺利建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紫坪铺工程自2005年9月30日蓄水、发电以来,一直安全运行。......
2023-08-24
而裂隙结构面的空间位置、张开度、密度、延伸长度恰恰由渗透系数张量表达式反映。表11-10 沙金坝向斜控水结构面产状统计平均值在渗透参数反演时,取右岸的河间地块为计算区域,计算的下部边界取到600m高程。表11-11 沙金坝向斜北西翼岩体渗透性分类(区)表11-12 沙金坝向斜南东翼岩体渗透性分类(区)其中N3-1、N3-2、S3-1、S3-2认为均质各向同性,其余为均质各向异性。......
2023-08-24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地下洞室均布于右岸,由内向外依次为1号和2号泄洪洞、4条引水洞及冲砂放空洞等7条洞室构成。由于地质前期和施工准确预测,相关各方高度重视,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严格的安全预防措施,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地下洞室施工工期。......
2023-08-24
隧洞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有塑性挤出、块体滑落、弯曲折断等,围岩整体稳定,F3断层和层间剪切错动带工程性状差,隧洞开挖后,易造成应力集中,且往往有废旧煤洞分布,使得围岩稳定条件更差,是需要重点研究和处理的地段,通过分析认为在做好相应工程处理措施基础上具备成洞条件。......
2023-08-24
下游即为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和我国西部的重镇——成都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和敏感,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如何?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院会同国家地震局,就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区域地质调研,以工程区300km为调查范围。野外调查的重点放在该区基本构造格架、控制区域构造稳定的主要大断裂上,对其展布、性状、新构造活动特征、地震活动性等,进行现场复核和补充调研。......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