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建筑构图解析:立面与空间

建筑构图解析:立面与空间

【摘要】: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用这句话表明了空间、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空间设计的实质就是处理环境与环境、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绝对分隔的建筑内部空间易给使用者带来压抑的心理感受,人长期处于压抑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室外活动场所通常被作为过渡空间或缓冲空间联系建筑内外空间。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用这句话表明了空间、建筑与人的关系。芦原义信还进一步指出:“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因此,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相对地,外部空间是从边框内建立起的向心秩序的空间。那么,外部空间的设计也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建筑空间设计的实质就是处理环境与环境、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绝对分隔的建筑内部空间易给使用者带来压抑的心理感受,人长期处于压抑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除了具有特殊要求或者特殊意义而不应与室外环境有所交流的建筑(如宗教类建筑、防御类建筑、仓储类建筑)外,其他供人使用的室内空间都应尽量考虑室内外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交互,产生交互的媒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窗 窗除了具有通风采光的效果外,还具有视线与室外环境交互的作用(具体见第四章第六节建筑结构与构件中门窗部分的介绍)。窗可分为墙面窗和屋顶天窗,窗地比的大小直接决定室内与环境交互的程度,正面的玻璃幕墙可使室内外从视线上完全融为一体,密斯的范斯沃思住宅就是将这一设计手法运用到极致的经典案例。具有相应形式和明确位置的开窗又可以使室外环境成为室内的墙面装饰。而如凸窗等形式则直接将室内空间延伸至环境中,形成更加立体的观察视角(图5-130)。

建筑围护结构上的开窗形式无论尺寸大小,一般作为空间构成元素(界面构成元素)的一部分。

978-7-111-56758-5-Chapter05-130.jpg

5-130 各种开窗带来的室内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2)室外活动场所的设置 建筑的室外活动场所可以看作建筑内部空间的外延,包括阳台、室外平台、屋顶花园、外廊和庭院(外庭、中庭和内庭)等。室外活动场所将与室内外的交互方式进一步提升,不局限于视线的交互,而是增加了行为的交流,可以使人走进环境之中,产生进一步的体验(图5-131)。

室外活动场所通常被作为过渡空间或缓冲空间联系建筑内外空间。

978-7-111-56758-5-Chapter05-131.jpg

5-131 各种室外活动空间带来的室内空间与环境的关系

(3)出入口设计注重里外连通 出入口是进入建筑的第一站,也是离开建筑的终点站,良好的出入口设计可以给人带来室内外环境切换过程中的良好感受。通过出入口设计增加空间层次和内外部空间的连贯性,出入口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与内外部空间形式相协调;注意主次区分,主、次出入口要从形式、规模和尺度上有所差异,体现主次关系;与建筑立面形式相统一;满足建筑立体构图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