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建筑尺度分类及真实塑造的关键要素

建筑尺度分类及真实塑造的关键要素

【摘要】:原因是因为每个立面上的室外阳台与屋顶的虎头窗作为明确的尺度标志,观察者可以准确地判断它们的准确尺寸,进而推断出建筑的真实尺寸。尺度要素中的建筑材料是另一种尺度标志。运用尺度标志进行建筑真实建筑尺度塑造时,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建筑中的尺度标志必须按照真实尺寸设置;观察点距离建筑保持适当的观察距离,尽量保证建筑全貌与“尺度标志”均在视野范围内,对尺度进行“丈量”。

在尺度的定义中已经阐明其是物体带来的视觉感觉,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不同的尺度设计可以使其便显出或宏伟壮阔、或自然真实或细腻精致的尺度感。宏伟壮阔的大尺度让人肃然起敬,自然真实的尺度给人亲切感,而精致细腻的尺度给人精细感。按此可将尺度分为三类:宏大尺度、亲切尺度和真实尺度。

1.宏大尺度

在建筑设计中常常用于标志性建筑物或构筑物,例如宫殿建筑、军事建筑、宗教建筑等,是为衬托人的渺小,使人产生距离感,彰显其威严、不可侵犯。

比照上述尺度要素,为表现一座建筑的宏大,首先需要周边环境的映衬,通常情况下纪念性建筑物或构筑物建造在较高的地势或者开阔的场地内。较高的地势使人靠近建筑时需要保持仰望,而仰望会自然使建筑显得宏大。而开阔的场地中缺少周边参照,尤其是其他高大建筑的对比,会使建筑显得突出。如图4-28中的两座中外建筑都属于宗教建筑,需要让人产生敬畏感,因此处理成宏大尺度,图a中的天坛坐落于高台基上,周边空旷,图b中的某俄罗斯圆顶教堂整个基地周边没有任何建筑物与构筑物,使该教堂成为该场地内的唯一符号。

978-7-111-56758-5-Chapter04-37.jpg

4-28 宏大尺度的创造

a)仰视 b)开阔空间

创造宏大的建筑尺度绝不仅是刻意放大所有建筑构件,或整体放大建筑比例,这样的方式有时反而适得其反,例如锡耶纳大教堂立面,其门窗的尺寸按照比例整体放大数倍,试图创造宏大感,但这种处理手法在缺少了参照物,尤其是缺少人作为参照物时是很难准确判断建筑尺寸的,也难以感受到宏大的建筑尺度。如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上的巨大柱廊所产生的相反效果。正确的构图手法应当将建筑构图元素划分主次,主要部分做得宏大,次要部分按照正常尺寸,或略大于正常尺寸,主次之间产生对比,才能衬托建筑整体的宏大。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整体庞大,尤其是巨大的穹顶异常突兀,但墙面开窗的尺寸确颇为保守,由此产生的反差突出宏大尺度。

宏大的建筑尺度不仅体现在建筑外部形态,建筑内部空间同样可以营造出宏大尺度感,具体的设计方法有:①通高空间的设置;②室内空间彼此连通,采取通透的“柔性分割”(例如玻璃幕、植被绿化、低矮家居等);③采用细高的承重结构(例如列柱等)。

2.亲切尺度

亲切尺度是指根据某些特定的环境或空间需求将建筑尺度做小,视觉尺度感觉小于实际尺寸的尺度关系。

埃利尔·沙里宁认为“设计要一直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进行:椅子属于屋子,屋子属于房子,房子属于环境,环境属于城市规划”。既然建筑属于环境,建筑的存在不应破坏原有的环境风貌,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设计亲切尺度的建筑,使其融入环境中,甚至消隐在环境中。

城市的高密度环境中同样需要亲切尺度的建筑,传统街区、历史街巷中建筑尺度精致,因此周边的新建建筑应尽量配合整体建筑风貌,保证街区风格的协调和统一。

另外,为衬托宏大尺度建筑,其周边应设置尺度亲切的建筑与其对比。

创造建筑亲切尺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建筑分散布置。集中式建筑为承载相应的功能与结构需求,需要较大尺寸空间,尤其是垂直高度的增加,将大大增加建筑尺度感。将建筑合理拆分,分散布置,达到降低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效果。

2)采用通透材质。渡边邦夫(日本朝日电视台大楼设计师)曾一再强调:“用玻璃造不是更好么?”足见其对玻璃材质的钟爱。通透的玻璃幕墙可以使视线更好地穿越建筑,使建筑周边环境交互。如图4-29所示的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通过整体玻璃幕的方式将住宅巧妙融入环境中。除视线的穿透外,玻璃材质还具有反射效果,建筑因此成为“城市镜子”,建筑立面反射周边环境形象,同样达到消隐建筑结构的效果,减小建筑的尺度感。

978-7-111-56758-5-Chapter04-38.jpg

4-29 消隐在环境中的范斯沃斯住宅

3)建筑形式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

3.真实尺度

真实尺度是指建筑给予视觉的尺度感同建筑的实际尺寸一致或基本一致。

使建筑的尺度感接近建筑的真实尺寸可以通过以下设计手法实现:

1)设置“尺度标志”,建筑中的尺度标志主要是指人们印象深刻或对尺寸熟悉的建筑构件,例如台阶踏步高度、栏杆扶手的高度、室外阳台的尺寸、虎头窗的尺寸等。如图4-30所示为瑞士琉森沿河建筑群,其中的每座建筑尺度真实,不易产生视觉错觉。原因是因为每个立面上的室外阳台与屋顶的虎头窗作为明确的尺度标志,观察者可以准确地判断它们的准确尺寸,进而推断出建筑的真实尺寸。

978-7-111-56758-5-Chapter04-39.jpg

4-30 瑞士琉森沿河建筑群

建筑室内空间中同样拥有尺度标志,人进入室内空间时,如果是没有任何家具装修的毛坯空间,则容易对其尺寸产生误判。而家具、装修齐全的房间使人较为轻易地目测空间高度与宽度,感觉到空间真实尺度。家具可以作为室内空间的参照物,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通过在适当位置的家具摆放既能满足空间使用要求,又能反映空间真实尺度。

尺度要素中的建筑材料是另一种尺度标志。通过砖、原木、石材的尺寸使人们认识建筑真实尺寸,详情见下面的相关介绍。

运用尺度标志进行建筑真实建筑尺度塑造时,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建筑中的尺度标志必须按照真实尺寸设置;观察点距离建筑保持适当的观察距离,尽量保证建筑全貌与“尺度标志”均在视野范围内,对尺度进行“丈量”。

2)通过形体划分创造真实尺度。对建筑体量的多次、反复划分会降低建筑的尺度感,却使人容易判读真实尺寸。如图4-31所示的意大利米兰市某建筑沿街立面,水平向与垂直向都进行了多次划分。水平向的多次划分明确了建筑层数及其层高,垂直向划分明确了建筑的房间数,大量的划分突出建筑立面细节,为建筑真实尺度的判断提供了更多的参照物。

978-7-111-56758-5-Chapter04-40.jpg

4-31 意大利米兰市某建筑沿街立面

真实尺度建筑的形体划分是根据建筑结构与功能进行的划分,刻意、无序的装饰性划分反而会影响人对建筑尺度的判断。

3)通过形体组合创造真实尺度。过分规整的建筑形体使观察角度受限,进而影响尺度判断。尤其是大型建筑本身在设计时注重形体各方向上的组合关系将增加建筑的观察视角。如图4-32所示为Shift Architecture Urbanism建筑设计公司设计建造的荷兰林姆堡博物馆,该建筑是一座由一个球状电影院、一个方形画廊和一条矩形交通连廊所组成的综合性公共建筑,是各部分由基本几何形构成的形体,从各角度观察,该建筑能呈现出不同的形体特征。各部分的不同属性相互对比,增加观察视角的同时使尺度要素数量得以增加,易于认知真实尺度。

978-7-111-56758-5-Chapter04-41.jpg

4-32 多形体组合建筑实例:荷兰林姆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