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当形态构成元素之间同时存在尺寸差异和位置差异时,尺寸差异决定元素间的主次关系,尺寸较大的是主要元素,成为构图中心。这两座建筑立面均采用中心轴对称的构图手法,左右两部分的尺寸与位置关系相同,建筑师通过对左右两部分构成元素复杂程度的差异化处理手法,使其产生主次对比关系,从而完善构图。......
2023-08-24
“构图”的拉丁文是Compositio,英文为Composition。其字面原意均为组合、组成、联系,中文也翻译为组合,另有构成的意思。“构图”的最初定义来自于绘画艺术,建筑中的“构图”是从绘画艺术中移植而来。
最早进行建筑构图相关理论研究的是法国建筑教育界,巴黎美术学院体系(布扎体系)则最早将“构图”作为设计方法进行教授。于连·加代(Julien Guadet)对“构图”理论进行了明确,他在《建筑理论与要素》(1901~1904)一书中将“构图”定义为:“构图是将各组成部分组合,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本身成为构图要素”。在加代之前“构图”理论从未得到过如此重视,而自此“构图”正式成为一种建筑设计方法,巴黎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也从此确立其建筑设计“三分法”:构件、构图、画详图。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建筑理论家、教育家让·尼古拉·路易·迪朗(Uean·Nicolas·Louis·Durand)从理性主义出发进一步完善建筑构图理论,他认为:“建筑的唯一目标是找寻最适合、最经济的布置方式,建立一个关于建筑构图的系统。”迪朗将建筑分为水平部分(平面)、垂直部分(立面),迪朗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并非“空间”,而是构成空间的平面和立面,以及由面围合而成的“体”。迪朗在设计中大量使用辅助线、轴线与网格,把各种传统与现代建筑的平面、立面形式和基本结构部件归纳为基本几何图形进行排列组合,以图形方式建立方案类型生成的图构体系,如图1-1所示为迪朗建筑构图体系中的72种基本平立面几何图形。
图1-1 迪朗建筑构图体系
19世纪中期“建筑构图”继布扎体系的教学实践之后,在俄国落地生根并得以发展,成立于1860年的斯特罗干诺夫斯基工艺美术学校除开设建筑设计课程外还进行雕塑、艺术纺织品、陶瓷、家具、印刷制品、纪念品等课程的教授,其中大部分课程均涉及“构图”的相关理论。而成立于1866年的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技术学院则沿袭布扎体系的教学方式,将“构图”的相关知识贯穿于建筑设计、绘画与雕塑的课程教授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构成主义运动的发祥地“呼捷玛斯(VKHUTEMAS)”——中文全称是“苏联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在1917年由斯特罗干诺夫斯基工艺美术学校与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技术学院合并而成。呼捷玛斯基本沿袭之前两所院校的建筑教学内容,但建筑构图课程中的相关技能训练不仅针对面(平面、立面),而是扩展至与空间和造型艺术相结合,并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出“空间构图理论(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与“立体构图理论(Объём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并出版众多相关专著,其中《建筑构图概论》一书,于1983年翻译成中文版在我国出版发行,对我国建筑设计教育与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时至今日,俄罗斯的建筑构图理论研究还与空间构成研究并行,贯穿于建筑学之中(图1-2)。
图1-2 俄罗斯构图学相关教材
a)《立体-空间构图》封面 b)《建筑构图学基础》封面
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建筑构图方面的研究成果传入我国,尤其是其中空间构图的相关内容,对新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建筑师习惯运用空间去探讨建筑方案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空间构图的概念。
有关建筑构图解析:立面、形体与空间的文章
2)当形态构成元素之间同时存在尺寸差异和位置差异时,尺寸差异决定元素间的主次关系,尺寸较大的是主要元素,成为构图中心。这两座建筑立面均采用中心轴对称的构图手法,左右两部分的尺寸与位置关系相同,建筑师通过对左右两部分构成元素复杂程度的差异化处理手法,使其产生主次对比关系,从而完善构图。......
2023-08-24
本书内容分为五部分:构图与建筑构图、构图要素、形态与形态构成、建筑构图基本方法、建筑与建筑构图。形态构成是建筑构图的核心,这部分内容着重讲解如何使用各种手段将构图要素按照美学原则组合成统一形态。空间构图又从内部空间、过渡空间与外部空间交互三方面进行讲解,其中平面构图的相关内容也融进空间构图中进行说明。图0-1 本书内容结构图......
2023-08-24
而各种空间尺度与空间形式则需要坚固、合理的结构体系支撑。也因此,本书中并未将平面构图作为一种构图形式讲解,而是将其纳入空间构图中进行分析。比例是空间构图中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空间构图的主要手段。例如,宇宙空间、天体空间等。范围界限以内的空间称为内部空间,内部空间都是有限空间。......
2023-08-24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用这句话表明了空间、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空间设计的实质就是处理环境与环境、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绝对分隔的建筑内部空间易给使用者带来压抑的心理感受,人长期处于压抑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室外活动场所通常被作为过渡空间或缓冲空间联系建筑内外空间。......
2023-08-24
例如古希腊建筑构图元素中的柱式重复排列和黄金分割比例,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对称等。以上三原则即是形态构成原则也是建筑构图原则。建筑构图的三个基本原则来自于“均衡、稳定、统一和变化”等美学原理。好的建筑构图成果要达到这三原则的标准,建筑师除了解建筑掌握建筑构图手法外,还需要了解形态相关概念、视觉要素属性、几何学要素属性与关系及完形心理学相关理论。......
2023-08-24
直到19世纪,德国的一部分哲学家、艺术评论家和美学家才开始使用“空间”这个概念来讨论与批评建筑。因此,对于空间概念的溯源应从对古希腊的“空间”概念入手。近代西方世界建立起的空间的概念是源于牛顿的物理学理论。在此前提下,“布扎”体系吸收了具有现代性的“空间”概念,并很快将“空间”概念与传统的建筑“构图”原理相结合。新中国建筑“空间构图”的概念与理论引入主要源于苏联。......
2023-08-24
“建筑中的人体比例”则是指建筑中运用与人体比例相近的比例关系进行设计。因此,关于人体与建筑涉及两方面内容:静态人体尺寸与动态人体尺寸。图4-11 《建筑十书》中的人体与柱式的比例关系多立克柱式被称之为“男性之柱”,爱奥尼柱式与科林斯柱式则被称之为“女性之柱”。除柱式外,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立面与平面构图中也随处可见人体比例关系。......
2023-08-24
建筑艺术被誉为艺术之首,设计中更是将比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因此建筑设计中的比例设定就需要辅助线的协助。在古希腊辉煌的建筑史中帕提农神庙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而9∶5也成为故宫建筑群中最常见的比例关系。......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