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梦辰解放前坐落在旧法租界的泰康商场、劝业商场、天祥市场,是天津有名的三大商场。过去这三大商场中均设有书店,而天祥市场的书店最多。笔者以为记叙过去三大商场的书肆概况,再现当时之风貌,有助于探求书店之特点,可供文史研究者聊作参考。笔者于前已作《津门书肆记》一篇,刊登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四辑上。本篇所记,由民国13年建场起,至1949年天津解放止,这一历史时期三大商场售书情况。......
2023-08-24
天津文坛一段可贵的史料——读《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吴云心同志回忆文章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石 坚
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认真贯彻周恩来同志关于抢救史料的指示,他们编的《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已出版了51辑,刊登了大量宝贵的文史资料,因为都是第一手材料,内容翔实可靠,很受读者欢迎。我个人是《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的忠实读者,尽管由于工作忙,不可能每篇都看,但选择其中一些文章浏览一遍,感到受益甚多。
打开《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六辑的目录,一篇文章的标题和作者名字吸引了我,就是我的已故老友吴云心写的《抗战前天津文艺界杂忆》。我之所以特别注意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它出自我敬佩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新闻界同行之手,而且因它回答了我和许多同志一个问题。
“天津是工商业城市,是缺少文化的城市。”这曾经是许多人的看法。可是,读了吴云心的回忆文章,才认识到,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这种评价是不公正的。
让我们看看吴云心的文章吧!作为一个品德高尚诚实的新闻工作者,他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他的文章告诉人们,在近代史上,天津出过不少杰出的文艺人才。吴老文章中列举了对我国戏剧、音乐、美术以及宗教理论有突出贡献的李叔同、文字学家王襄、陈邦怀,优秀的画家刘子久、刘奎龄,书法大师华世奎、吴玉如,名闻海外的指画家李石君,言情小说或武侠小说家刘云若、宫白羽……许多天津文坛的知名人士。
天津文艺界曾出版过大量著作。在海风社组织推动下,出版了张秀亚的《在大龙河畔》,邵冠祥的《旅歌》,虹飞的《故乡无人》,吴云心的《黄花集》,白莹的诗集,江岳浪的《战曲》,王博习的《天桥》。刘西蒙的《这所大学校》等。这里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海风诗歌小品》的成就。吴云心在当时的报纸上发表的一篇评介文章中对它作了肯定的评价,认为它“象在静水里掷一块重石”。他指出,尽管作者们是既未带着诗人桂冠,没顶着文学家头衔的青年,但其中不乏佳作。在诗歌里如:“泪干了,还有血,好在黑暗会掩去血红。哭,哭它个痛快,不怕从坟底哭出鬼来!”这是多么悲愤的呐喊!它表示人们再不能忍受旧社会的压迫了。有的人在作品中抒发了人们渴望更大的风暴到来的心情,高呼:“兄弟们,紧紧地挽起手来,用力!我们要把血和肉的堡垒筑起。不管你是男,是女,是学生、老总,作工还是种大地,只要你不愿作奴隶。你有钱,就要出钱;没有钱,就拿出你的力气!我们的堡垒要要钢铁一样坚实,来共同把我们的敌人防御。”这是多么激昂的文字,多么悲壮的诗句!在当时情况下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是难能可贵的。
天津文艺界在“九一八”以后,团结爱国进步青年,宣扬团结抗日,发表了许多战斗性强的文章,特别是创立了杂文风格。当时《益世报》由马彦祥主编的副刊《语林》,发表了全国许多作者进步作品;天津的投稿者中也出现了一些出色的作者,如杨戊生、魏东明、司马牛、丙辰等人,文笔犀利、隽永、泼辣。“一二九”学生运动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高举的反帝爱国旗帜指引下,天津文坛更加活跃。
吴老的文章中,对魏东明的《文化生活》作了较高的评价。这家半月刊上发表了许多战斗性强的文章,正如吴老文章中指出的,它是“北平革命文艺青年作品在天津的橱窗”。魏东明在他的作品中明确提出“避免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在广大青年中引起了共鸣。
吴老的回忆文章,对天津文艺界与其它地区文艺界的关系,也作了实事求是的描述。他列举了天津《益事小品》《、语林》等对山东特别是青岛文艺的推动作用,而且通过当时对全国有一定影响或初露头角的有才华的作家,如老舍、洪深、臧克家、吴伯箫、孟超、王亚平等人的作品,对全国文艺创作起了一定的推动的作用。
读了吴老的文章,深深感到,天津的文艺界在抗战前并不是一潭死水。他们在宣扬爱国、抗战等方面还是作了一定的贡献的。
回忆过去是为了激励现在,迎接未来。当前,我们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指引下,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文艺是十分重要的武器。我们党历来重视文艺工作。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艺问题作过一系列重要的论述,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永远放射着光辉。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丰富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所有这些,都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繁荣文艺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天津文艺界的力量比较雄厚,拥有一大批文艺骨干,他们当中,既有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老文艺家,也有解放后党培育的文艺工作者,天津的改革日益深入,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安定团结的形势日益巩固,特别是天津人民的精神面貌非常好。所有这些,都给文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繁荣天津文艺创造了优异的条件。文艺界的同志正处在大有作为的年代,要振奋精神,加强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与文艺界少数人鼓吹的“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远离政治,淡化生活,实现自我”等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潮划清界限,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关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的文章
雷梦辰解放前坐落在旧法租界的泰康商场、劝业商场、天祥市场,是天津有名的三大商场。过去这三大商场中均设有书店,而天祥市场的书店最多。笔者以为记叙过去三大商场的书肆概况,再现当时之风貌,有助于探求书店之特点,可供文史研究者聊作参考。笔者于前已作《津门书肆记》一篇,刊登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四辑上。本篇所记,由民国13年建场起,至1949年天津解放止,这一历史时期三大商场售书情况。......
2023-08-24
我们还没来得及了解是怎么一回事,只见码头上已有不少热情的人前来欢迎,还有“欢迎灵甫舰海军人员起义来解放区”的标语,我们内心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接着天津警备区开来的大客车,把我们接到了天津警备区招待所,住上了三人一间配有沙发、电话的高级房间。天津警备区的左参谋长还特为我们举行了宴会,热情赞扬我们正义举动。......
2023-10-14
赵自幼失怙,系于氏父母将其抚养成人,及其升任旅长后,乃邀请于学忠到该旅充当营长。1926年吴佩孚任命于学忠为第8军军长,将第26师扩编为26、25两个师。于学忠抵达部队后,将张氏所给的临时军费,按照三个师的总人数平均分配,官兵分的钱数一样多,其本人也不例外,官兵非常振奋。当时冯军已攻占了徐州车站,于部亦难以通过,于学忠遂答应帮助攻打车站,只用了半天时间,即将冯军打退。于学忠被任为东北军第20军军长。......
2023-08-24
边疆人文研究室的刊物《边疆人文》分为甲、乙两种:甲种是语言人类学专刊,乙种是综合性的双月刊。事隔四十年,柳猗先生、云逵先生都已作古,《边疆人文》也已成绝版。《边疆人文》原来只是想刊发研究室同人的撰述,如社会调查报告、论文、剳记等等。由于对人类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对南开大学创造边疆人文研究室一事,非常关心。当《边疆人文》向他约稿时,他欣然应允。......
2023-10-14
过去河北省省会在保定,城市较小,上下班较近,省会迁到天津这个大城市,交通工具也显得少了。在河北省他经常到下边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他对子女严格要求,从不纵容。他调回天津后,大孩子还在石家庄工作,想回天津来。......
2023-10-10
庚子后北洋大学于一九〇三年重复开课,学制采日本人建议,改正科及预备班各为三年光绪三十一年清帝上谕指出;“不准擅改课程”。一九〇二年庚子战役虽过,但人民对侵略者余恨未消,北洋大学原为西学学堂,故此在招生方面颇感困难。正科除第三、四两班中途被送往欧美外,一九〇七年再开始招收正科新生。其时因去庚子未远,而北洋大学招考新生程度又要求得特别高,故进行颇感困难。......
2023-10-08
“九一八”事变后,张弧在大连为日寇侵略军训练中国通,很有“成效”,深受日酋的倚重。那时王克敏也到了大连,作了张弧的副手,王的后台就是喜多。由于王克敏之未能插足冀察政委会,日寇决定派张弧进关。这时日酋已决心推翻冀察政委会,撵走宋哲元,然后令张弧出马,主持华北政权。喜多叫张弧、李赞侯和曹汝霖共同负责,利用原河北省银行稳定华北金融。......
2023-10-08
在“四人帮”尚未被粉碎的1974年,当时的“市革委”派高长春、王久来市政协计划逐步恢复工作。这个阶段的文史资料征集工作颇感困难,进展迟缓,从1974年到1978年11月约5年时间,仅征集来稿件56篇,共43万字。到1977年五届政协以后,文史工作才正式恢复,走向正规。1978年11月,市政协五届委员会重新成立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自1978年重建文史委以来至1988年10年间征集史料2400多篇,约1900多万字,数量和质量、深度和广度均大大超过“文革”前。......
2023-10-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