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战略方针的珍贵档案史料

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战略方针的珍贵档案史料

【摘要】:1936年6月,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并于10月致电中央,表示服从中央及其军事委员会的指挥,中共中央恢复使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指挥全国红军。

(1936年11月24日)

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1]

三个方面军团以上的干部会议,听了中央军委代表及红军各领袖的报告之后,一致决心在中央和军委的正确领导之下,领导全体指战员坚决实行军委的战略方针和每一个战役的任务。每个方面军首先决心消灭拦阻我们抗日的蒋介石部队,开展西北抗日根据地,争取迅速增援绥远[2],直接对日作战,来领导全国人民和影响全国各界各党各军各派走向抗日统一战线,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我们坚决在党中央及军委的坚决领导之下,在三个方面军全体指战员胜利会合、一致团结、一致努力之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最大的胜利,一定能够成为全国人民团结的中心。最近,我们已经给了胡宗南主力两师以初步的打击,我们将在运动的战斗中,争取伟大的胜利,并实现军委的号召。

(录自《朱德军事文选》)

★《朱德军事文选》本文编者按:1936年10月,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境内胜利会师后,于11月21日取得了山城堡战斗的胜利。23日,三个方面军团以上干部在山城堡举行庆祝胜利大会。本文是会后由朱德和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等,给在陕北的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报告。原载于1936年11月30日出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三一三期。

注释:

[1]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1935年11月,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这时,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南下,为了指挥在陕甘宁地区的红军作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军事统率机关。1936年6月,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并于10月致电中央,表示服从中央及其军事委员会的指挥,中共中央恢复使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指挥全国红军。同年12月,正式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扩大了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2]增援绥远:1936年11月中旬,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伪蒙古军德王、李守信部和伪西北反共自治军王英部,在日军的直接指挥和配合下,大举进犯绥远省东部地区,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率部奋起反击,连续取得红格尔图、百灵庙、锡拉木伦庙诸役的胜利,至同年12月中旬,将日伪军全部逐出绥远,史称“绥东抗战”。在绥东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援绥热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向全国发出了立即停止内战、增援绥远抗日前线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