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就目前形势致朱德同志电-红军长征在甘肃珍贵档案史料揭秘

毛泽东就目前形势致朱德同志电-红军长征在甘肃珍贵档案史料揭秘

【摘要】:毛泽东★这是毛泽东致随红四方面军行动的红军总司令朱德的电报,电文介绍了我国北方的大好革命形势和共产国际对中共中央工作的高度评价、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赞誉。

(1936年1月1日)

朱德同志:

(一)卅号廿时电悉,本应交换情报,但对反党而接受敌人宣传之份〔分〕子实不放心,今接来电,当就所知随时电告。

(二)我处不但对北方局、上海局已发生联系,对国际亦有发生联系,这是大胜利。兄处发展方针须随时报告中央得到批准,即对党内过去争论可待国际及七大解决,但组织上不可逾越轨道,致自弃于党。

(三)环绕我北方苏区之敌共一百七十三团,计张学良六十团,杨虎城[1]廿五团,阎锡山五十八团,井岳秀[2]七团,高桂兹〔滋〕[3]四团,马鸿逵十团,蒋介石十一团[4]

(四)以张学良为主力对北方苏区之第三次“围剿”[5]已为我彻底粉碎了,计消灭张学良四个步兵师,击溃三个骑兵师,活捉一〇九师长牛元丰〔峰〕,打死百一十师长何立中[6],共缴步枪七千余枝,轻重机关枪百余挺,敌现在全部退守城镇。

(五)我们目前正猛烈扩大红军,不日即可扩大一倍,游击队亦可扩大一倍。游击战争正向陕、甘、绥、晋、宁五省发展。

(六)苏区有极大发展,南抵耀县[7],距长安仅百余里,西南抵泾川[8]、长武[9]、西抵庆阳,西北抵靖边,北过长城已与蒙古民族取得联系,东面已过黄河,但敌尚有一部占据绥德、米脂[10]、榆林[11]、洛川、韩城[12]等城市未退,民众斗争十分热烈,苏区富源广大,主要是洋油、食盐、皮毛、棉花煤炭,对外贸易无阻,中央政府现宣布不收一切租税,以发展经济。一、三军与廿五、六、七军团结巩固,已开办大规模之红军大学为造就扩大五万之新干部而斗争。

(七)国际[13]除派林育英[14]来外,又有闫红雁[15]同志续来。据云:中国党在国际有很高地位,被称为除苏联外之第一党,中国党已完成了布尔塞维克[16]化,全苏欧、全世界都称赞我们的长征。

(八)日本对华北急进,中央已派大批人去指挥抗日战争东三省[17]抗日战争有大发展。河北、河南、浙江、福建的游击战争转入反攻形势,陕南有大块苏区,苏联准备与日本作战。

(九)政治局在国际指示之下有新策略决定,另电详告,其主要口号为:民族统一战线,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土地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结合,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结合。

(十)兄处方针,望告。

毛泽东

(录自《红军长征·文献》卷)

★这是毛泽东致随红四方面军行动的红军总司令朱德的电报,电文介绍了我国北方的大好革命形势和共产国际对中共中央工作的高度评价、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赞誉。

注释:

[1]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时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安绥靖公署主任。

[2]井岳秀(1878—1936),陕西蒲城人,陕北地方军阀,时任国民党军第八十六师师长、西北“剿总”第三防守区副司令。

[3]高桂兹:应为高桂滋(1891—1959),陕西定边人,陕北地方军阀,时任国民党军第八十四师师长、西北“剿总”第三防守区司令。

[4]指在陕甘地区的国民党中央军第三军第三十七军所属各团。

[5]北方第三次“围剿”:指1935年9月至11月间国民党军队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

[6]何立中(1893—1935),辽宁新民人,时任国民党第六十七军(东北军)一一〇师师长,1935年10月参加“围剿”陕甘苏区被红十五军团击成重伤,不久毙命。

[7]耀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北缘,其西北部山区1932年成为陕甘苏区的组成部分。

[8]泾川:县名,位于甘肃省东部,今属平凉市,地扼东西交通大道。

[9]长武:县名,位于陕西省西北部,与泾川县相邻。

[10]绥德、米脂:均陕北县名,后为陕北苏区的重要属县。

[11]榆林:陕北县名,时为国民党军队的重要盘踞地。

[12]洛川、韩城:均陕西县名,位于关中平原北侧。

[13]国际:指共产国际,是当时全世界共产党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驻苏联首都莫斯科

[14]林育英(1897—1942),又名张浩,湖北黄冈人,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派代表,1935年11月回国到达陕北,1935年12月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委员会书记,1936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林育英参加政治局工作。

[15]闫红雁:即阎红彦(1909—1967),陕西安定人,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司法内务部长。

[16]布尔塞维克:后译作“布尔什维克”,俄语音译,意即多数派。1903年,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多数派战胜了机会主义的少数派,此后,布尔什维克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称。

[17]东三省: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驻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突然发起进攻,强占了东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