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甘肃红军长征:政治形势特点

甘肃红军长征:政治形势特点

【摘要】:一切这些,证明中国革命形势的依然存在,证明苏维埃革命并未低落,而是继续发展着。

帝国主义的更进一步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占领华北,造成“华北国”的实际行动。国民经济总崩溃的深刻化,全中国的水旱灾荒,农村经济的崩溃与毁灭。国民党反动统治无法而且不能消灭或暂时削弱造成中国革命的基本原因,相反的,他使这些原因更进一步的紧张化了。国民党的统治是在削弱和崩溃中。

白区[1]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是继续存在着,虽然许多斗争往往带有自发性,虽然目前尚未广泛地爆发带有全国性的大的群众斗争,然而这种斗争是普遍地蕴藏着,造成了伟大事变立刻就要到来的形势。苏维埃革命运动,虽是由于长江下游的几个苏区暂时变为游击区,而遭受到部分的损失,然而这些苏区中广大的游击战争是继续坚持着。湘鄂赣与福建沿海的红军得到许多胜利。红二、六军团击破了陈渠珍一路[2]之后,现在又消灭了张振汉一路[3],巩固了原有苏区根据地。红二十五[4]、二十六军[5]及二十九军[6]在川陕甘三省的活跃,尤其是一、四方面军两大主力在川西北的会合,造成了中国苏维埃运动在西北开展极大胜利的前途。一切这些,证明中国革命形势的依然存在,证明苏维埃革命并未低落,而是继续发展着。

国民党正在以空前的仇恨与疯狂,向着白区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尤其是苏维埃革命进攻。国民党反动统治力量的绝对的削弱,促使它以更大的积极性更进一步的出卖中国,在帝国主义直接指挥之下进攻苏维埃革命。一、四方面军在西北的发展,使华北的军阀更直接的与积极的参加围攻苏维埃与红军的斗争。有计划的追击、截击、特别是堵击我们,企图消耗我们的有生力量,用堡垒主义封锁我们,使我们陷入不利地区内,然后寻求我主力决战。这是蒋介石反革命的基本战略方针。

但是敌人向我进攻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部队的远离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城市,交通的不便,给养的困难,内部的不统一与冲突,减员、疲劳、冻饿、不满意,与失败情绪的增长,财政支付的空前不敷等。而在另一方面,全国民众的革命斗争,各地苏维埃红军的发展,尤其是一、四方面军的会合,大大兴奋了全中国的工农劳苦群众,坚强了他们对于革命胜利的信心。由于一、四方面军的会合,革命战争经验的交换,指挥的统一,红军战斗力不但在数量上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增强了。一、四方面军在中国西北部的活动,将大大推动西北少数民族反帝国主义与反国民党的斗争,使西北广大地区土地革命的斗争进一步的尖锐化,使共产党苏维埃红军的影响大大的扩大。同时西北各省是中国反动统治及帝国主义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在地理上又接近世界无产阶级祖国苏联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更造成苏维埃与红军发展的有利条件。共产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适切的战略战术方针,更使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彻底粉碎敌人对于我们的进攻,创造和巩固西北苏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