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决定:甘肃档案揭秘红军长征

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战略方针决定:甘肃档案揭秘红军长征

【摘要】:会议讨论通过了周恩来关于“目前战略方针”的报告,并据此写成本决定。两河口会议决定的战略方针是: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为了一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红一、四方面军必须统一意志,坚决消灭盘踞松潘的国民党胡宗南部,打开向甘南进军的通道。

(1935年6月28日两河口会议通过)

(一)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战中大量消灭敌人,首先取得甘肃南部,以创造川陕甘苏区[1]根据地,使中国苏维埃运动放在更巩固更广大的基础上,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

(二)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在战役上必须首先集中主力消灭与打击胡宗南[2]军,夺取松潘与控制松潘[3]以北地区,使主力能够胜利的向甘南前进。

(三)必须派出一个支队向洮河、夏河[4]活动,控制这一地带,使我们能够背靠于甘青新宁四省的广大地区有利的向东发展。

(四)大小金川流域[5]军事政治经济条件上均不利于大红军的活动与发展。但必须留下小部分力量,发展游击战争,使这一地区变为川陕甘苏区之一部。

(五)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方针,必须坚决反对避免战争、退却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动的倾向,这些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是目前创造新苏区的斗争中的主要危险。

(这一决定各政治部负责一直传达到团,但必须绝对保持战役的部署的秘密)

(录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和《红军长征·文献》卷)

★两河口中央政治局会议于1935年6月26日举行,到会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秦邦宪)、刘少奇、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凯丰(何克全)、邓小平、聂荣臻、林伯渠、李富春等。会议讨论通过了周恩来关于“目前战略方针”的报告,并据此写成本决定。两河口会议决定的战略方针是: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为了一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红一、四方面军必须统一意志,坚决消灭盘踞松潘的国民党胡宗南部,打开向甘南进军的通道。会议否定了张国焘向南攻打成都的意见。

注释:

[1]苏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苏维埃是俄语音译,意为工农兵代表会议,1917年10月俄国革命成功后成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名称。我国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普遍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停止苏维埃运动,改建抗日民主政府。

[2]胡宗南(1896—1962),浙江孝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是蒋介石的亲信、嫡系,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二纵队司令兼第一师师长。

[3]松潘:县名,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区,地扼进入甘肃南部要道。夺取松潘的作战计划,因张国焘拖延红四方面军行动未能实现,红军不得不经草地北上。

[4]洮河、夏河:均为黄河上游支流,是甘肃省南部地区的两条重要河流。

[5]大小金川流域:指今四川省西部之丹巴、金川、小金、马尔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