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2023-08-28
1.概况
中国尊建造在北京商业建筑核心地段,是以写字楼为主,集高端商业、观光功能为一体的高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约35万m2,总高528m,108层,地下6层,局部7层,深38m。建成后是北京最高建筑,大楼外形仿照中国古代盛酒器皿“尊”——下大、中小、顶大,最小腰线在标高385m处,见图10-57。该工程建在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的北京,高度大大超过了规程的允许高度,在世界各个烈度较高的地震区,还没有这么高的超高层建筑,对于结构设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工程由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设计,现正在施工中,将逐步完善并细化结构设计。
图10-57 中国尊
a)建筑效果图 b)象征“尊”
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业主三方密切配合,经历了数轮比较和优化,确定合理的底盘尺寸、腰线位置、顶部放大比例等,经过弹性及弹塑性分析,发挥了结构最大效率、提供了足够的抗震及抗风抗侧刚度,设计了符合多道设防要求的结构体系。
2.结构体系
从±0.0到主要屋面的结构高度为522m,建筑、结构均规则,平面为方形,底部平面78m×78m,腰部平面54m×54m,顶部平面69m×69m,高宽比为7.2。
采用了抗侧刚度很大的筒中筒结构体系,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外筒是钢管混凝土巨柱加钢环向桁架、钢交叉支撑的巨型桁架筒,内筒是加了钢板或型钢的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核心筒,见图10-58。
图10-58 结构体系
a)筒中筒体系 b)外部桁架筒
核心筒位于正中,贯通全高,底部基本为正方形,约39m×39m,随着周边电梯及墙截面的收进,到34层是完全正方形。核心筒墙肢分布均匀,连梁洞口布置规则,某些部位设置了双连梁,既提高了连梁延性,又方便了管道通行。
核心筒41层以下,墙体内设置钢板,底部钢板厚60mm,逐步减薄至30mm,钢板组合墙可以减小墙的厚度,增加抗剪能力,提高延性。上部各层墙肢端部均配置了型钢暗柱,结构顶部核心筒独立凸出屋顶,根据计算要求,伸出的墙肢内也设置了钢板。核心筒的平面及组合墙位置见图10-59。
图10-59 核心筒布置
a)核心筒组成 b)核心筒平面
巨柱布置在4角,从第10层(第0区以上)开始每个柱分叉为2个柱,沿外立面幕墙内边缘弯曲向上直到屋面。为避免巨型柱双向偏心的不利影响,各区段巨型柱的质心与建筑外立面曲线一致,质心的投影是一条直线。每10~12层为一个桁架单元,包括环向的水平桁架与斜向支撑。第0区的环向桁架有4层楼高,为了在最底层设置对外通道,采用八字形斜撑,第1~7区共7个桁架单元,环向桁架为2层高,采用交叉斜撑,见图10-58。环向水平桁架又是转换桁架,因为它要把上部10~12层的次框架荷载(楼板传来的重力荷载)传递到巨型柱上,次框架由小截面的钢梁、钢柱组成,不参加抵抗水平荷载,次框架柱与斜撑刚接,梁与斜撑铰接,梁柱之间做成铰接,次框架柱上端与上层转换桁架的连接采用可以滑动的长圆孔螺栓,避免将重力荷载传递给上层桁架。
巨型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第0区的巨柱面积有60.8m2,是多腔体钢管混凝土柱,见图10-60a,这种超大型的钢管混凝土柱在天津高银117大厦中已有应用,采取很多构造和加强措施,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试验验证,在施工中也积累了经验。第1区以上、分叉后的钢管混凝土柱是矩形,见图10-60b,截面面积从约为19.2m2减小到1.5m2。巨柱的钢管含钢率约为5%,钢筋含钢率约为0.2%,内部浇筑C70~C50高强混凝土,在腔体内人孔周围还配置了钢筋笼,转换桁架、斜撑与巨型柱的连接处,增设钢板、型钢等连接构件,将它们连成整体,都埋置在混凝土内。
图10-60 巨型钢管柱截面构造
a)0区60m2巨型角柱截面 b)上部巨型柱截面
巨型斜撑采用焊接箱形钢截面。环向桁架所在层,也是大楼的设备层和避难层。核心筒内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核心筒外采用组合楼板体系。
高层塔楼下采用桩筏基础,筏板厚6.5m,采用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直径1.0~1.2m。
3.计算分析
结构设计基准期及使用年限为50年,耐久性为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按9度设防选取抗震构造措施,地震加速度0.2g,场地类别Ⅱ类,特征周期0.4s,结构阻尼比0.5,周期折减系数0.85。风荷载按100年回归期规范风速风洞试验进行结构强度控制;按50年回归期规范风速风洞试验、阻尼比0.02进行位移控制;按10年回归期风速、阻尼比0.15的风洞试验,顶部加速度满足舒适度要求。
塔楼总重量65.8万t,约合1.83t/m2。自振周期前3阶为7.30s、7.27s、2.99s,前2阶为平动,扭转、平动周期比0.41,满足规范要求。竖向主振型周期为0.6s。
地震作用是本工程的控制荷载,由于规范对剪重比的要求,小震下塔楼底部剪力由约130MN提高至154MN(风荷载作用下基底剪力仅59MN)。图10-61给出了外桁架筒和核心筒的剪力、倾覆力矩分配图,从图中可见,外桁架筒承受的层剪力约为总剪力的40%~50%,还分担了67%的倾覆力矩,说明本工程中,外桁架筒的刚度很大,满足双重抗侧力体系的基本条件。
图10-61 内外筒剪力和倾覆力矩沿高度分配
a)层剪力分配 b)屈服力矩分配
风荷载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在顶层,为1/999,小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为1/513,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小于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地震作用为控制作用,见图10-62。
计算中发现,高柔结构的高振型影响不容忽视。塔楼第1振型参与质量仅占45%,前3阶相加也不到70%,高振型所占比例很大,因此高振型产生的鞭梢效应不容忽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工程的鞭梢效应在弹塑性计算中更为明显。因此在初步设计中,对高柔结构工程的鞭梢效应应有充分的估计。
按照抗震性能设计的要求进行了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应用和参考美国FEMA356及ATC40的方法,制定了抗震性能设计的目标,见表10-8。
图10-62 层间位移角分布
采用了5组天然地震波和2组人工波,峰值经过调整,从整体性能及构件变形两个方面考察了结构性能。
表10-8 中国尊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
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发现在某些地震波作用下,大震下的反应会加大,顶部鞭梢效应也较大,基底剪力也会加大,主要原因是在进入弹塑性状态后结构周期加长,与所选择的某些地震波的频谱峰值靠近,这说明地震波的不确定性会给设计带来问题,一方面要更加仔细地选用比较合理的地震波,同时,也应当更加强调,即使在已经有了强大计算工具的现在,对于结构体系、布置和关键构件的设计,仍然需要有概念设计的思想和丰富的概念设计经验。
有关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设计的文章
再次,完成设计初稿后,接受博物馆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最后,设计师根据博物馆的修改建议,对产品设计稿进行修改和进一步的打磨完善,并再次提交博物馆相关部门审核,反复进行直至设计图稿通过博物馆评估后,确定首批试生产数量,交付制造商生产。......
2023-08-09
无论是基于承载力延性的抗震设计,还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都需要用到弹塑性时程分析或弹塑性静力计算,目前计算软件已有较大改进,应用日益广泛。通常,弹性时程分析采用杆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层模型;用于研究时采用杆模型,用于设计第二阶段的倒塌验算时,采用层模型等。......
2023-08-23
弹塑性分析方法是以钢筋混凝土的实际力学性能为依据,引入相应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可准确地分析结构受力全过程中的荷载效应,详尽地描述结构受力破坏各个阶段的内力、变形和裂缝发展,适用于任意形式及受力复杂的结构分析。但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比较复杂,计算工作量大,且各种非线性本构关系尚不够完善和统一,故其应用范围仍然有限,主要应用于重大结构工程如核电站等的结构分析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分析。......
2023-08-30
我国建造高层建筑的大城市几乎都在抗震设防范围内,因此,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成为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新《抗震规范》和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都提出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将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更加具体化,对超高层建筑抗震要求更加严格。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的,主要是水平振动和扭转振动。特别是当地震波的卓越周期与建筑物自振周期相近时,会引起类共振,结构的地震反应加剧。......
2023-08-23
上节中提到的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所作的双肢剪力墙试验以及对它所作的系列分析可以进一步说明连梁对开洞剪力墙弹塑性阶段的受力和破坏性能的影响。对15层双肢剪力墙所作的弹塑性系列分析主要是改变连梁的尺寸和配筋,共分析了七种情况,其墙肢尺寸和配筋与原试验模型完全相同。......
2023-08-23
《高规》3.5.9条规定,宜进行弹性或弹塑性时程分析补充计算并采取有效构造措施。构件刚度的调整 《高规》5.2.1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2023-08-28
从实践来看,日本的《科技基本计划》、美国的政府绩效管理、欧盟的《欧洲2020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目标管理机制的保障,采取了多种针对性的配套措施。最高层领导对发展规划目标管理的身体力行和深度参与,无疑能够把这两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另外,科技规划目标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还需要相应的外部......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