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7 结构体系发展过程建筑功能、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和空间利用的需要和不断发展,促成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材料应用的发展。双重抗侧力体系的出现是结构体系上的一次飞跃。随后出现的框架—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都是双重结构体系概念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中,桁架筒应用逐渐增多。介绍结构体系的发展,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和发展,不能不提到一位杰出的美国结构工程......
2025-09-30
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一般用延性比表示延性——即塑性变形能力的大小。塑性变形可以耗散地震能量,大部分抗震结构在中震作用下都有部分构件进入塑性状态而耗能,耗能性能也是延性好坏的一个指标。
1.构件延性比
图5-7a表示了一个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直到破坏的过程,当受拉钢筋屈服以后,构件即进入塑性状态,构件刚度降低,随着变形迅速增加,构件承载力仅略有增大,当承载力开始下降时,构件达到受力和变形的极限状态。延性比是指极限变形(曲率φu、转角θu或挠度fu)与屈服变形(φy、θy或fy)的比值。屈服变形定义是钢筋屈服时的变形,极限变形一般定义为承载力降低10%~20%时的变形。

图5-7 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结构延性比
a)构件延性比 b)结构延性比(https://www.chuimin.cn)
2.结构延性比
对于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某个构件出现塑性铰时,结构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但一个构件屈服只会使结构刚度略有降低;当出现塑性铰的构件数量增多以后,结构的塑性变形逐渐加大,结构刚度继续降低;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以后,结构也会出现“屈服”现象,即结构进入变形迅速增大而承载力略微增大的塑性阶段,称为“屈服”后的弹塑性变形阶段,结构“屈服”时的位移定为屈服位移Δy;当整个结构不能维持其承载能力,即承载能力下降到最大承载力的80%~90%时,达到极限位移Δu。结构延性比通常是指极限顶点位移Δu与“屈服”顶点位移Δy的比值,见图5-7b。显然,结构“屈服”的特征常常不明显,结构“屈服”有个过程,确定Δy的数值有困难,虽有一些简化方法,但是很难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也很难统一,因此,结构延性比数值常常是不确定的,很难定量,但是作为概念,结构的延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或者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则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都应该设计成延性结构,即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允许部分构件出现塑性铰,这种状态是“中震可修”状态;当合理控制塑性铰部位、构件又具备足够的延性时,可做到在大震作用下结构不倒塌。高层建筑各种抗侧力体系都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组成的,作为抗震结构都应该设计成延性框架和延性剪力墙。
延性结构的塑性变形可以耗散地震能量,结构变形虽然会加大,但作用于结构的惯性力不会很快上升,内力也不会再加大,因此可降低对延性结构的承载力要求,也可以说,延性结构是用它的变形能力(而不是承载力)抵抗强烈的地震作用;反之,如果结构的延性不好,则必须用足够大的承载力抵抗地震。后者会多用材料,由于地震发生概率极少,对于大多数抗震结构,延性结构是一种经济的、合理而安全的设计对策。
要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延性,除了必须保证梁、柱、墙等构件均具有足够的延性外,还要采取措施使框架及剪力墙都具有较大的延性。
相关文章
图2-7 结构体系发展过程建筑功能、建筑形式、建筑高度和空间利用的需要和不断发展,促成了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材料应用的发展。双重抗侧力体系的出现是结构体系上的一次飞跃。随后出现的框架—筒体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都是双重结构体系概念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中,桁架筒应用逐渐增多。介绍结构体系的发展,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和发展,不能不提到一位杰出的美国结构工程......
2025-09-30
无论是基于承载力延性的抗震设计,还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都需要用到弹塑性时程分析或弹塑性静力计算,目前计算软件已有较大改进,应用日益广泛。通常,弹性时程分析采用杆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层模型;用于研究时采用杆模型,用于设计第二阶段的倒塌验算时,采用层模型等。......
2025-09-30
我国是在地震区建造抗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数量最多、也是高度最高的国家。混合结构则是指在整个结构中采用钢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组合构件组成的结构。......
2025-09-30
按照我国“抗震规范”给出的反应谱计算,长周期结构地震作用很小,计算得到的剪重比小于规范规定的数值,规范要求调整结构刚度,加大地震作用,以满足最小剪重比的要求。此外,结构振动特性和变形的大小不仅与结构刚度有关,还与场地土有关,当结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会加大,无论振动变形还是地震力都会加大。......
2025-09-30
图4-32是奥克兰附近的880号州际公路高架道路的震害,主要是上层柱塌落引起上层公路路面塌落,塌落范围大约有1英里长。在地震时记录到该地区的地震动卓越周期为1.3~1.5s,最大加速度为0.25g,是软土地基上较强烈的地震。图4-32 880号州际公路高架道路倒塌破坏该路段是1957年设计建造的,采用了预应力技术。原来桥梁已经存在不均匀沉陷,可以见到很多因不均匀沉陷造成的龟裂。结构形式和构造缺陷是造成坍塌的主要原因。......
2025-09-30
图4-14a是计算得到的振型,其中第一振型为纵向振动,第二振型为扭转振动,第三振型为横向与扭转耦联的振动。明显可见结构东面的振动变形较大。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中民居楼的破坏也是双向刚度相差过大的典型。图4-13 ICSB结构平面、剖面图a)底层平面 b)二层平面 c)纵剖面 d)横剖面图4-14 ICSB结构分析结果a)结构振型 b)底层柱的承载力与地震作用下内力的比较由于楼梯间的布置不同,结构的纵、横向具有不同的刚度,地震破坏也不相同。......
2025-09-30
抗震结构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尽量减少凸出、凹进等复杂平面,但是,更重要的是结构平面布置时要尽可能使平面刚度均匀,所谓平面刚度均匀就是“刚心”与质心靠近,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扭转对结构的危害很大,要减少结构扭转引起的破坏,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减少地震引起的扭转,二是增加结构抵抗扭转的能力。周边布置剪力墙,或周边布置刚度很大的框筒,都是增加结构抗扭刚度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抵抗扭转。......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