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鞭梢效应解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鞭梢效应解析

【摘要】:结构竖向刚度不均匀的另一种形式是上部刚度突然减小,加剧了高振型影响,使结构上部变形放大,即所谓的鞭梢效应,严重时顶部结构破坏。1)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中,天津南开大学主楼的破坏明显是由于严重的鞭梢效应所致。天津碱厂蒸吸塔的破坏有很多原因,而沿高度刚度突变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首先是由于厂房的框架结构很柔,地基软弱,地震时振动变形大,结构沿高度刚度的变化使鞭梢效应加大。

结构竖向刚度不均匀的另一种形式是上部刚度突然减小(由下至上均匀减小是合理的),加剧了高振型影响,使结构上部变形放大,即所谓的鞭梢效应,严重时顶部结构破坏。

1)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中,天津南开大学主楼的破坏明显是由于严重的鞭梢效应所致。该楼主体为7层框架结构,高27m,上面还有一个塔楼,塔顶高度达到50m。与主体相比,塔楼体型尺寸很小,柱子断面只有24cm×24cm,因此刚度及承载力都很小,造成塔楼刚度突变。唐山地震时,下面主体结构没有损伤,但塔楼向南倾斜约20cm,严重破坏,见图4-29a,在3个月后发生的宁河地震中塔楼完全破坏,见图4-29b。

978-7-111-47838-6-Chapter04-35.jpg

图4-29 唐山地震后天津南开大学主楼

a)顶部塔楼倾斜 b)最上层塔楼倒塌后的残留塔楼

2)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中位于塘沽的天津碱厂13层蒸吸塔严重破坏,见图4-30。天津碱厂蒸吸塔的破坏有很多原因,而沿高度刚度突变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蒸吸塔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横向2跨,纵向4跨,其中一跨为13层,高54m,顶部还有砖砌的瞭望室,有两跨为12层,高49m,还有一跨为8层,32m,在8层以下还附加了一个刚度很大的楼梯间,平面及剖面见图4-31,中间两跨2~12层没有钢筋混凝土楼板,放了部分木楼板,除底层和顶部瞭望室为24cm厚的实心砖填充墙外,其余均为空心砖砌的填充外墙。该塔为筏式基础,地基软弱,地震前曾经发生不均匀沉降,使结构倾斜,后经处理纠正。厂房内主要设备是蒸吸塔,高47m,与厂房落在同一个基础上,穿过各层楼板。厂房设计时未考虑抗震设防。

地震时顶部7层完全塌落,东北角塌至2层,残留部分基本维持框架原状。破坏的梁、柱等构件没有甩出楼房以外,而是堆积在楼房范围以内。

地震后对该厂房作了详细调查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由调查可见,上部有较完整的梁,但没有完整的柱,构件端部破坏多,上部构件断裂的地方棱角较圆滑,说明构件经过反复变形摩擦作用。梁、柱构件的箍筋很少,间距大约为250~350mm,有的甚至是500mm,节点区完全没有箍筋,由下部没有破坏的构件可以发现混凝土浇筑质量尚好,但钢筋裸露现象严重,表面有腐蚀现象。

978-7-111-47838-6-Chapter04-36.jpg

图4-30 天津碱厂蒸吸塔严重破坏

978-7-111-47838-6-Chapter04-37.jpg

图4-31 天津碱厂蒸吸塔结构平面及剖面

据分析,建筑物破坏有多种原因。首先是由于厂房的框架结构很柔,地基软弱,地震时振动变形大,结构沿高度刚度的变化使鞭梢效应加大。厂房第一自振周期1.2s,第二自振周期0.4s,与地基卓越周期0.45s接近,可能加剧了第二振型的作用,使顶部1/3高度产生过大变形,1/3高度恰好是第二振型的反弯点,其下部有楼梯间,其上部刚度减小,也正好是上部塌落楼层的范围。其次是由于结构未按抗震设计,构件的承载力不足,钢箍太少,钢筋受到腐蚀,构件基本没有延性,特别是柱子和节点区,楼层的倒塌是由柱子折断开始的。厂房没有楼板,质量集中在两端和外墙,扭转使角柱破坏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