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规定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规定

【摘要】: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和《混凝土高规》对于在我国常用的各种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和混合结构体系给出了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分别见表2-2~表2-4。在表中规定的适用高度范围内,规范和规程的各项规定是适用的。《混凝土高规》将高层建筑分为A级高度和B级高度,主要是它们的结构设计和构造要求有所差别,B级比A级高度大,设计要求更高。规范和规程上还给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和《混凝土高规》对于在我国常用的各种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和混合结构体系给出了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分别见表2-2~表2-4。在表中规定的适用高度范围内,规范和规程的各项规定是适用的。

2-2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13] (m)

978-7-111-47838-6-Chapter02-9.jpg

2-3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13] (m)

978-7-111-47838-6-Chapter02-10.jpg

2-4 混合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13] (m)

978-7-111-47838-6-Chapter02-11.jpg

各个国家的规范与规程要根据本国的经济、国内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当前的建设方针、政策制定,一般都是经验性规定。我国规范中对最大适用高度的规定也是经验性的规定,考虑了我国目前常用的材料,并综合考虑不同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经济和合理使用、地基条件及震害经验等因素,并考虑了我国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各种结构体系的最大适用高度。例如,我国规定的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就高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限制高度,因为我国对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大量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9度地震设防区,对剪力墙的高度限制是较严的;B级高度的规定也是在近年来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新做出的规定。

《混凝土高规》将高层建筑分为A级高度和B级高度,主要是它们的结构设计和构造要求有所差别,B级比A级高度大,设计要求更高。如果设计的结构高度超过B级表的规定,则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事实上,突破B级高度限制的高层建筑已经存在,从发展的观点看,当积累了更多经验以后,在修订规程时,适用的最大高度也会作出调整。

束筒和脊骨结构在我国还没有应用实例,我国的规范和规程中尚未纳入。

混合结构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要特别注意在表2-4中列出的结构体系。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虽然其造价较低,并且也已有一些建成的结构实例,但应用时要注意建筑高度不能太高。因为周边钢框架刚度很小(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相比),不能承担足够多的地震力,抗扭刚度也较小;此外,由于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内筒二者徐变性能的差别,在高度很大时,竖向变形差对构件受力也不利;由于国内外应用都不多,更没有在高烈度区遭受地震作用的实际考验,因此,在现行的《混凝土高规》中,在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8度区,对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内筒这种混合结构的适用高度也作了较严格的限制。

规范和规程上还给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宽比。高宽比限制值更是一个经验性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符合高宽比限制值要求的建筑比较容易满足侧移限制,而侧移限制才是最根本的要求。如果各方面都能满足规范要求,突破高宽比限值是可能的。因而,高宽比限值可以作为初步设计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