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水文计算:水面蒸发时空分布

水文计算:水面蒸发时空分布

【摘要】:根据等值线图便可了解水面蒸发的高值区和低值区等地区分布情况和极大、极小值的位置。图13.6东湖站气温、蒸发量和时间关系图为分析东湖站水面蒸发年内变化,点绘历年月平均气温与蒸发量的关系图如图13.6所示,可见2~7月随气温增高,E10m2加大;8月至次年1月随气温降低,E10m2减小;两个半年成绳套型,说明增温大,影响E10m2的增加,前半年大于后半年,后半年气温虽然减低同一值,但前期地温积热使土壤环境减温缓慢如图13.6所示。

通过对折算系数的综合分析后,统一将Φ20cm,Φ80cm蒸发值换为E601蒸发值。并按观测站点的位置绘制水面蒸发等值线图。根据等值线图便可了解水面蒸发的高值区和低值区等地区分布情况和极大、极小值的位置。一般而言,平原区的水面蒸发大于山区,暴雨中心地区水面蒸发可能是低值中心,例如四川雅安天漏暴雨区其水面蒸发为长江流域最小地区,其中荥经站的年水面蒸发量仅564mm。

从前面水面蒸发的道尔顿公式可知,水面蒸发的地区分布与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密切相关,凡是气温高、水汽饱和差大的地方,水面蒸发量就大,如金沙江下游河谷是全流域水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元谋县的小黄瓜园年水面蒸发量达2403mm。

水面蒸发的年际变化较小,以湖北东湖站为例,10m2的大型蒸发池的变差系数Cv=0.10。贵州乌江渡站Φ20观测值的Cv=0.08。

图13.6 东湖站气温(T)、蒸发量(E)和时间(t)关系图

为分析东湖站水面蒸发年内变化,点绘历年月平均气温与蒸发量的关系图如图13.6所示,可见2~7月随气温增高,E10m2加大;8月至次年1月随气温降低,E10m2减小;两个半年成绳套型,说明增温大,影响E10m2的增加,前半年大于后半年,后半年气温虽然减低同一值,但前期地温积热使土壤环境减温缓慢如图13.6(b)所示。月平均气温与E10m2的月分配过程可以看出其对应关系,蒸发量(E)与气温(T)完全相应,说明每月水面蒸发变化受气温影响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