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批评来自对样本选择的讨论,即只选择正面案例的求同法容易夸大特定“共性”的作用。此后,学术界进一步的讨论是围绕选择性偏差和尽可能增加样本的做法,一些研究者对加里·金等人的倡议提出了不同看法。在亨利·布兰迪和大卫·科利尔主编的《重新审视案例研究》一书中,许多研究者针对选择性偏差问题进行了反驳。......
2023-08-16
从气候和统计分析结果看,大雨的分布有极显著的地域性。许多暴雨区都分布在山脉的迎风坡。降雨中心轴的走向与山脉的走向基本一致。但对每个个例而言,其影响的确切物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可供参考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表现在迎风坡对气流有抬升作用。地形引起的上升速度能够作为中小尺度强对流系统的触发机制,造成不稳定能量释放。此外,漫溢效应也能引起背风坡产生较大的降水量。即在迎风坡产生的雨滴被气流携带越过山峰,降落在背风坡的现象。
(2)边界层中的摩擦作用引起气流上升运动,对中小尺度系统起了触发作用。一些研究者认为:大尺度地形摩擦作用引起的上升运动比地形抬升运动引起的上升运动大。
(3)背风波效应,地形抬升也能引起山地背风侧出现背风波,导致气流上升运动,并形成较大降水。
根据云南省山脉走向和水汽输送方向,从1785个雨量站中选出站点高程250~3000m以上的502站共9261站年资料进行分析(引用资料系列截止于2000年),建立以多年平均降水量和高程关系线65条,从中得出以下规律。
(1)当水汽来源方向与山脉走向一致时,水汽受阻时即沿山体两翼前进,此时山体两翼降水随高程变化也一致,即降水量梯度相同,雨量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到山顶时雨量最大,山脚最小。
(2)当水汽来源方向与山脉走向有夹角时,水汽受阻又不能绕过山体而被迫抬升,翻过山顶后再下沉,则山体两翼降水随高程变化不一。同一山体的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背风坡降水量。随着夹角的增加,差别也随之增大,直至垂直相交时最大;其中山脚降水量差别最大,随高程的增加其差值逐渐减小,到山顶时降水量相同。但其降水量梯度恰恰相反,表现为背风坡大于迎风坡。
(3)若是孤山,水汽受阻时即沿山体四周绕流抬升,则山体四周降水量随高程增加而增大,同高程上的降水量相同,降水量梯度也一样。
图13.1 川鄂皖地区年降水高程关系
(4)全省年降水量的梯度在30~70mm/100m,占75%以上。
另外四川的峨眉山、湖北的绿葱坡、江西的赣江中游和安徽的黄山等都曾观测到降水随高程的增高而增大的结果,如图13.1所示。有些地区如峨眉山和黄山,山顶的降水量有所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山剖面的2/3~3/4处。这是由于山顶风速较大,即前面观点中漫溢效应的结果,如果是固体降水,也有可能被气流吹落于背风坡。
降水量随高程增高而增大的规律,属于中小尺度的地形影响,其相对高程差都不是很大,一般在2000m以下。长江的清江流域,高程每增高100m,降水量的增加绿葱坡为60mm(迎风坡)和47mm(背风坡);但峨眉山高程2000m以下每增高100m降水量增加50mm,高程2000m以上降水量反而有所减小,每增加100m,降水量减小50mm;黄山下部增率为100mm/100m,上部仅增加10mm/100m。赣江中游地区高程在700m以下为70mm/100m,以上为10mm/100m。这些地区降水量增率经验数据,对绘制降水量等值线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以上所述是中小尺度地形对降水量的影响,下面将论述大尺度地形对降水量的影响。
降水量的源泉主要来自海洋,就我国长江流域而言其水汽来源主要是孟加拉湾和南海。这些暖湿气流向我国输送时,遇到大尺度的地形阻挡,如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南岭等,气流被迫抬升,绝热凝结,不断降雨,使这些大尺度的地形下部形成暴雨区,如藏南暴雨区、云南西南暴雨区,广东北部暴雨区等。但水汽不断向前向高处输送,不断凝结下降,水汽必然越来越少,水汽上升越高,距离越远其所能凝结的降水也愈来愈小。所以对大尺度的地形而言,降水随着地形高程的增加而减少。实际观测数据可以证明,如图13.2是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卡西山与喜马拉雅山地形剖面和降雨量沿程变化,其中位于高程1330m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达11420mm,雅鲁藏布江(图13.3)、澜沧江怒江(图13.4)和通天河(图13.5)也是如此。
图13.2 世界最大降水量的喜马拉雅山——卡西山地形剖面与沿程降雨量剖面
图13.3 雅鲁藏布江河谷降水量与高程关系
图13.4 岷江宝兴附近及澜沧江怒江降水量与高程的关系
图13.5 通天河河谷高程与年降水量关系
降水量随高程变化的规律比较复杂,地理位置的不同,地形、地势、地貌条件的差异,其变化的量级和定性都可能不同。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中小尺度的地理因素影响;二是大尺度的地理因素影响,这两种影响降雨量的机理各异。了解这种差别,有助于合理绘制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降水等值线。
有关水文分析计算与水资源评价的文章
最初的批评来自对样本选择的讨论,即只选择正面案例的求同法容易夸大特定“共性”的作用。此后,学术界进一步的讨论是围绕选择性偏差和尽可能增加样本的做法,一些研究者对加里·金等人的倡议提出了不同看法。在亨利·布兰迪和大卫·科利尔主编的《重新审视案例研究》一书中,许多研究者针对选择性偏差问题进行了反驳。......
2023-08-16
结果发现有显著差异,在正确画出关系图的学生中有80.9%用了VOTAT策略,而没有画对的学生中有85.6%没有使用VOTAT策略。第一步,计算VOTAT策略的单因素作用,自变量仅包括VOTAT策略。表5-10问题解决成绩对VOTAT策略的回归 中国上海的回归模型系数和解释率第二步,控制了ESCS和性别因素后,VOTAT策略对问题解决成绩的作用。VOTAT策略作用最大的是挪威,指数增加1问题解决成绩增加45.9分,最小的是中国上海,增加23.0分。......
2023-10-19
通过调查不同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下,村卫生室的日均门诊量和慢性病规范管理率,了解乡村一体化对村级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作用。2009—2012年期间,实施和未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其村级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呈现上升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023-07-26
由于中国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迅猛发展也逐渐成为世界的关注点,中国的城市规划在国际规划学界的影响力空前绝后,这些为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研究最初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中进行。这是中国学术界自现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接触近代城市规划史,但是此书仍然隶属于建筑史研究范畴。......
2023-09-27
图105相当准确地表示出古代人关于世界面貌的概念。图106反对大地为球形的论据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理解,物体的下落是由于受到了地球引力的作用。对旧观念进行调整的工作是异常艰难的,新观念遭受了极为强烈的反对,甚至到了15世纪,即亚里士多德死后的两千年,还有人用地球对面的人头朝下站着的画面,来嘲笑大地是球形的理论。他住在当时希腊的殖民地,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视差位移是可以用弧度表示出来的。......
2023-08-05
[2]姚学刚:《人类信息接受行为的动因、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版。[7]刘军:《整体网分析》,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年版,第18页。[10]李彪:《舆情山雨欲来》,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68~69页。......
2023-11-09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西域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清朝统一新疆的初期,天山南路维吾尔人有25万左右,加上北路的厄鲁特蒙古人口,总计不会超过30万人。乾隆统一西域后,采取了多种措施,统一货币,整理财政税收,发展城市、交通及商业贸易,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兴起。......
2023-10-12
干道网的目的就是以最短的距离将城市的各个功能部分联系起来,并且通过街道网的方式使城市与对外交通线路取得联系。阿凡钦柯认为干道系统的规划在城市交通方面的要求和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②干道网的定线应考虑到地形的条件。⑧规划干道系统是城市规划中重大的建筑任务之一。......
2023-09-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