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枯季径流特征及成分分析

枯季径流特征及成分分析

【摘要】:表3.10给出了长江干支流控制站持续3个月枯季径流占年径流百分数。表3.11为长江宜昌以上地区1~3月份枯季径流组成情况及干流年际变化情况。金沙江、岷江及区间枯季径流所在比重较大。

3.4.1.1 枯水径流分析

枯水径流分析主要包括平水年(或多年平均)径流量、枯水年径流量、特枯年枯期径流量、连续最枯3个月或最枯月的月径流量、最小日平均流量统计等内容。

平水年径流量、连续最枯3个月或最枯月的月径流量、最小日平均流量一般采用多年平均实测资料进行统计,而枯水年、特枯年枯期径流则需在设计年径流计算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年统计。表3.10给出了长江干支流控制站持续3个月枯季径流占年径流百分数。

表3.10 长江干支流控制站持续3个月枯季径流占年径流百分数表

注 本表系列统计至1983年。

由表3.10可以看出,长江上中游干流河段枯水期一般为1~3月,其枯季径流占年径流的7%,以3月为最枯;中下游干流约为10%,以2月最枯;南岸支流以1~3月或2~4月为枯水时段。

3.4.1.2 枯水径流组成

枯水径流组成分析应采用同步系列,并以下游控制站的时间为基准进行统计分析。表3.11为长江宜昌以上地区1~3月份枯季径流组成情况及干流年际变化情况。

表3.11 宜昌以上枯季1~3月径流组成及年际变化统计表(1951~1983年)

长江宜昌以上地区1~3月降水量甚少,径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金沙江、岷江及区间枯季径流所在比重较大。产水模数则以岷江、乌江、区间较大,达4万m3/km2以上,金沙江、岷江、嘉陵江较少,仅在2.5万m3/km2左右。如以Cv值及最大最小流量反映1~3月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则Cv值有随面积加大而减小的趋势。以沱江0.34最大,乌江、区间、嘉陵江次之,分别为0.26、0.2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