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基于内容的服装图像情感识别和检索

基于内容的服装图像情感识别和检索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情感的主观性和服装情感描述的模糊性,截至目前对服装情感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定性阶段。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服装品位的日益苛求和着装情绪化,我们认为是时候把对服装情感的研究和应用提升到“定量”阶段了。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服装情感学”的概念,并把人工智能有关理论引入服装领域,结合心理学、感性工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服装情感进行量化研究,以期达到对服装情感的定量描述和量化评价。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情感的主观性和服装情感描述的模糊性,截至目前对服装情感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定性阶段。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服装品位的日益苛求和着装情绪化,我们认为是时候把对服装情感的研究和应用提升到“定量”阶段了。只有建立服装情感的量化模型,才有可能让计算机去识别服装情感,才有可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服装情感进行评价,才有可能从情感的角度对服装进行量化评价[2]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服装情感学”的概念,并把人工智能有关理论引入服装领域,结合心理学、感性工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服装情感进行量化研究,以期达到对服装情感的定量描述和量化评价。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在服装整个生命周期中最能体现服装情感的有四个方面,分别对应四种情感:设计时设计者的情感(简称设计情感)、销售过程中消费者的情感(简称消费情感)、穿戴时着装人的情感(简称着装情感)以及着装人的服装给其他人带来的情感感受(简称感受情感)。并且我们还预言这四种情感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数量上的关系[2,3]。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情感都是客观存在的[4,5],而对这四种情感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有研究。当然,本书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让计算机去识别服装情感,也就是说让计算机去理解人对服装的情感感受。

下面的服装情感知识是本书分析服装图像情感的部分基础。

色彩是服装的三要素(色彩、款式、面料)之一,位居首位[6]。当服饰色彩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官时,必然会出现视觉生理刺激和感受,同时也必将引起人们的情绪、行为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服饰色彩的视觉心理过程。人们对服饰色彩的各种情感表现、反应,就是随着色彩心理过程的形成而产生的[7]。色相有冷暖之别:暖色是温暖、兴奋、刺激、前进、活跃的象征;冷色给人凉爽、冰冷、理智、安静、冷漠的感觉。明度有大小之别:增加明度会增加冷色效果;降低明度会增加暖色效果。彩度有高低之别:彩度高的令人兴奋、愉快,有外向、快节奏和很强的时代感;彩度低的显示朴素、悲哀、冷漠、沉静、内向和沉默寡言的表情。

服装面料是一种物质,它的特性如质感、色彩、肌理等都影响着人的情感。当面料在设计师的手中产生时,就是艺术品,它就含有了自己的生命,含有设计师的情绪、设计师对社会的反映、对享有者的体贴和对自然、人体美的关注。面料不只是物质,它含有美的灵魂,含有时代的信息,含有情感[8]

色彩附着于服装面料,而不同质地种类的服装面料对色彩的吸附性以及所产生的色彩外观效果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讲,棉织物着色后,总体给人以自然、朴实、浑厚的感受;麻织物一般较浅淡,有凉爽、挺拔、肃然之感;毛织物一般色彩较暗,含蓄而厚重,明彩度低,有温暖、大方、高雅之感;丝织物的色彩浓淡均宜,具有华丽的表情特性;化纤织物的色泽丰富,情感特性多样。此外,不同材质面料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的能力不同,使面料上的色彩在明度、彩度上也产生微妙的变化。例如光滑的面料上反光能力强,色彩也会随着光的照射变化而显得不稳定,使色彩看起来比实际明度偏高;而粗糙面料质地反光弱,表面色彩相对稳定,看上去与本身明度接近或略暗一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