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丹文一钦明路以镇明岭而名。元代诗人袁菊村的一首诗是这样吟咏钦明岭的:一岭坡陀镇四明,无山无水自天成。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镇明岭虽不高,但其雄镇四明的城市标志意义不言而喻。清代嘉庆年间岭上建镇明岭庙,祭祀的是宁波下属六县的城隍之神。平桥头、湖桥头、仓桥头这三个以桥命名的地名沿袭了下来,成为镇明路的三个地标。曾经有一个民间传说让镇明路(岭)的名声远播海外。......
2023-11-20
长汀、连城等地造纸业的发达,又促进了雕版印刷业的兴盛。长汀四堡乡[69]自宋代起就是闽西的雕版刻书中心,清人杨澜《临汀汇考》云:“长汀四堡乡,皆以书籍为业,家有藏版,岁一刷印,贩行远近……宋陈日华《经验方》云:方夷吾所编《集要方》,予刻之临汀,后在鄂渚得九江守王南强书云,老人久苦淋疾,百药不效,偶见临汀《集要方》中用牛膝者,服之而愈。按宋时闽版推麻沙,四堡刻本近始盛行,阅此知汀版自宋已有。”[70]但四堡刻书业的兴盛还是在明清汀州造纸业大兴之后。据研究,明中叶后四堡刻书业迅速崛起,至清初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坊刻中心之一。四堡刻书业具有融刻书与贩书为一体的家族经营特点,整个四堡刻书业完全掌握在雾阁村邹氏和马屋村马氏两大家族手中。[71]据族谱记载,雾阁村邹学圣明代任杭州税课仓大使,万历八年(1580)辞官归里,带回元宵灯艺与雕版印刷术,邹氏从此走上刻书贩书之路[72];马屋村则有马维翰于康熙年间开始“募匠剞劂梨枣,摹印书籍”[73],成为马氏从事刻书贩书的滥觞。
四堡刻书业至清康熙年间勃兴,乾嘉年间进入全盛期。谱载:“吾乡在乾嘉时,书业甚盛,致富者累累相望”;“乡多书肆,雕刻梨枣,古籍几于汗牛,不胫而走四方”。[74]其“虽未必及建安之盛行,而经生应用典籍以及课艺应试之文,一一皆备。城市有店,乡以肩担,不但便于艺林,抑且家为恒产”[75]。研究者从族谱、当地现存遗址以及保存至今的四堡刻书版片中,查考到清代至民国初年的四堡书坊至少在100家以上。其中稍有规模的书坊都雇请数十刻匠[76],加上其他辅助工作的人员,一个书坊可以带动数十上百人就业。有人做过统计,当时马屋村有林兰堂、万竹楼、翼经堂、德文堂,雾阁村有碧清楼、崇文楼、文海楼、以文阁等四十余家著名的大书坊,招贴高悬,书香四溢。从事印书业者12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60%。男女老幼,或抄写,或雕刻,或砍木材制版心,或裁纸、折叠、装订,真是家无闲人,一个个家族和家庭都卷进刻书业经济圈中。
此外,客地的重要手工业,还有酿酒、榨糖、制漆、造船、制造竹木器、食品加工等,或因在经济结构中不占重要地位,或因并无特色,兹不一一细述。
有关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研究的文章
汤丹文一钦明路以镇明岭而名。元代诗人袁菊村的一首诗是这样吟咏钦明岭的:一岭坡陀镇四明,无山无水自天成。从这首诗可以看出,镇明岭虽不高,但其雄镇四明的城市标志意义不言而喻。清代嘉庆年间岭上建镇明岭庙,祭祀的是宁波下属六县的城隍之神。平桥头、湖桥头、仓桥头这三个以桥命名的地名沿袭了下来,成为镇明路的三个地标。曾经有一个民间传说让镇明路(岭)的名声远播海外。......
2023-11-20
1948年2月,根据中共浙东临时委员会指示,四明工委决定创办工委机关报《四明简讯》(油印报)。《四明简讯》是在游击区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山岙里办的一份报纸。《四明简讯》社址起初设在慈南杜徐村山上,后经常搬迁。但英勇智慧的《四明简讯》的报人,在报纸停刊57天后,继续出版,直到5月宁波解放时终刊。历史上《四明简讯》共出版66期,增刊20余期。......
2023-07-15
到了明英宗即位,大太监王振“出手不凡”,不仅开始了明朝宦官的掌权时代,还使得堂堂大明皇帝被蒙古人活捉,上演惊天大戏“土木堡之变”,明朝差一点在正统十二年就变成“南明”。如果真去了蔚州,可能历史上也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由此,明朝与瓦剌的“睦邻友好”关系,一直保持了三十多年,到明英宗“亲征”才打破这种势态。额森虎捡了大便宜,“监护人”马哈木死了,他倒成了真正的“大汗”。......
2023-08-20
瓦剌部的使臣为了多得些赏赐,谎报来的使者是3000人。也先想跟朝廷和好,就为自己的儿子向明朝求婚,遭到王振拒绝。往蔚州走了20公里后,王振又担心大军损坏他家的庄稼,又命令往回走。这样一耽搁,明军就被瓦剌大军追上了,在土木堡被瓦剌人包围。一连困了三天,士兵饥渴难耐,陷入困境。英宗在逃跑的路上被瓦剌军活捉,王振被气愤的护卫将军用锤砸死,几百名文武官员也在这一战中丧命。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堡之变”。......
2023-08-30
四明南词是宁波地方曲苑中的一枝奇葩,由于词美曲雅,在封建社会中深受士大夫们欣赏。这里所指的“文书”即四明南词;“武书”即评话,甬上俗称“讲武书”。四明南词因其词曲优雅,且以乡音说唱,妇孺能解,在浙江一带享有盛誉,深受群众喜爱。追溯四明南词的渊源,约有300年左右的历史。由此宁波文书始改称为“四明南词”。新中国建立后,四明南词在演唱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改革和创新。四明南词音乐包括演唱部分和演奏部分。......
2023-11-17
“锤锤”说,在余姚地区的四明山中,他曾见过大树蛙。记得第一次去找大树蛙,是2013年9月初去杭州夜探。朋友说,尽管早已过了大树蛙的繁殖季节,但还是有希望见到。转眼到了2018年春天,我还是没有见到过别人已经拍得不要再拍的大树蛙。接下来,5月的周末都没空,于是原本计划2018年一定要拍到大树蛙的心愿又落空了。......
2023-10-30
最近,常听宗教界人土谈及四明“三佛地”。所谓四明,是指宁波境内有四明山,所以古称明州或四明。四明三佛地,指的是宁波阿育王寺珍藏供奉的“现在佛”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奉化雪安寺布袋和尚契此弥勒化身的“未来佛”,以及海曙区戒香寺哑女化身的“过去怫”毗婆尸(维卫佛)。通过此次的寻访,我们更多地了解到,素有“三佛地”之称的宁波,历史上高僧辈出,名寺众多,佛教文化十分昌盛,并已成为宁波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1-20
养老期间,他虽健康欠佳,还十分关心“四明南词”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综观邵孝衍的一生,由于他热爱事业,执著追求,勤奋好学,开拓创新,所以他不仅是个高超的乐师,更是个优秀的戏剧教育家和有杰出成果的理论研究人员。刘仁福虽系盲人,但有天赋的音乐才能。此外,刘仁福还是一个多面手,不仅为四明南词演唱伴奏,而且也为宁波走书演唱伴奏,并能自拉自唱。......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