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的发展壮大,还得益于“汉人”或“汉民”的大量南迁,以及调戍闽粤赣边的淮军就地复员入籍。这两部分人的融入,对于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帮助最大,福佬民系次之。如前所述,这里所谓“汉人”“汉民”是旧金国境内的民众。宋元之际兵燹造成的人民死亡和流离,是空前的。粤之土人,称该地之人为客;该地之人,也自称为客人。......
2023-08-23
客家人从基本住区向赣西北的迁徙,其背景与向四川迁徙大体是一致的。接受移民的县份,以修水和铜鼓两县为主。这两县在清代同属于义宁州,地处赣西北边陲,是个群山环绕的山区。明末清初,其地遭受李自成军队和白莲教军队的攻打,嗣后又有其他反清复明武装活动和民众抗税暴动,连年兵燹,加上连续不断的水旱灾害,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人民逃亡,田地荒芜,从顺治到康熙初年,据地方官府的申报,人丁和垦田数逐年减少。至康熙十七年(1678),政局才基本稳定下来。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知州班衣锦奉旨向闽、广及赣南发出招帖,以减轻租税、垫给牛种等优惠条件,吸引各地乡民前来垦荒。赣闽粤边客家基本住区的人民,本来就迫于人稠土狭难以生存的压力,从明末开始已有部分客家人向赣北转移,以进山搭棚种菁、种蓝、烧炭、开矿等形式谋生,现在遇到官府公开以优惠条件招徕开垦,自然乐从。于是,福建省的长汀、上杭、武平、宁化,广东省的长乐、兴宁、平远、大埔、镇平、和平、龙川、程乡,赣南的会昌、上犹、崇义、安远、兴国、定南、龙南、信丰、南康等数十县的客家人扶老携幼,成批迁入。自康熙二十年(1681)至康熙末年,仅今修水一县,已有客家移民一万人。[30]此后受到先迁入者的邀集招引,一直到咸丰、同治年间还有客家移民陆续迁来。近年修水县客家文化研究会据该县客家人后裔保存的资料,对该县部分客家人开基祖原籍作了一次统计,情况有如表5-2所示:
表5-2 明清时期迁入修水部分客家开基祖原籍统计表
注:引自谢国纲主编《客家人在修水》第13页,其中广东长乐县即今五华县,程乡县即今梅县,镇平县即今蕉岭县,江西长宁县即今寻乌县,龙泉县即今遂川县。“其他县”是开基祖史料中未写明具体县名。引者按:表中的于都和雩都实为同一县,“于”是“雩”的简体字。不知所列“雩都”是否“宁都”之误。
从表5-2不难看出,迁入修水县的客家移民虽然来自赣闽粤边及赣中、湖北、湖南、浙江等广大地域,但移民最多的是闽西的上杭、武平,粤东的兴宁、长乐、平远、龙川,赣南的长宁、安远、定南、崇义、上犹等县,迁出地还是相对比较集中的。在迁出时间方面,据修水客家文化研究会所作该县各客家姓氏迁徙情况的调查,绝大部分姓、族是迁自康熙年间,雍正、乾隆迁徙的也占了一定比例;明末和清初顺治年间迁入者,以及嘉庆、道光以后迁入者都是少数,移民高潮就在康雍乾三朝。[31]
客家人迁入义宁州后,被称为棚民,因为与本地土著发生矛盾,受到土著阻挠,虽然已定居数十年之久,仍旧不能入籍。经过移民的不懈斗争,直到雍正三年(1725),才获准单独成立怀远都,准许缴纳田粮,参加科举考试,从此当地客家人又被称为怀远人。当年迁入义宁州的客家人数,据《全善局志》载,“康熙五十五年,闽广两省迁来宁州人众数万,初在山上搭棚居住,开山垦地,生活极为清苦,间有荒土荒田,不论高低,不问有无业主,见荒就垦,时称棚民”[32],这人众数万之说,应是一个估算出来的大概数字。以当今情况来说,修水县客家人的数量,据1998年的统计,已达23051户,97801人。[33]铜鼓县全县人口13.3万,客家人占60%~70%,则客家人口约8.6万人。两县合计,客家人约有18万余人。
此外,赣西北的新昌(今宜丰)、上高、新喻(今新余)、武宁、奉新、靖安等县,明末清初也有客家人迁入。[34]如新昌县,据方志记载,“天启间,福建流寓种山者,自愿立蓬开垦,插蓝认租”[35]。说明最迟明末已有客家人来县开垦。该县以黄冈山为中心的西北角,是客家聚居的主要据点,据传雍正初,上杭人温上贵从台湾逃亡来县,“盘踞万载、新昌,出入黄冈洞”,屡与土著乡勇交战。[36]以温上贵为首的这批武装团伙,应以客家人为主。新喻县“蓬户常聚至数千”,民间有“离了福建,成不了新喻”之谚,足见其县来自福建的客家人之多。但总的说来,这些县份的客家人数量较少,连构成客家方言点的条件都还不够,略而不论。
有关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研究的文章
元代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的发展壮大,还得益于“汉人”或“汉民”的大量南迁,以及调戍闽粤赣边的淮军就地复员入籍。这两部分人的融入,对于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帮助最大,福佬民系次之。如前所述,这里所谓“汉人”“汉民”是旧金国境内的民众。宋元之际兵燹造成的人民死亡和流离,是空前的。粤之土人,称该地之人为客;该地之人,也自称为客人。......
2023-08-23
至此,笔者的客家源流融合说趋于成熟,这样的观点,将作为本书论述客家源流的主导思想。关于客家来源的理论问题既明,现在可以讨论客家民系的界定了。在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1995年我在《客家源流新探》一书中给出的客家界定:“客家”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种族的概念。另外,从逻辑上说,首先必须明确“民系”的含义,然后才谈得上“客家民系”的界定。......
2023-08-23
但后来又加上了保佑妇女早生贵子,保障合坊村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家宅平安、身体健康等神功,成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花神花神是赣南客家人的生育之神,受到青年男女特别是年轻妇女的虔诚祀奉。瑞金县城南乌仙山上的花神庙,供奉的是约一米高的一男一女两个菩萨,分别叫花公和花母。或许赣南民间把历史人物成神的康王与某位或某些杂有密宗色彩的神祇混为一谈,塑造出好色的二康王形象。......
2023-08-23
先说第一个问题:客家到底有没有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或社会风气?非耕即读、耕读传家,倒很可能形成崇文重教的社会风气。福建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龙岩和三明,所以上述情况也是客家人比沿海地区居民更崇文重教的一个最近的例证。当然,我们说客家人确有崇文重教的社会风气,还要从更长的时间段及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层面去探讨。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客家人具有崇文重教风气的明证。......
2023-08-23
关于客家山歌的特点,可从文学、音乐和演唱方式三个方面加以认识。从内容来看,客家山歌乃是客家人生活的一面镜子,举凡劳动生活、婚姻爱情、人生遭际、戏谑娱乐、革命运动等,都在客家山歌中得到反映。但客家山歌中数量最多、最精彩、最重要的无疑是爱情山歌。那些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名篇,基本上是歌唱爱情的。兹以闽西客家山歌为主,对客家男女恋爱各个阶段、各种情状的山歌作一巡礼。......
2023-08-23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宋元之际畲民的分布状况,以及元廷安置降附畲民的措施。钟大明之众应为畲民,已如前论,因而可断畲族势力已达惠州。处州等浙南“山寇”之起,乃由“闽寇犯处州”引发,“闽寇”也应是畲民,盖即黄华起事时见到的建宁畲民向浙南的发展。这些畲民的分布,虽不能确定具体的地点,但不外乎是武夷山两侧及福建西南部、南部的玳瑁山、博平岭、大芹山等山脉的山麓。......
2023-08-23
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罗香林先生《客家研究导论》问世,客家人是晋代以来中原移民后裔的观点流行之后,直接把客家山歌的文化渊源追溯到中原的观点勃兴,大有成为定论之势。凡此种种,无非是客家人来自中原,客家山歌继承了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传统的不同表述罢了。......
2023-08-23
在客家地区,农用土地分为“田”与“地”两大部分,“田”一般种植粮食作物,“地”是园地,种植蔬菜和某些经济作物。在园地种植的经济作物和山地经营的经济林木中,则以苎、葛、蕉、麻以及木材、竹、茶、油茶、蓝、漆、棕、烟草、药材等为要,分述如下:苎有种于山与种于园地两种。蓝是赣闽粤边客家地区一种极重要的经济作物,分大蓝、小蓝两种。......
2023-08-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