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宋代汀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影响

宋代汀州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影响

【摘要】:宋代闽西接受大量移民迁入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矿冶业、农业及州城建设和经济繁荣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略述如下。矿冶业在汀州经济结构中甚至在全国矿冶业中的地位都很重要。在农业方面,宋代汀州的主要成绩一是水利的兴修,二是新作物的引进。在古代陆路交通艰阻的情况下,汀江是汀州人民对外交通的最重要渠道。于是汀州城一跃成为闽粤赣三省边区的商贸重镇。

宋代闽西接受大量移民迁入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矿冶业、农业及州城建设和经济繁荣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略述如下。

矿冶业在汀州经济结构中甚至在全国矿冶业中的地位都很重要。北宋“太平兴国初,天下产金六州,闽惟汀有之”。汀州上杭县金矿开采量很大,“皇祐间,贡金百六十七两”[54]。汀州又是银的重要产地,但不出产蚕桑,所以淳熙年间根据郡守的奏请,与相邻的江西建昌军和抚州互通有无:“本州岁出银六千六十五两,为建昌、抚州代输上供银;令建昌岁出绢四千五百三十七疋,绸三百三十五疋,绵二千两,抚州岁出绵七千五十两,应副本州官衣赐,通融相济。”[55]由于金、银、铜、铁等矿产在汀州经济和财政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产矿和收矿税的场务由郡守亲自主管,通判协助管理。[56]汀州各县具体的坑冶作场,长汀县有上宝锡场,归禾、拔口二银务,莒溪铁务;宁化县有龙门新旧二银坑;莲城县有金鸡场、吕溪场、郭家山场、宝成场;上杭县有永兴场、兴济场、端利场、嘉兴场、通利场、钟寮场、金山场、利济场、龙山场、石门场、语口场、锦丰场;武平县有铁场。其中钟寮场是金场。[57]显然,淳化五年(994)“以上杭、武平二场并为县”,是这两地的矿场生产扩大,矿工和相关人口大增的结果。另外,汀州在唐宋时期都贡蜡烛,贡献数量持续增加[58],也反映出与蜡烛相关的矿冶生产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宋代汀州的主要成绩一是水利的兴修,二是新作物的引进。

汀居万山中,很多田地是山坡上的梯田,对水利的依赖性较大,水利建设的好坏成为衡量本地开发程度的标志。先民们艰苦创业,因地制宜,修筑了不少陂塘井渠。仅《临汀志》所载,长汀县有:郑家陂、西田陂、南拔桥陂、官陂、中陂、张家陂、何田大陂;宁化县有大陂、吴陂;上杭县有梁陂、高陂;武平县有圣公泉、龙泉井、黄田陂;莲城县有南团陂三、北团陂六、席湖围陂三、姑田团陂五、河源下里陂七。其中长汀的南拔桥陂是石陂,“以石障堤,引水入官濠东流”;中陂“横截鄞坑水,下灌民田,广袤数十里”;宁化县的大陂,“居民协力障溪以成,至今为利”;吴陂,“有居民吴氏出力为之,灌溉甚广,人思其惠,故名”;上杭县的梁陂,“乡民梁姓者募众为石陂,方广数十丈,为经久利”;高陂,“其长寻余,其高倍蓰,浸灌甚广”;金船塘,“阔三丈余,长十倍有奇,形如巨舰,澄深四时不涸”,[59]都是建造坚固的巨大工程,它们长期发挥了灌溉之利,是宋代汀州水利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把汀江的水害变为水利,是唐宋时期闽西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汀江流域开发的基础。汀州民间传说,有一个叫驯龙的青年,克服千难万险,驯服汀江里作恶的蛟龙,把它逐入大海,使汀江平稳地发挥为民灌溉之利[60];还有定光佛建定光陂的故事[61],都折射出客家先民修水利开基创建家园的史影。

在作物栽培方面也有新的成就,成功引种畲禾就是突出的事例。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02《梅州》云:“菱禾,不知种之所自出。植干自熟,粒粒粗砺,间有糯。亦可酿,但风味不醇。此本山客輋所种,今居民往往取其种而莳之。”“山客輋”是畲民的别称,稜禾原是畲民的特产,不但梅州畲民种稜禾,汀州畲民亦种之。杨澜《临汀汇考》卷4《物产考》载:“汀人……又有稜米,又名畲米。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不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这种稜米“实大且长,味甘香”[62],品质优良,很快为当地汉人引进培植,且迅速传到其他地区的汉人中,如福州的“晏稜”、莆田的“白稜稻”、漳州的“畲稻”,都是稜禾的别称,是各地村人向畲民“乞其种”[63]培植成的。在长汀的方志中,干脆就把稜禾列为本地重要物产了。[64]于此我们可以体会到,汀江流域的开发,闽西社会的进步,实际上都是土著与移民者互相学习、互相融合、辛勤劳动的结果。

州治、县治的建设是汀江流域开发的缩影。汀州州治几经迁移,从最初榛莽丛生、瘴疠横行的荒僻山村,到宋代建成依山傍水,既能充分避免水害,发挥水利,还易于防守的坚固山城,为汀江流域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风光形胜和繁荣富足的情况,在时人的诗文中多有反映。如北宋元丰间(1078—1085)任汀州太守的陈轩,有诗咏道:

一川远汇三溪水,千障深围四面城。

花继腊梅长不歇,鸟啼春谷半无名。

当时的汀州通判郭祥正的和诗有一联咏道:

城池影浸水边水,鼓角声闻山外山。[65]

这些诗句描述了汀州的风光景物和城池建设情况,还有不少诗文形容了汀州的繁庶。如陈轩有一首诗歌专咏汀州济川桥。这桥在长汀县东济川门外,构木为之,桥上建了两座楼房,两旁分列店肆,整天贸易不息,俗号水东桥。陈轩诗曰:“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66]汀江两岸聚居着十万人家,可能有些夸张,但宋代汀州城的繁盛却实有其事。繁盛局面的到来,除了前述矿产业、农业和山林经济的进步外,与汀江发挥了航运之利,成为闽西经济大动脉的作用密不可分。

汀江自北南流,在潮州大埔与梅江相汇成为韩江后,注入大海。在古代陆路交通艰阻的情况下,汀江是汀州人民对外交通的最重要渠道。但由于山峻水急,汀江多激流险滩,航运也很困难。绍定五年(1232),经由州县官申请,朝廷核准,“许本州及诸县艰于福盐者改运潮盐”[67],借此契机,有关官员疏浚了汀江航道,使得汀江和韩江之间的航运日趋繁荣,汀江上的船只,出现了“上河八百,下河三千”的盛况,“潮盐”和其他广货溯汀江源源而来,由汀州城内济川桥畔的汀江码头上岸,一部分销往汀州各县,一部分转运赣南;而汀州的土产如木材、毛竹、纸张等顺汀江源源运销广东和各地。于是汀州城一跃成为闽粤赣三省边区的商贸重镇。汀江码头帆樯云集,夹岸街道店肆如林,特别是码头旁的水东市,熙熙攘攘,热闹非常。《临汀志》描述汀州“阛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68],就是汀江航道畅通后才出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