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隋唐五代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与民族格局

隋唐五代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与民族格局

【摘要】:前面我们论述了客家的来源是多元的,既有南迁汉人的重要作用,也有客家人基本住区土著居民及早期迁入此区的盘瓠蛮的积极参与。从这个角度来看,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实即汉民族向赣闽粤边区扩展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要研究远古时期此区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状况,研究六朝隋唐时期此区的社会结构,研究唐宋以降中央王朝对此区的经略,以及发生在此区的民族接触、交流和互动。

前面我们论述了客家的来源是多元的,既有南迁汉人的重要作用,也有客家人基本住区(即赣闽粤边区)土著居民及早期迁入此区的盘瓠蛮的积极参与。从这个角度来看,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实即汉民族向赣闽粤边区扩展的过程。

有学者形容这个过程犹如滚雪球:“起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的夏、商、周、楚、越等古代民族就像是茫茫一片的白雪。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力量把这些雪片往一起团弄着,到秦汉时已团成了一个结结实实的雪球——汉民族。从此,这个雪球就带着自己特有的内聚力和吸附力在神州大地的雪原上翻滚着,越滚越大。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匈奴、乌桓、鲜卑、氐、羌、突厥契丹,还有其他许多民族的雪层、雪片都被这个雪球滚进去了。只有它滚不到的沟壑之中留有着散在的积雪。”其特点是“内聚力大,吸附力强,中国地域上各古代民族始终以它为中心,向心发展,大聚合,小分散”。[1]汉民族在南方的几个支系,如福佬人、广府人、客家人等,也是上述滚雪球过程的产物。其过程都发生在唐代以后,当时汉民族这个雪球已经滚得很大,而华南的一些地区尚“留有散在的积雪”未被滚进去。从唐至宋,汉民族这个雪球以强劲的势头滚到了华南地区,散在的积雪终于被吸附和凝聚到大雪球中,成了汉民族的一部分,但又保留着自己若干鲜明的特点,形成了汉民族中的福佬民系、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既是汉民族滚雪球过程中,已然形成的雪球滚到华南地区——具体说就是闽粤赣边区——时吸附当地“散在的积雪”的产物,我们要研究它的孕育和形成,就不能不了解在它形成之前华南地区尤其是闽粤赣边区的社会状况。具体地说,就是要研究远古时期此区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状况,研究六朝隋唐时期此区的社会结构,研究唐宋以降中央王朝对此区的经略,以及发生在此区的民族接触、交流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