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职业生涯决策平衡单分析法:有效且具体的决策方法

职业生涯决策平衡单分析法:有效且具体的决策方法

【摘要】:平衡单分析法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职业生涯决策方法。而平衡单分析法恰好给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帮助人们把复杂的情况条理化,模糊的信息清晰化,错误的观念正确化,尽可能具体地从各个角度评价分析各个可供选择的方案,预先对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利弊得失的分析,还要对于其结果的可接受性进行检验,最终做出成熟的决策。表4-3生涯决策平衡表续表运用平衡表进行职业生涯决策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平衡单分析法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职业生涯决策方法。人们在进行职业生涯决策的时候总是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干扰,使得原本就很棘手的决策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操作。而平衡单分析法恰好给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帮助人们把复杂的情况条理化,模糊的信息清晰化,错误的观念正确化,尽可能具体地从各个角度评价分析各个可供选择的方案,预先对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利弊得失的分析,还要对于其结果的可接受性进行检验,最终做出成熟的决策。

运用平衡表技术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决策者要具备事业成熟的相关条件,其次是决策者已经有了可供选择的多个职业发展方案。

平衡表需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赞许与否(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以及社会赞许与否(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

平衡单中的得失层面

1.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

A.经济收入

B.工作的困难度

C.工作的兴趣程度

D.选择工作任务的自由度

E.升迁机会

F.工作的稳定、安全

G.从事个人兴趣的休闲时间

H.其他,如社会生活的限制或机会、对婚姻状况的要求、工作上接触的人群类型等

2.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

A.家庭经济收入

B.家庭社会地位

C.与家人相处的时间

D.家庭的环境类型

E.可协助组织或团体,如福利、政治宗教

F.其他,如家庭可享有的福利

3.自我赞许精神的得失

A.因贡献社会而获得自我肯定感

B.工作任务合乎伦理道德的程度

C.工作涉及自我安协的程度

D.工作的创意发挥和原创性

E.工作能提供符合个人道德标准的生活方式的程度

F.达成长远生活目标的机会

G.其他,如乐在工作的可能性

4.他人赞许精神的得失

A.父母

B.朋友

C.配偶

D.同事

E.社区邻里

F.其他,如社会、政治或宗教团体

生涯决策平衡表见表4-3。

表4-3 生涯决策平衡表

续表

运用平衡表进行职业生涯决策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将各种生涯选择水平排列在决策平衡单的顶部,在平衡单的左侧,垂直列出在“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观和考虑因素。

(2)给各种价值观和因素按1~5的等级分配权重。一项价值观或因素的重要性越大,它的权重就越高。5为最高权重,表示“非常重要”,3代表“一般”,1代表“最不重要”。对自我需求和价值观的准确了解,是给价值观和考虑因素指定权重的前提。

(3)按照各项生涯选择满足个体价值观和考虑因素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值在“-5”到“+5”之间,其中“+5”表示价值观和考虑因素在该生涯选择中得到了完全的满足,“0”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5”表示价值观和考虑因素完全未能得到满足。

(4)将各项生涯选择的得分与各项价值观和考虑因素的权重对应相乘进行计分,将结果记录在相应的空格内。

(5)将每一选择下所有的正负分数相加,得出它的总分,对所有总分进行比较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