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全面指南

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全面指南

【摘要】:案例解读四次放弃四次飞越第一次选择是21岁考大学时,那是在1981年,当时在研究所实验室中给技术人员做助手的程社明每月收入已有五六十元,在当时已不算低了,而且单位离家不远。但程社明感到,自己不能一辈子都当推销员,他此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企业管理者。

案例解读

四次放弃 四次飞越

第一次选择是21岁考大学时,那是在1981年,当时在研究所实验室中给技术人员做助手的程社明每月收入已有五六十元,在当时已不算低了,而且单位离家不远。但一心想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切。经过3年努力自学初高中课程,程社明走进了大学的大门。

第二次选择是在1988年,正在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做推销员的程社明月收入已达到五六百元,在当时已属于较高收入,而且工作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1987年他的个人业绩在全公司排第一。但程社明感到,自己不能一辈子都当推销员,他此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于是他谢绝了日本总经理提出的提拔他为干部、送他到日本去进修,甚至分房给他的挽留条件。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他经过几个月的复习准备,最终考上了南开大学中法管理研究生班,这为他日后成为一名管理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次选择是在1991年,当时在法国工作、月收入折合人民币已达到五六千元的程社明面前还有在一家法国公司或另一家比利时公司工作的机会,但他内心还是想回到国内,不指望别人给予什么,而是自己去创建一番天下,另外他也很想向后来成为他导师的著名专家陈炳富教授再学些东西。不少人对他的回国都表示不理解,但事实证明,他如果不回来也就没有后来创建合资企业的一番业绩。

第四次选择则是1999年,这次程社明放弃的是八年来自己打下的一番天下:从1992年创业时只有自己一个人,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到1999年时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320多人、全国24个办事处、年销售额1.5亿元的合资企业。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生涯决策是十分重要的,生涯决策的指针是理念,生涯发展的关键是确定什么方向,生涯成功的秘诀在于为自己规划一条通往理想之路的正确途径。生涯发展的思路决定出路,知识和能力决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