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汲取了这四大学术领域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华,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自己的理论。以往的舒伯理论大多局限于他的发展阶段和对职业的自我观念论上,这些可以解释个体一生的生涯发展,其涵盖范围很广,但深度略嫌不够。......
2023-08-2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具整合色彩的理论。该理论最早是由以金斯伯格为首的一群学者提出的,最后舒伯整合了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职业社会学的研究结果,并对生涯发展相关理论进行整合,系统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理论观点。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对职业生涯辅导具有重大的贡献,首先他用动态发展性的“生涯”概念取代了静态稳定性的“职业”的概念,其次以规划人生长期生涯发展为主线的“生涯辅导”取代了以短期职业选择为重心的“职业指导”。这一理论观点发展至今仍是生涯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一)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基础和内容
舒伯是美国著名的生涯指导专家,多年来对生涯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最终提出了12项基本命题。这12项基本命题可以看成是生涯发展理论的基本主张和框架基础。这12个基本命题如下。
命题1: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命题2:生涯发展是一个有次序、具有固定形态的过程,因此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可预测的。
命题3:生涯发展是一个经历统整的动态过程。
命题4: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在青春期较为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生涯概念。
命题5:从青少年期至成人期,个体实际的人格特质及社会的现实环境等都会因年龄、实践的增长而增加对个体的影响力。
命题6:父、母亲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对职业计划结果的解释,会影响到下一代对自己职业角色的选择。
命题7:一个人是否能由某一职业水平跳到另一职业水平,即是否有升迁发展机会,是由他的智慧能力、本人对权势的需求、个人的价值观、兴趣、人际关系技巧以及社会环境、经济的需求状况等共同决定的。
命题8:一个人会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也是由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因素决定的。
命题9:即使每一种职业对从业者都有特定的能力、人格特质及兴趣的要求,但在某种范围内,仍然允许不同类型的人来从事,同样,一个人也可从事多种不同类型的行业。命题10: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视个人是否能配合自己的人格特质,即是否能将能力、兴趣、价值观适当地发挥出来而定。
命题11:个人工作满足的程度常取决于个人是否能将自我概念实现于工作之中。
命题12:对少部分人来说,家庭和社会因素是人格重整的中心,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作是人格重整的焦点,即经过工作过程,个体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会逐渐融合。此外,“自我概念”是舒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在其青春期以前就开始形成,至青春期较为明朗,并于成人期由自我概念转化为职业生涯概念。工作与生活满意度与否,就在于个人能否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展现自我的机会。所以舒伯说过“职业生涯就是对自我的实践”。
舒伯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形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年龄与内容稍有不同,舒伯增加了就业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
1.成长阶段
成长阶段是指从出生到14岁这一阶段。该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的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一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幻想期(4~10岁),兴趣期(11~12岁),能力期(13~14岁)。
2.探索阶段
探索阶段是指15~24岁这一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社团、休闲等活动,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在选择职业时较为不稳定,有较大的弹性。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一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试验期(15~17岁),过渡期(18~21岁),尝试期(22~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
3.确立阶段
确立阶段是指25~44岁这一阶段。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之后,不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做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在31~40岁这一阶段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置”,并固定下来。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一阶段包括两个时期:一是尝试期(25~30岁),这一时期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稳定期(31~44岁),这一时期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因此会取得优良的业绩。
4.维持阶段
维持阶段是指45~64岁这一阶段。该阶段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她的工作“位置”,个人通过不断努力来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和成就,并逐渐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占一席之地,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5.衰退阶段
衰退阶段是指65岁以上这一阶段。该阶段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职业角色的分量逐渐减少,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在这五个生涯发展阶段中,各个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一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
(二)职业循环发展理论
在舒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发展的后期,他提出在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是一个循环再循环的过程,即职业循环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并不完全和年龄相关,而且各阶段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可能会有交叉;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以经历由这五个阶段构成的一个小循环,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文章
舒伯汲取了这四大学术领域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华,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舒伯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自己的理论。以往的舒伯理论大多局限于他的发展阶段和对职业的自我观念论上,这些可以解释个体一生的生涯发展,其涵盖范围很广,但深度略嫌不够。......
2023-08-23
20世纪80年代,舒伯进一步拓宽和修正了他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提出生涯彩虹图理论。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其命名为“一生生涯的彩虹图”,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根据舒伯的观点,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许许多多角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舒伯将显著角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
2023-08-23
职业生涯贯穿我们的一生,每个人在实现职业生涯的各种目标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和人生追求。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是一种纵向职业指导理论,重在对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过程本身进行研究。舒伯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三个成长期。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
2023-08-23
3.类型之间的关系霍兰德以一个六边形阐述了职业兴趣理论中人格的6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如图3-1所示。......
2023-08-24
一些高校毕业生参加工作以后,易出现怀旧心态,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和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观察、分析事物。一些毕业生在角色转变过程中表现出不踏实、不稳定的特征,一段时间想干这项工作,过一段时间又想干那项工作,而对本职工作坚持不下去,缺乏敬业精神,不能深入地了解本职工作的性质、职责范围和工作技巧。......
2023-08-24
影响个体决策风格的因素,大体可归纳为三类理论。(三)丁克里奇的八种决策风格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决策风格对职业决策影响很大,不同的决策风格做出的决策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丁克里奇在1968年,通过访谈研究确定了成人做职业生涯决策时所采用的策略和决策类型。丁克里奇将个体的教育、职业和个人决策时所用的风格分为八类。......
2023-08-23
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理论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凯瑟琳· 布里格斯和同是心理学家的女儿伊莎贝尔· 迈尔斯根据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 古斯塔夫· 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以及她们对于人类性格差异的长期观察和研究而改编成的。其中,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量表将人格类型分为四个维度,即E(外向)—I(内向)、S(感觉)—N(直觉)、T(思考)—F(情感)、J(判断)—P(知觉)。......
2023-08-24
即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自主择业”,根据个人能力条件参与市场竞争,而不再是依靠行政手段由国家保证其就业。如双方达成协议,则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由教育部归口管理,国家每年根据毕业生的资源状况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制定年度方针、政策或指导性就业计划,高校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学校主管部门的要求落实毕业生就业计划,组织派遣毕业生。......
2023-08-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