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职业卫生工程中的技术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职业卫生工程中的技术措施

【摘要】:2)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3)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使用。4)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防止铅中毒的技术措施。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根本措施。

1.防尘技术措施

(1)水泥除尘措施。

1)搅拌机除尘。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其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要做到装、拆方便。

搅拌机上有两个粉尘源: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

搅拌机除尘的措施是采用通风除尘系统,即在搅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将加料时扬起的粉尘吸走,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滤尘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流入沉淀池

2)搅拌站除尘。水泥制品厂搅拌站多采用混凝土搅拌自动化。由计算机控制混凝土搅拌、输送全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沙料粉尘除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

(2)木屑除尘措施。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

(3)金属除尘措施。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是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或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支道管、主道管,将含金属粉尘的空气输送到室外。

2.防中毒技术措施

(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管理,搞好防毒工作。

2)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3)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使用。

4)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包括:改革工艺;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加强设备的密闭化;加强通风。

(2)对生产工人应采取下面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1)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

2)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防止铅中毒的技术措施。防止铅中毒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中铅烟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0.03mg/m3)。铅尘浓度在0.05mg/m3以下,就可以防止铅中毒。具体措施如下:

1)清除或减少铅毒发生源;

2)改进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与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

3)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

(4)防止锰中毒的技术措施。预防锰中毒,最主要的是应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0.2mg/m3以下。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下列具体防护措施:

1)加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锰浓度;

2)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3)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洗手漱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车间内吸烟、喝水、进食。

(5)预防苯中毒的措施。建筑企业使用油漆、喷漆的工人较多,施工前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标准值(苯为40mg/m3甲苯、二甲苯为100mg/m3)以下。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

2)在喷漆上采用新的工艺;

3)采用密闭的操作和局部抽风排毒设备;

4)在进入密闭的场所,如地下室等环境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5)在通风不良的地下室、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环氧树脂或玻璃钢等作业时,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害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6)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7)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

3.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线的防护措施

生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主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如气焊和气割等。

(1)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制防护眼镜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或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2)为防止弧光灼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帽。

4.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各建筑、安装企业应重视噪声的治理,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即消除和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加强个人防护。

(1)控制和减弱噪声。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

(2)控制噪声的传播。

1)合理布局;

2)从消声方面采取措施,如消声、吸声、隔声、隔振、阻尼。

(3)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4)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5.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根本措施。

(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塑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6.防暑降温措施

(1)为了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

(2)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3)炎热季节医务人员要到现场巡查,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