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建筑装修机械与手持电动工具

建筑装修机械与手持电动工具

【摘要】:1)装修机械施工时,因用电不当,造成触电事故。灰浆泵压力未达到零时,不得拆卸空气室、安全阀和管道。2)电动工具绝缘层破损而产生漏电。1)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单独设置保护零线,并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2)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按规定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3)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应保持出厂状态,不得接长使用。1)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建筑安全管理部门验收,确定符合要求,发

1.装修机械

(1)装修机械的事故隐患

1)装修机械施工时,因用电不当,造成触电事故。

2)装修机械防护装置不合理,使工作人员受到机械伤害。

(2)安全使用基本要求。

1)装修机械上的刃具、胎具、模具、成型辊轮等应保证强度和精度,刃磨锋利,安装稳妥,坚固可靠。

2)装修机械上外露的传动部分应有防护罩,作业时,不得随意拆卸。

3)装修机械应安装在防雨、防风沙的机棚内。

4)长期搁置再用的机械,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使用。

(3)装修机械安全使用。

1)灰浆搅拌机

①固定式搅拌机应有牢靠的基础,移动式搅拌机应采用方木或撑架固定,并保持水平。

②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传动机构、工作装置、防护装置等牢固可靠,三角胶带松紧度适当,搅拌叶片和筒壁间隙为3~5mm,搅拌轴两端密封良好。

③启动后,应先空载运转,检查搅拌叶旋转方向正确,方可加料加水,进行搅拌作业。加入的砂子应过筛。

④运转中,严禁用手或木棒等伸进搅拌筒内,或在筒口清理灰浆。

⑤作业中,当发生故障不能继续搅拌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筒内灰浆倒出,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⑥固定式搅拌机的上料斗应能在轨道上移动。料斗提升时,严禁斗下有人。

⑦作业后,应清除机械内外砂浆和积料,用水清洗干净。

2)柱塞式、隔膜式灰浆泵。

①灰浆泵应安装平稳。输送管路的布置宜短直、少弯头;全部输送管道接头应紧密连接,不得渗漏;垂直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上不得加压或悬挂重物。

②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球阀完好,泵内无干硬灰浆等物,各连接件紧固牢靠,安全阀已调整到预定的安全压力。

③泵送前,应先用水进行泵送试验,检查并确认各部位无渗漏。当有渗漏时,应先排除。

④被输送的灰浆应搅拌均匀,不得有干砂和硬块,不得混入石子或其他杂物,灰浆稠度应为80~120mm。

⑤泵送时,应先开机后加料,应先用泵压送适量石灰膏润滑输送管道,然后再加入稀灰浆,最后调整到所需稠度。

⑥泵送过程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泵送压力,当泵送压力超过预调的1.5 MPa时,应反向泵送,使管道内部分灰浆返回料斗,再缓慢泵送。当无效时,应停机卸压检查,不得强行泵送。

⑦泵送过程不宜停机。当短时间内不需泵送时,可打开回浆阀使灰浆在泵体内循环运行。当停泵时间较长时,应每隔3~5min泵送一次,泵送时间宜为0.5min,应防灰浆凝固。

⑧故障停机时,应打开泄浆阀使压力下降,然后排除故障。灰浆泵压力未达到零时,不得拆卸空气室、安全阀和管道。

⑨作业后,应采用石灰膏或浓石灰水将输送管道里的灰浆全部泵出,再用清水将泵和输送管道清洗干净。

3)挤压式灰浆泵。

①使用前,应先接好输送管道,往料斗加注清水,启动灰浆泵后,当输送胶管出水时,应折起胶管,待升到额定压力时停泵,观察各部位应无渗漏现象。

②作业前,应先用水,再用白灰膏润滑输送管道后,方可加入灰浆,开始泵送。

③料斗加满灰浆后,应停止振动,待灰浆从料斗泵送完时,再加新灰浆振动筛料。

④泵送过程应注意观察压力表。当压力迅速上升、有堵管现象时,应反转泵送2~3转,使灰浆返回料斗,经搅拌后再泵送。当多次正反泵仍不能畅通时,应停机检查,排除堵塞。

⑤工作间歇时,应先停止送灰,后停止送气,并应防气嘴被灰堵塞。

⑥作业后,应对泵机和管路系统全部清洗干净。

4)高压无气喷涂机。

①启动前,调压阀、卸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吸入软管、回路软管接头和压力表、高压软管及喷枪等均应连接牢固。

②喷涂燃点在21 ℃以下的易燃涂料时,必须接好地线,地线的一端接电动机零线位置,另一端应接涂料桶或被喷的金属物体。喷涂机不得和被喷物放在同一房间里,周围严禁有明火。

③作业前,应先空载运转,然后用水或溶剂进行运转检查。确认运转正常后,方可作业。

④喷涂中,当喷枪堵塞时,应先将枪关闭,使喷嘴手柄旋转180°,再打开喷枪用压力涂料排除堵塞物,当堵塞严重时,应停机卸压后,拆下喷嘴,排除堵塞。

⑤不得用手指试高压射流,射流严禁正对其他人员。喷涂间隙时,应随手关闭喷枪安全装置。

⑥高压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250mm,也不得在尖锐的物体上用脚踩高压软管。

⑦作业中,当停歇时间较长时,应停机卸压,将喷枪的喷嘴部位放入溶剂内。

⑧作业后,应彻底清洗喷枪。清洗时不得将溶剂喷回小口径的溶剂桶内。应防止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着火。

2.手持电动工具

建筑施工中,手持电动工具常用于木材加工中的锯割、钻孔、刨光、磨光、剪切及混凝土浇捣过程的振捣作业等。电动工具按其触电保护分为Ⅰ、Ⅱ、Ⅲ类三种。

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Ⅱ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Ⅲ类工具在防止触电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高压。其电压一般为36V。

(1)安全隐患。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电器方面,易发生触电事故,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未设置保护接零和两级漏电保护器,或保护失效。

2)电动工具绝缘层破损而产生漏电。

3)电源线和随机开关箱不符合要求。

4)工人违反操作规定或未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

(2)安全要求。

1)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单独设置保护零线,并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2)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按规定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3)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应保持出厂状态,不得接长使用。

4)必须按三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来设置相应的二级漏电保护,而且对于末级漏电动作电流分别有以下规定:Ⅰ类手持式电动工具(金属外壳)为30mA(绝缘电阻≥2 MΩ);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绝缘外壳)为15mA(绝缘电阻7 MΩ);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采用安全电压36V 以下)为15mA。

5)电动工具不适宜在含有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及潮湿等特殊环境中使用,并应存放于干燥、清洁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对于非金属壳体的电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避免与汽油等溶剂接触。

(3)预防措施。

1)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建筑安全管理部门验收,确定符合要求,发给准用证或有验收手续方能使用。设备挂上合格牌。

2)一般场所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若采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还必须作保护接零。

露天、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必须选用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并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严禁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

狭窄场所(锅炉、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等),宜选用带隔离变压器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若选用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把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装设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应有人监护。

3)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4)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空载试验,运转正常方可投入使用。

5)电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任意调换插头,更不能不用插头,而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当电动工具不用或需调换工作头时,应及时拔下插头,但不能拉着电源线拔下插头。插插头时,开关应在断开位置,以防突然启动。

6)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绝缘损坏、电源线或电缆护套破裂、接地线脱落、插头插座开裂、接触不良以及断续运转等故障时,应立即修理,否则不得使用。移动电动工具时,必须握持工具的手柄,不能用拖拉橡皮软线来搬动工具,并随时注意防止橡皮软线擦破、割断和轧坏现象,以免造成人身事故。

7)长期搁置未用的电动工具,使用前必须用500V 的兆欧表测定绕阻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得小于7MΩ,否则须进行干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