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钢结构工程:《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

钢结构工程:《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

【摘要】:钢结构工程的危险性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机倾覆、吊装结构失稳等。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加装漏电开关,在金属容器内施工时,必须采用安全低电压。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钢结构工程的危险性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机倾覆、吊装结构失稳等。

1.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安全技术

(1)一切材料、构件的堆放必须平整稳固,应放在不妨碍交通和吊装安全的地方,边角等余料及时清除。

(2)机械工作台等设备的布置应便于安全操作,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m。

(3)一切机械、砂轮、电动工具、气电焊等设备都必须设有安全防护装置。

(4)电气设备和电动工具,必须绝缘良好,露天电气开关要设防雨箱并加锁。

(5)凡是受力构件用电焊点固后,在焊接时不准在点焊处起弧,以防熔化塌落。

(6)焊接、切割锰钢、合金钢、非铁金属部件时,应采取防毒措施。接触焊件,必要时应用橡胶绝缘板或干燥的木板隔离,并隔离容器内的照明灯具

(7)焊接、切割、气刨前,应清除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离开操作现场前,应切断电源,锁好闸箱。

(8)在现场进行射线探伤时,周围应设警戒区,并挂“危险”标志牌,现场操作人员应背离射线10m 以外。在30°投射角范围内,一切人员要远离50m 以上。

(9)构件就位时应用撬棍拨正,不得用手扳或站在不稳固的构件上操作。严禁在构件下面操作。

(10)用撬杠拨正物件时,必须手压撬杠,禁止骑在撬杠上,不得将撬杠放在肋下,以免回弹伤人。在高空使用撬杠时不能向下使劲过猛。

(11)用尖头扳子拨正配合螺栓孔时,必须插入一定深度方能撬动构件,当发现螺栓孔不符合要求时,不得用手指塞入检查。

(12)保证电气设备绝缘良好。在使用电气设备时,首先应该检查是否有保护接地,接好保护接地后再进行操作。另外,电线的外皮,电焊钳的手柄,以及一些电动工具都要保证有良好的绝缘。

(13)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均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常用的开关设备的安装高度应为1.3~1.5m。起重吊装的索具、重物等与导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m(电压在4kV 及其以下)。

(14)工地或车间的用电设备,一定要按要求设置熔断器、断路器、漏电开关等器件。如熔断器的熔丝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由电工更换,不得随意加大熔丝断面或用铜丝代替。

(15)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加装漏电开关,在金属容器内施工时,必须采用安全低电压。

(16)推拉闸刀开关时,一般应戴好干燥的胶皮手套,头部要偏斜,以防推拉开关时被电火花灼伤。

(17)使用电气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穿胶底鞋和戴胶皮手套,以防触电

(18)工作中,当有人触电时,不要赤手接触触电者,应该迅速切断电源,然后立即组织抢救。

2.钢结构焊接工程安全技术

(1)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闸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

(2)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时,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3)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挡板等隔热措施。

(4)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5)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6)清除焊渣、采用电弧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以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7)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

(8)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工作。

(9)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10)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11)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操作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3.钢结构安装工程安全技术

(1)一般规定。

1)每台提升油缸上装有液压锁,以防油管破裂,重物下坠。

2)液压和电控系统要采用连锁设计,以免提升系统由于误操作造成事故。

3)控制系统具有异常自动停机、断电保护等功能。

4)雨天或5级风以上停止提升。

5)钢绞线在安装时,地面应划分安全区,以避免重物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6)在正式施工时,也应划定安全区,高空要有安全操作通道,并设有扶梯、栏杆。

7)在提升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观察地锚、安全锚、油缸、钢绞线等的工作情况;若有异常,直接报告控制中心。

8)施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网架结构的变形情况。

9)提升过程中,未经许可非作业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2)防止高空坠落。

1)吊装人员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带工具袋。

2)吊装工作区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

3)运输吊装构件时,严禁在被运输、吊装的构件上站人指挥和放置材料、工具。

4)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应站在操作平台或轻便梯子上工作。吊装屋架应在上弦设临时安全防护栏杆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5)登高用梯子、吊篮时,临时操作台应绑扎牢靠,梯子与地面夹角以60°~70°为宜,操作台跳板应铺平绑扎,严禁出现挑头板。

(3)防坠物伤人。

1)高空往地面运输物件时,应用绳捆好吊下。吊装时,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保险绳捆扎牢固,才能吊运和传递,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件、工具,防止滑脱伤人或意外事故

2)构件必须绑牢固,起吊点应通过构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时应平稳,避免振动或摆动。

3)起吊构件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构件脱落。

4)构件就位后临时固定前,不得松钩、解开吊装索具。构件固定后,应检查连接牢固和稳定情况,在连接确实安全可靠时,方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和进行下步吊装。

5)风雪天、霜雾天和雨期吊装时,高空作业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如在脚手板、走道、屋面铺麻袋或草垫等。夜间作业应有充分的照明。

6)设置吊装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人内。地面操作人员,应尽量避免在高空作业正下方停留、通过。

(4)防止起重机倾翻。

1)起重机行驶的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可靠,停放地点必须平坦。

2)起重吊装指挥人员和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吊装时,指挥人员应位于操作人员视力能及的地点,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装的全过程。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熟悉信号,并按指挥人员的各种信号进行操作,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要遵守现场秩序,服从命令听指挥。指挥信号应事先统一规定,发出的信号要鲜明、准确。

4)在风力等于或大于6级时,禁止在露天进行起重机移动和吊装作业。

5)当所要起吊的重物不在起重机起重臂顶的正下方时,禁止起吊。

6)起重机停止工作时,应刹住回转和行走机构,关闭和锁好司机室门。吊钩上不得悬挂构件,并升到高处,以免摆动伤人和造成吊车失稳。

(5)防止吊装结构失稳。

1)构件吊装应按规定的吊装工艺和程序进行,未经计算和可靠的技术措施,不得随意改变或颠倒工艺程序安装结构构件。

2)构件吊装就位,应经初校和临时固定或连接可靠后方可卸钩,最后固定后才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高宽比很大的单个构件,未经临时或最后固定组成稳定单元体系前,应设溜绳或斜撑拉(撑)固。

3)构件固定后不得随意撬动或移动位置,如需重校时,必须回钩。

4)多层结构吊装或分节柱吊装时,应吊装完一层(或一节柱)将下层(下节)灌浆固定后,方可安装上层或上一节柱。

4.压型金属板工程安全技术

(1)压型钢板施工时两端要同时拿起,轻拿轻放,避免滑动或翘头,施工剪切下来的料头要放置稳妥,随时收集,避免坠落。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施工楼层,避免焊接弧光灼伤眼睛或晃眼造成摔伤,焊接辅助施工人员应戴墨镜配合施工。

(2)施工时下一楼层应有专人监控,防止其他人员进入施工区和焊接火花坠落造成失火。

(3)施工中工人不可聚集,以免集中荷载过大,造成板面损坏。

(4)施工的工人不得在屋面奔跑、打闹、抽烟和乱扔垃圾。

(5)当天吊至屋面上的板材应安装完毕。如果有未安装完的板材,则应做临时固定,以免被风刮下,造成事故。

(6)早上屋面易有露水,坡屋面上彩板面滑,应有特别的防护措施。

(7)现场切割过程中,切割机械的底面不宜与彩板面直接接触,最好垫上薄三合板材。

(8)吊装中不要将彩板与脚手架、柱子、砖墙等碰撞和摩擦。

(9)在屋面上施工的工人应穿胶底不带钉子的鞋。

(10)操作工人携带的工具等应放在工具袋中,如放在屋面上应放在专用的布或其他片材上。

(11)不得将其他材料散落在屋面上,或污染板材。

(12)板面铁屑要及时清理。板面在切割和钻孔中会产生铁屑,这些铁屑必须及时清除,不可过夜。因为铁屑在潮湿空气条件下或雨天中会立即锈蚀,在彩板面上形成一片片红色锈斑,附着于彩板面上,形成后很难清除。另外,其他切除的彩板头,铝合金拉铆钉上拉断的铁杆等也应及时清理。

(13)在用密封胶封堵缝时,应将附着面擦干净,以使密封胶在彩板上有良好的结合面。

(14)电动工具的连接插座应加防雨措施,避免造成事故。

5.钢结构涂装工程安全技术

(1)配制使用乙醇、苯、丙酮等易燃材料的施工现场,应严禁烟火和使用电炉等明火设备,并应配置消防器材

(2)配制硫酸溶液时,应将硫酸慢慢注入水中,严禁将水注入酸中;配制硫酸乙酯时,应将硫酸慢慢注入酒精中,并充分搅拌,温度不得超过60 ℃,以防酸液飞溅伤人。

(3)防腐涂料的溶剂,常易挥发出易燃易爆的蒸汽,当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易引起燃烧或爆炸,施工时应加强通风,降低积聚浓度。

(4)涂漆施工场地要有良好的通风,如在通风条件不好的环境涂漆时,必须安装通风设备。

(5)因操作不小心,涂料溅到皮肤上时,可用木屑加肥皂水擦洗;最好不用汽油或强溶剂擦洗,以免引起皮肤发炎。

(6)使用机械除锈工具清除锈层、工业粉尘、旧漆膜时,要戴上防护眼镜和防尘口罩,以避免眼睛受伤和粉尘吸入。

(7)在涂装对人体有害的漆料(如红丹的铅中毒、天然大漆的漆毒、挥发型漆的溶剂中毒等)时,应带上防毒口罩、封闭式眼罩等保护用品。

(8)在喷涂硝基漆或其他挥发型易燃性较大的涂料时,严格遵守防火规则,严禁使用明火,以免失火或引起爆炸。

(9)高空作业和双层作业时,要戴安全帽;要仔细检查跳板、脚手杆子、吊篮、云梯、绳索、安全网等施工用具有无损坏、捆扎是否牢固、有无腐蚀或搭接不良等隐患;每次使用之前均应在平地上做起重试验,以防造成事故。

(10)不允许把盛装涂料、溶剂或用剩的漆罐开口放置;浸染涂料或溶剂的破布及废棉纱等物,必须及时清除;涂漆环境或配料房要保持清洁,出入通畅。

(11)施工场所的电线,要按防爆等级的规定安装;电动机的启动装置与配电设备,应该是防爆式的,要防止漆雾飞溅在照明灯泡上。

(12)操作人员涂漆施工时,若感觉头痛、心悸或恶心,应立即离开施工现场,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若仍然感到不适,应速去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