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砌体工程常见事故隐患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砌体工程常见事故隐患及预防措施

【摘要】:砌体工程的事故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础墙砌筑前未对土体的情况检查。1)吊放砌块前应检查吊索及钢丝绳的安全可靠程度,不灵活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12)因刮风使砌块和构件在空中摆动不能停稳时,应停止吊装工作。9)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 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填充墙砌体工程。1)砌体施工脚手架要搭设牢固。

1.砌体工程的事故隐患

砌体工程的危险性主要是墙体或房屋倒塌。砌体工程的事故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墙砌筑前未对土体的情况检查。

(2)操作人员踩踏砌体和支撑上下基坑。

(3)同一块脚手板上操作人员大于2人。

(4)在无防护的墙顶上作业。

(5)砌筑工具放在临边等易坠落的地方。

(6)砍砖时向外打,导致碎砖跳出伤人。

(7)操作人员无可靠的安全通道上下。

(8)砌筑楼房边沿墙体时未安设安全网。

(9)脚手架上堆砖高度超过3皮侧砖。

(10)砌好的山墙未做任何加固措施。

(11)吊重物时用砌体做支撑点。

(12)在砌体上拉缆风绳。

(13)收工时未做落手清工作。

(14)雨天未对刚砌好的砌体做防雨措施。

(15)砌块未就位放稳就松开夹具

2.砌体工程安全技术

(1)砌筑砂浆工程。

1)砂浆搅拌机械必须符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施工中应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修,保证机械使用安全。

2)落地砂浆应及时回收,回收时不得夹有杂物,并应及时运至拌和地点,掺入新砂浆中拌和使用。

3)现场建立健全安全环保责任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检查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4)现场各施工面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正确。

(2)砌块砌体工程。

1)吊放砌块前应检查吊索及钢丝绳的安全可靠程度,不灵活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2)堆放在楼层上的砌块重量,不得超过楼板允许承载力

3)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安全可靠、性能良好,同时设有限位保险装置。

4)机械设备用电必须符合“三相五线制”及三级保护的规定。

5)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劳动保护用品等。

6)作业层的周围必须进行封闭围护,同时设置防护栏及张挂安全网。

7)楼层内的预留孔洞、电梯口、楼梯口等,必须进行防护,采取栏杆搭设的方法进行围护,预留洞口采取加盖的方法进行围护。

8)砌体中的落地灰及碎砌块应及时清理成堆,装车或装袋运输,严禁从楼上或架子上抛下。

9)吊装砌块和构件时应注意重心位置,禁止用起重拔杆拖运砌块,不得起吊有破裂、脱落危险的砌块。

10)起重拔杆回转时,严禁将砌块停留在操作人员上空或在空中整修、加工砌块。

11)安装砌块时,不准站在墙上操作和在墙上设置受力支撑、缆绳等。在施工过程中,对稳定性较差的窗间墙,独立柱应加稳定支撑。

12)因刮风使砌块和构件在空中摆动不能停稳时,应停止吊装工作。

(3)石砌体工程。

1)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和帆布手套

2)搬运石块应检查搬运工具及绳索是否牢固,抬石应用双绳。

3)在架子上凿石应注意打凿方向,避免飞石伤人。

4)砌筑时,脚手架上堆石不宜过多,应随砌随运。

5)用锤打石时,应先检查铁锤有无破裂,锤柄是否牢固。打锤要按照石纹走向落锤,锤口要平,落锤要准,同时要看清附近情况有无危险,然后落锤,以免伤人。

6)不准在墙顶或脚手架上修改石材,以免振动墙体,影响施工质量或石片掉下伤人。

7)石块不得往下掷。上下运石时,脚手板要钉装牢固,并钉装防滑条及扶手栏杆。

8)堆放材料必须离开槽、坑、沟边沿1m 以外,堆放高度不得高于0.5m。往槽、坑、沟内运石料及其他物质时,应用溜槽或吊运,下方严禁有人停留。

9)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坪1.2m 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

10)砌石用的脚手架和防护栏板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中不得随意拆除或改动。

(4)填充墙砌体工程。

1)砌体施工脚手架要搭设牢固。

2)外墙施工时,必须有外墙防护及施工脚手架,墙与脚手架间的间隙应封闭,以防高空坠物伤人。

3)严禁站在墙上做画线、吊线、清扫墙面、支设模板等施工作业。

4)在脚手架上,堆放普通砖不得超过2层。

5)操作时精神要集中,不得嬉笑打闹,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6)现场实行封闭化施工,有效控制噪声、扬尘以及废物和废水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