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一般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3 个部分组成。图3.1单点汽油喷射和多点汽油喷射示意图1)单点汽油喷射系统在节气门体上安装一个或两个喷油器,向进气管中喷油,汽油和空气在进气管中形成可燃混合气,在进气行程时混合气被吸入汽缸。多点喷射是目前最普遍的喷射系统。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分类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分,可分为内缸直喷和外缸喷射。图3.3燃油喷射系统分类图......
2023-08-23
电喷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多种类型。在发动机电喷控制系统中,按系统控制模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类型。
1.开环控制 就是把根据试验确定的发动机各种运行工况所对应的最佳供油量的数据事先存入计算机中,发动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根据各个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判断发动机所处的运行工况,再找出最佳供油量,并发出控制信号。
2.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其特点是加入了反馈传感器,输出反馈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以随时修正控制信号。 闭环控制系统在排气管上加装了氧传感器,可根据排气管中氧含量的变化,测出发动机燃烧室内混合气的空燃比值,并把它输入计算机中再与设定的目标空燃比值进行比较,将偏差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再驱动电磁喷油器喷油,使空燃比保持在设定的目标值附近。因此,闭环控制可达到较高的空燃比控制精度,并可消除因产品差异和磨损等引起的性能变化对空燃比的影响,工作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采用闭环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后,可保证发动机在理论空燃比附近很窄的范围内运行,使三元催化转换装置对排气的净化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但是,由于发动机某些特殊运行工况(如启动、暖机、加速、怠速、满负荷等)需要控制系统提供较浓的混合气来保证发动机的各种性能,所以在现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开环与闭环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喷油实现的方式分类: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按喷油实现的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机械式、机电混合式和电子控制式三种燃油喷射系统。
a. 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K系统)如图6.1。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蓄能器;4—燃油滤清器;5—混合气调节器;5a—燃油分配器;5b—空气流量传感板;5c—压力调节阀;6—暖机调节器;7—节气门;8—怠速调节螺钉;9—冷启动阀; 10—总进气管;11—喷油器;12—温度时间开关;13—辅助空气阀
b. 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KE系统)结构如图6.2所示。
图6.2 KE型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结构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蓄压器;4—燃油滤清器;5—电-液压力调节器;6—燃油量分配器; 7—燃油压力调节器;8—电位计;9—空气流量计;10—节气门开关;11—冷启动阀; 12—温度时间开关;13—喷油器;14—水温传感器;15—控制器(微机);16—补充空气滑阀。
由于这两种系统在现在汽车中不再使用,故不做介绍。
c. 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结构如图6.3所示。燃油的计量通过电控单元和电磁喷油器来实现。该系统采用了全电子控制方式,即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检测发动机运行参数(包括发动机的进气量、转速、负荷、温度、排气中的氧含量等)的变化,再由ECU根据输入信号和数学模型来确定所需的燃油喷射量,并通过控制喷油器的开启时间来控制喷入气缸内的每循环喷油量,进而达到对气缸内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进行精确配制的目的。
电子控制式燃油喷射系统在发动机各种工况下均能精确计量所需的燃油喷射量,且稳定性好,能实现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控制。因此,它在汽油喷射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图6.3 L-Jetronic总体结构
1—燃油箱;2—电动燃油泵;3—燃油滤清器;4—燃油压力调节器;5—喷油器;6—冷启动阀;7—电子控制器;8—空气流量计;9—温度时间开关;10—冷却液温度传感器;11—发动机转速信号;12—节气门开关;13—补充空气滑阀;14—怠速调节螺钉;15—混合气调节螺钉;16—氧传感器。
(2)按喷油器数目分类:在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系统中,按喷油器数目进行分类,又可分为单点喷射(Single-Point Injection,SPI)和多点喷射(Multi-Point Injection,MPI)两种形式。
单点喷射与多点喷射的区别如图6.4所示。
图6.4 单点喷射与多点喷射的区别
a. 单点喷射(SPI) 单点喷射在现在汽车中已很少使用,故不做介绍。
b. 多点喷射(MPI) 多点喷射系统是在每缸进气口处装有一只喷油器,由电控单元(ECU)控制顺序地进行分缸单独喷射或分组喷射,汽油直接喷射到各缸的进气门前方,再与空气一起进入气缸形成混合气。多点喷射又称为多气门口喷射(MPI)或顺序燃油喷射(SFI),或单独燃油喷射(IFI)。显然,多点燃油喷射避免了进气重叠,使得燃油分配均匀性较好,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同时,由于它的控制更为精确,使发动机无论处于何种状态,其过渡过程的响应及燃油经济性都是最佳的。但是,多点喷射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故障源也较多。从发展趋势看,由于电子技术日益成熟,法规的日益严格,多点喷射系统由于其性能卓越而将占主导地位。目前,多点喷射系统不仅为高级轿车和赛车所采用,而且一些普通车辆也开始采用。由于多点喷射系统是直接向进气门前方喷射,因此,多点喷射属于在气流的后段将燃油喷入气流,属于后段喷射。
(3)按喷油器的喷射方式分类
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按喷油器的喷射方式可分为连续喷射和间歇喷射两种形式。
a.连续喷射 喷油器稳定连续地喷油,其流量正比于进入气缸的空气量,故又称为稳定喷射。在连续喷射系统中,汽油被连续不断地喷入进气管内,并在进气管内蒸发后形成可燃混合气,再被吸入气缸内。由于连续喷射系统不必考虑发动机的工作时序,故控制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德国博世公司的K系统和KE系统均采用了连续喷射方式。
b.间歇喷射 又称为脉冲喷射或同步喷射。其特点是喷油频率与发动机转速同步,且喷油量只取决于喷油器的开启时间(喷油脉冲宽度)。因此,ECU可根据各种传感器所获得的发动机运行参数动态变化的情况,精确计量发动机所需喷油量,再通过控制喷油脉冲宽度来控制发动机各种工况下的可燃混合气的空燃比。由于间歇喷射方式的控制精度较高,故被现代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广泛采用。如图6.5所示,间歇喷射又可细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三种形式。
图6.5 间歇喷射三种形式
① 同时喷射是指发动机在运行期间,各缸喷油器同时开启、同时关闭。
② 分组喷射是将喷油器按发动机每工作循环分成若干组交替进行喷射。
③ 顺序喷射则是指喷油器按发动机各缸的工作顺序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喷射是缸内喷射和进气管喷射都可采用的喷射方式。相比而言,由于顺序喷射方式可在最佳喷油情况下,定时向各缸喷射所需的喷油量,故有利于改善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但要求系统能对待喷油的气缸进行识别,同时要求喷油器驱动回路与气缸的数目相同,其电路较复杂,多在高档轿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中采用。
(4)按喷油器的喷射部位分类
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按喷油器的喷射部位进行分类,又可分为缸内喷射和缸外喷射两种形式。
a.缸内喷射 它是将喷油器安装于缸盖上直接向缸内喷油,因此需要较高的喷油压力(3~12MPa)。由于喷油压力较高,故对供油系统的要求较高,成本也相应较高。同时由于要求喷出的汽油能分布到整个燃烧室,故缸内喷油器的布置及气流组织方向比较复杂,同时发动机设计时需保留喷油器的安装位置,使发动机的结构设计受到限制,在过去的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中,尚有这一类型的例子,但现在已经不使用了。
b.缸外喷射 它是指在进气管内喷射或进气门前喷射。在该方式中,喷油器被安装于进气管内或进气门附近,故汽油在进气过程中被喷射后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再进入气缸内。理论上,喷射时刻设计在各缸排气行程上止点前70°左右为佳。喷射方式可以是连续喷射或间歇喷射。
相比而言,由于缸外喷射方式汽油的喷油压力(0.1~0.5MPa)不高,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故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5)按空气量的检测方式分类
在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根据空气进气量的检测方式,可分为直接检测方式和间接检测方式两种。
直接检测方式称为质量—流量方式(如K型、KE型、L型、LH型等)。间接检测方式又可分为速度—密度方式(如 D 型)和节气门—速度方式,由于空气在进气管内的压力波动,故该方法的测量精度稍差。
L型EFI系统是用空气流量计直接测量发动机吸入的空气量,其测量的准确程度高于D型,故可更精确地控制空燃比。
常用的空气流量计有以下几种:
a. 叶片式空气流量计(测量体积流量)或称为翼板式空气流量计,如图6-6所示;
图6.6 L型燃油喷射系统
b. 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测量体积流量);
c. 热线式空气流量计(测量质量流量);
d. 热膜式空气流量计(测量质量流量)。
热线式电控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可以直接测量进入气缸内空气的质量,将该空气的质量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ECU,由ECU根据空气的质量计算出与之相适应的喷油量,以控制最佳空燃比。
D、L型系统均采用多点间歇脉冲喷射方式,配用这两种系统的发动机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目前,在汽油发动机上得到广泛应用。
有关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文章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一般由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3 个部分组成。图3.1单点汽油喷射和多点汽油喷射示意图1)单点汽油喷射系统在节气门体上安装一个或两个喷油器,向进气管中喷油,汽油和空气在进气管中形成可燃混合气,在进气行程时混合气被吸入汽缸。多点喷射是目前最普遍的喷射系统。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分类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分,可分为内缸直喷和外缸喷射。图3.3燃油喷射系统分类图......
2023-08-23
现代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FI简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汽油喷射、电子点火、怠速、排放、进气增压、发电机负荷、巡航、警告指示、自我诊断与报警、安全保险、备用功能。喷油正时控制当发动机采用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系统时,ECU除了控制喷油量以外,还要根据发动机的各缸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最佳时刻,以使汽油充分燃烧。若此时发动机不起动,ECU将会切断电动燃油泵控制电路,使燃油泵停止工作。......
2023-08-23
柴油机电控单体泵燃油喷射系统主要由电控单元、检测元件和执行元件等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用如图1-7所示。③根据调整要求对执行器发出调整指令。ECU是电控柴油机的控制中心,通过接收各传感器传送来的柴油机运行信息,加以运算处理后控制各执行器动作。表1-3 电控单体泵系统各传感器的功能曲轴位置传感器。该交变电压的振幅随转速的上升而增大。而与此相反,在车辆运行时,由曲轴位置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已足以确定柴油机的状态。......
2023-09-19
在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中,喷油压力的建立与喷油量互不相关,喷油压力不取决于柴油机的转速和喷油量。在高压燃油储存器,即共轨中,始终充满着高压燃油。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控制部分和传感器部分包括ECU、曲轴转速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增压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流量计、共轨压力传感器及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等,如图4-2所示。......
2023-09-23
在进行车身电弧焊和烤漆时应断开ECU 电源和控制加热温度。如果只检查电控系统,则关闭点火开关即可,不必断开蓄电池,否则存储在电控单元内部的所有故障码和ECU 学习数据都将消失,为发动机的故障排除带来困难和新的故障。另外,进行检查作业的场地要远离易燃物,作业中不得抽烟,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2023-08-23
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柴油机,其电控系统分为3个分系统,控制原理框图如图4-26所示。图4-26 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原理框图以下重点讲述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所用的传感器。表4-3 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各传感器的功能(续)曲轴转速传感器①信号的产生。该交变电压的振幅随转速的上升而增大。而与此相反,在车辆运行时,由曲轴转速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已足以确定柴油机的状态。RH和RK均置于进气通道中的取气管内。......
2023-09-23
燃油喷射系统是从燃油箱到喷油器输送燃油的系统,要求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条件执行非常精密的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不仅精确控制燃油量,还要在精确的时间喷射燃油。③喷油器应在喷射末期切断良好,没有“后喷射”。第⑤项需要电控化的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多种多样,根据把燃油以高压状态输送的柱塞数量和是否配备共轨,可以分为独立式、分配式和共轨式。燃油是各气缸的柱塞独立操作以高压状态供给,喷油器随油压进行操作。......
2023-06-28
电动输油泵持续从燃油箱中抽出燃油,经燃油滤清器送往高压泵,多余的燃油经溢流阀流回燃油箱。电动输油泵具有安全电路,可防止在停机时向柴油机输送燃油。油管安装式输油泵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燃油箱与燃油滤清器之间的油管上。电动输油泵由泵油元件、电动机和连接盖3个功能部分组成。图4-12 国Ⅲ柴油机专用燃油滤清器2.高压油路部分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高压部分的部件除了产生高压力的组件外,还有燃油分配和计量组件。......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