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河是古城最早的自然河流,从象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南流而来。河上建桥的密度与古城发展密切相关。中河沿线分布着两条街道,上段称为新义街,下段称为八一街,是丽江古城由北往南最长的一条街道。图3-18古城水系图片来源:张桐胜 摄三条河在成就丽江古城的同时,也成就了古城的文化。丽江古城素有高原姑苏之称,那是因为三条河所有的水文化可以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姑苏相媲美。丽江古城是城市,同时又是农村。......
2023-08-23
丽江古城的水量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它们既受本地降雨量的影响,也受水源点的环境变化影响。很多人认为,黑龙潭的水是由玉龙雪山的冰雪融化后通过地下渗透而来的,它影响着整个丽江坝,但实际上黑龙潭的水源更多的则是从象山背后的崇山峻岭里渗透而来的。历史上,黑龙潭也曾发生过几次断流,那是由于九子海地区发生罕见的旱情,以及那个地区的植被破坏造成的。一般的小旱还不至于使黑龙潭发生断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考虑古城的水,应该跳出古城去考虑,从它最根本的水源地区考虑。丽江古城的主要水源地九子海,锅底形的地貌是改变不了的,关键是那个地方的植被历来都保护得相当好,这可能与纳西族身上固有的、潜在的崇尚自然的思想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吧!但我们不能很乐观,因为当地的居民经济较为落后,他们大量砍伐树木烧炭,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有时还会引发山火,山火掠过的土地瞬间变成焦土,在那些地方重新长出小树,又要得花很长的时间。好在现在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越来越浓厚了,我们深信,这片水源地会保护得比以前更好。
由于目前古城上游的用水量,如自来水等比以前多了,区域性的降水量也比以往明显减少,所以古城的水流量仍然有不足之感,丽江人已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几年前,就实施了一个西水东调的引水工程。人们穿山引洞,把西边的水引入东边的黑龙潭里,一旦黑龙潭的水量不足,人们就把拉市海的水经过黑龙潭引入古城的河道里。如果黑龙潭的水源断绝,那么拉市海的水就可以填补进去,以保证古城水源万世流淌。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有关木府通论(第3卷)的文章
玉河是古城最早的自然河流,从象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南流而来。河上建桥的密度与古城发展密切相关。中河沿线分布着两条街道,上段称为新义街,下段称为八一街,是丽江古城由北往南最长的一条街道。图3-18古城水系图片来源:张桐胜 摄三条河在成就丽江古城的同时,也成就了古城的文化。丽江古城素有高原姑苏之称,那是因为三条河所有的水文化可以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姑苏相媲美。丽江古城是城市,同时又是农村。......
2023-08-23
从文化角度而言,丽江古城是一个融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古城,是多教并存的古城。有了名气的小食馆,最后就形成了古城的一种饮食文化。这些画面,无不向我们说明这个古城里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古城的人互相见面,打个招呼,这种乡土乡音显得格外亲切,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也有市井文化的元素。他们的始祖不可能是纳西族,但是他们一定带来了众多的文化,特别是中原的文化,这些文化到丽江古城后便与本土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了。......
2023-08-23
我们知道,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里做文化项目如履薄冰,忌讳很多。丽江古城的宗教文化是多教并存的。丽江古城文化是多元的,尤其是以纳西族为主的本土文化无处不在。就这样,许多一小间、一小屋、一小院的普通的、平民的房子组成了丽江古城,它完全是一个平民化的古城。......
2023-08-23
凡是到过丽江古城的人,都因古城的选址选得好而赞叹不已。古城的西边是狮子山,北面是象山与金虹山,这样一来,把寒冷的西北风和北风挡在了城外。古城的东南方向是一块东北高、西南低的呈扇形的缓冲地,使丽江古城首先迎来了温暖的东南风。古城的选址是纳西族先民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结晶。这种环境又影响了古城人的情操。......
2023-08-23
按常理说,如此强烈的地震,对丽江可能是毁灭性的,但是丽江古城的建筑具有的防震性能,使古城没遭到灭顶之灾。恰恰这时,丽江古城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还没有批下来,处在积极报批过程中。地震后三天,我与县长一起去古城察看,也是为这个事。然后,我们就对外宣布:“丽江古城的基本格局没有变,所以继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恢复时,县委、县政府要求把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拆除,恢复古城原貌,要“修旧如旧”。......
2023-08-23
在距离天祝县城36公里的松山滩山间盆地中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古城,它就是著名的松山古城,又叫牧羊城。松山古城坐北向南,分内外二垣,平面呈“回”字形,城垣保存基本完整。西面南北端城墙破坏较严重。松山城因松山而得名,松山也因松山城而闻名。实际上,松山自汉武帝时就已驻牧开垦,成为通往河西的一条便道,即从永登穿过中堡的石灰峡,从松山到景泰或古浪西进,史书称这条路为“松山古道”。......
2023-08-07
大禹南征三苗就此确立起黄河流域对长江流域以后数千年的政治优势,但这一时期中国境内最大的城址却不在大禹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而是位于西北河套地区的陕北神木石峁古城。石峁古城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古城,其面积达到425万平方米,不仅远在黄河流域的陶寺古城、长江流域的良渚古城之上,甚至超越了商朝以前中国所有的古代城址。......
2023-10-15
中国古城墙产生的历史非常久远。中国最早城墙的出现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主要存在于当时的各类城市中。城头山古城遗址阴湘城遗址中国古城墙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一是出现了“廓”,即有城墙的外城。二是城墙修筑已扩展延伸到当时各诸侯国的边境之上,且已成为各诸侯国图强称霸的重要军事设施,这便是中国长城的起始。楚国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修筑长城的诸侯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掀起了修筑长城的第一次高潮。......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