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丽江古城:融合多元文化的古城的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融合多元文化的古城的文化遗产

【摘要】:从文化角度而言,丽江古城是一个融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古城,是多教并存的古城。有了名气的小食馆,最后就形成了古城的一种饮食文化。这些画面,无不向我们说明这个古城里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古城的人互相见面,打个招呼,这种乡土乡音显得格外亲切,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也有市井文化的元素。他们的始祖不可能是纳西族,但是他们一定带来了众多的文化,特别是中原的文化,这些文化到丽江古城后便与本土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了。

文化角度而言,丽江古城是一个融多元文化为一体的古城,是多教并存的古城。所谓多元,既有各个民族之间的多元,又有市井文化与贵族文化并存的多元;既有国内的文化特色,又有国外的文化特色。多元文化的表现形式如何呢?我们从贵族跟平民百姓之间的关系来看,这个古城既有民俗文化元素的一面,又有贵族文化元素的一面,比如四方街反映出的是民俗文化元素的一面,老百姓的一面,这是非常自由活泼,又非常具有人性化的一面。人们可以在四方街随意走动或做生意,而且根植于老百姓之间的许多文化活动,都可以在四方街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没有人来干涉,这种民俗活动,代表的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文化;表现的是平民百姓方面的文化元素。这种民俗文化在古城里随处可见。比如说老百姓在古城的河里哪怕是洗一棵白菜、洗一件衣服,或是有人在古城的河道里钓鱼等,都表现出了平民的一种生活;从饮食文化看,丽江古城里还有以“粑粑司令”等著称的人物,说明类似的饮食文化在古城流传了很多年。还有酒馆,这些酒都是自己酿制的,酒装在一个大罐子里。丽江古城里这样的酒馆随处可见,那些进城来做小买卖的人,哪怕只是来卖几根椽子或几棵白菜,或从自己家里抱来一只鸡,或卖几个鸡蛋的人,将这些东西出售后,随意来到这些酒馆,站在柜台外,打上一盅酒,喝下去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古城。这些东西表面看起来是很生活化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但假如我们更进一步地去分析古城里面的文化元素的时候,这也是不能忽略的一面。不只是丽江粑粑,不只是自己酿造酒,还有些开面铺的人家。在当时,还有为做小生意的人而服务的价廉物美的铺面,如曹家的铺面在古城里是非常出名的,因为多年来都有生意,于是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所以在这个古城里就显得很有名气,并长期存在着。有了名气的小食馆,最后就形成了古城的一种饮食文化。

除此之外,民俗方面的文化还是比较丰富的。比如说,马帮到了古城,很多妇女就会背着一篮篮的草饲料,随意在古城的各巷道走动,她们是急于将割来的草卖给不远千里来古城歇息的马帮们。每到黄昏,古城里总是充满一片讨价还价声,中间还会夹杂着赶马人的一些粗话,远途而来的赶马人到了古城后,总是要发泄一番的。我们不难想象,那简直就是一幅非常动人的生活画卷。

图3-14 古城马帮

图片来源:顾彼得 摄

天快黑时,还有一些放鹰归来的猎人,捕到猎物时喜悦的心情写在脸上,他们脚步匆匆地往家赶,并盘算着当晚的伙食如何安排。丽江古城有无处不飞花的说法,古城里到处都是养花种树的人家。琅琅书声是古城一绝,古城的老百姓都有一种喜欢学习的习惯,希望耕读有人的家风得以传承。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有些人在忙生意,有些人在忙耕田,但更有些人,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书,希望能够一举成名。在古城的四合院内、三坊一照壁的院内,有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或父母亲,他们高坐堂屋,孙儿孙女们在天井里嬉戏,儿子儿媳们在盘算生意的情况和明天的打算,这也是一幅又一幅的生活画面。这些画面,无不向我们说明这个古城里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如过年了就杀头猪,当时的古城许多人家都是自己养猪。要是碰上什么节日,大家你请我、我请你,人们都忙于去做这个客、那个客。古城的人互相见面,打个招呼,这种乡土乡音显得格外亲切,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也有市井文化的元素。那么贵族的元素又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旅途劳累的徐霞客来到了古城,溜达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他在想什么?他在做什么?徐霞客不是一般的人啊,虽然他到了丽江以后满脸都显出一副疲惫的样子,但是他满腹经纶,说是个知识分子也应该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在古城中,他感叹这个古城,在他的游记里就记录了当时的丽江古城。“瓦屋栉比”是他所看到的,难道他看到的只是瓦屋栉比的建筑结构吗?古城的炊烟去哪里了?古城的小桥流水去哪里了?更有达官贵人在这里喝酒吟诗,也有作乐的。在石牌坊的顶上,就有个望归犼;怕土司头人在外撒野太多,家人便在高高的石牌坊的顶上安放了两只望归犼,希望公子哥和木氏土司不要在外逗留太晚,早点回来视事。而木氏土司或许骑马去打猎了,或许是在古城的哪条巷子里喝酒喝多后醉在榻上了。丽江古城历来出了很多文人,他们穿梭其间,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从香格里拉过来的马锅头等,这在当时来说算是有钱的人了,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成不了南来北往的马锅头,这又是古城的一景。总之整个古城,它是一个充斥着多元文化的古城,而我们以上提及的只是两个方面的文化,既叙述了民俗文化的元素,同时又简单叙述了贵族文化元素。

作为民族元素来分析的话,古城里到处都能看到中原文化的一面,许多中原的东西被带到古城里来了,为古城的繁荣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就古城人的姓氏来说,外边有多少姓氏,古城居民的姓氏也有那么多,习惯的说法是百家姓,而古城也有百家姓。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这些人都变成纳西族了,但是他们的始祖不会是纳西族吧?纳西族的习惯说法是:姓和、姓木的算是本土的姓、本民族的姓,但是那么多的姓氏又是从何而来呢?是从外边进来的,张三、李四都是从外边进来的,最后他们都称自己是纳西族。他们的始祖不可能是纳西族,但是他们一定带来了众多的文化,特别是中原的文化,这些文化到丽江古城后便与本土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了。这方面有一些数据可以说明,明清至民国时期,丽江有138个姓氏。如明代就到丽江的姓氏有前文提到的行医的杨辉;古城打铜街的师祖杨应桢,原本是四川巴州瑶池巷人,铜匠出身;江苏江宁吴县人杨节,万历年间任木氏土司把事,从事道教和建筑彩绘等;以冶银为业的古城李氏,居住地被称为“银匠街” (今兴文巷);周、吕、熊、郭等丽江姓氏,均在明代就到丽江居住,后都演变成丽江古城重要的纳西族姓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94年,丽江姓氏增加到了227个[1],而且这些来自全国的各民族到丽江后不久,都会说纳西话,在表格上把自己的民族填为纳西族。他们带来的文化融入了纳西族文化中,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过去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看病是要请巫师的,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一个特色。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书中就有中草药治病的记载。但是在丽江古城请巫师看病就不是主流,丽江人有病就要请中医,丽江古城里的杨氏家族,就是世代行医的。有人说这些医生是木氏土司请来的,还有人说这些医生是流落到这里的,我们暂且不论是怎么一回事。看病请医生,事实上是一种文化,追根溯源当然也就与汉文化有关。丽江古城的结构,它有它的合理性,它有它的规矩,而这些东西,无论在建筑的宏观部分还是微观部件上,我们不难发现里边浸透着许许多多的汉文化。像木府的建筑,我们且不说恢复重建后的木府,就是从前木府的建筑,大家都有一种说法:木府的规模是“仿紫禁城而制”的。这在府志、县志里都有记载,也是老百姓一直都认定的一种说法,这就是汉文化。又如纳西古乐,研究结果表明,它最初是洞经音乐,洞经音乐并非是纳西族的音乐,所谓洞经音乐,就是道教的音乐,而丽江这个地方不是道教的发源地,但这种音乐传到丽江后就演变成纳西古乐了。所以说丽江古城里,浸透着那么多的民族文化,而汉文化更为突出。

我们只要仔细去研究、推敲就不难发现,许多中原文化到了丽江后,丽江人就把它们继承下来了。我们回头去看中原文化,中原当时的许多文化现象,由于社会发展或战乱或改朝换代的原因,已经消失了,但在丽江却仍然存在。所以在一些场合,我曾向来丽江的学者介绍说:“我们丽江是中原文化的仓库,许多文化现象在中原已经不存在了,但在丽江还可以找得到、看得见。”这种文化现象就是“礼失求诸野”。

我们不难发现,丽江古城所处的位置,四周都是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之间有着相互来往的传统,除了特别的规定外,许多民族是相互通婚的。在通婚的过程中,一个民族把他们地方的礼节带过来了,这些礼节又与当地的民族礼节结合。有时以那个地方的礼节为主,有时又以这个地方的礼节为主,所以在这个古城里,我们不难看到这个民族或那个民族的礼节。

在多元文化聚集的丽江古城里,从生活习俗来说,受藏族的影响比较大,纳西族的生活习惯里边,有许多渗透着藏族的生活习惯。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古城一日三餐是这样的:早饭的吃法是喝酥油茶,吃水焖粑粑,外加一点菜,大约是在早上10点钟左右才吃;午饭大约是下午两点钟左右吃,也是吃得比较简单的,或是一碗凉粉,或是一个干粑粑外加一盅茶水。这种生活习俗也许是延续了好几百年了。到了晚上,习惯于天黑后才吃晚饭,一般是蒸饭。经济条件稍差一点的人家,会在米饭中加一点苞谷面,然后菜是菜、汤是汤地吃上一顿。具体分析这一日三餐,尤其是早饭,跟藏族人的吃法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说哪怕是在饮食里面,哪怕是在节庆里,哪怕是在一些生活细节里面,或者是在建筑物里面,都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文化现象,丽江古城就是如此这般的神奇。

丽江古城的文化,从宗教思想方面来看,它是多教并存的。作为宗教来说,往往是以道场作为标志的。所谓道场,就是布道的地方。平时我们说,文殊菩萨的道场在五台山,是智慧的化身;普贤菩萨的道场在峨眉山,普贤菩萨是注重实践的,是真理的化身。那么古城里类似的场所又怎么样呢?为了说明古城里的宗教文化是多教并存的这一说法,我不妨举一下这方面的例子。以场所为标志,古城里有观音堂,供奉着观音菩萨,这属汉传佛教的范畴;在这个小小的古城里,有上观音堂和下观音堂。上观音堂位于嵌雪楼的位置,下观音堂位于现文小学所在的位置。在古城里不但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而且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古城里面佛教还是很盛行的,中国传统的宗教也传入了古城。古城里还有大佛寺,位于如今的方国瑜小学,有文庙、武庙及玄天阁,有城隍庙(在今天的王家庄),还有基督教的教堂(在原丽江地区医院西门旁)。所以说这个古城里,多教并存的现象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各种宗教、各种教派、各种力量在古城都有一席之地。这种现象在其他地方的古城里是很少见的。这种现象说明,丽江古城对于文化的兼收并蓄、对于各种宗教的兼收并蓄,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人们都说丽江古城是一个谜,谜在哪里呢?谜就在其中。

丽江古城文化是多元的,宗教是多教并存的,那么丽江古城的本土文化,以纳西族为主的民族文化又在哪里呢?其实它的本土文化无处不在。纳西族是一个注重文化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是一个对于建筑很讲究的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是一个淳朴的民族,这些在古城里都可以看得到。还有纳西族的许多生活习惯、习俗以及节庆,在古城里都能够看得到,在各种场合同样都能够表现出来。在看到这些本土文化现象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呢?我们在前面说到了,丽江古城文化是多元的,是多教并存的。丽江古城又存在着移民现象,有着移民文化。按常规讲,本土文化早就应该被其他民族,如汉族、藏族、白族同化了,但是我们的本土文化并没有被外来文化同化,而是在与外来文化并存的同时,又把外来文化同化了。这就是30万人的一个民族至今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我们要引以为豪才是。比如,纳西古乐来自中原,是汉族的,属于洞经音乐,但是传到丽江之后,由于长期演奏的人是纳西族,结果他们在长期演奏的过程中加进去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也加进去了他们的爱和恨,结果洞经音乐最后就变成了纳西古乐,将外来文化变成了本民族的文化。又如,古城里面的许多房屋建筑,包括附于房屋建筑物上的文化,开始也许是中原的味道很浓厚,但变来变去之后,纳西族对这些文化总有自己本民族的一些说法,于是就变成了自己本民族的,也就变成了纳西文化了。

我们曾提到古城是百家姓,这些姓氏的人如何迁徙到这个地方?这是一个谜,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结论。而关于这个问题的猜想倒是有很多种,有人说明太祖朱元璋打进南京城后,不想在南京建都,想回到老家安徽去建都,因为担心南京城里的臣民都是上个朝代的遗民,对他的统治不利。正在此时有人就建议:何不将原有的臣民全部迁出去,安排自己的亲信入住,仍将南京作为都城呢?朱元璋听后认为这是一条妙计,于是逼迫大量的南京土著居民迁移出去,这一举动,使一部分人迁到了丽江古城,这一群人也许就包括在古城的百家姓当中了。另外一种说法是从四川迁过来的。还有许多种说法,我们不一一列举了。但这些迁进丽江古城的百家姓氏,这些移民们都操着各自的语言,来到古城后也许会有一个文化和宗教的碰撞时期吧!比如语言的障碍,南腔北调的人们相处在一起,你听不懂我的话,他听不懂你的话,就会产生一种文化的碰撞。碰撞之后便融合了,融合之后,按理说古城里的语言应该是南腔北调了,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古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调。但是过了四百年之后,这些现象都消失了,古城里听到的是一片纳西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丽江古城民族文化的氛围就特别深厚。

在丽江古城,最大的文化特色就是语言,就是丽江人都讲纳西话,以前外边的人进入古城,似乎来到了国外。所有的人只讲纳西话,当时的古城听到的是一样的纳西语调,很少有外来的口音卷进来。也许这就是民族的自尊或者是民族的凝聚力的一种体现吧!还有这么一个现象存在,那就是,如果你不会讲纳西话,到四方街上去买菜价格就会比别人贵一点,你排队买东西如果会讲纳西话,就可以优先买到。当然这也许有点排外的现象,但它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在那里闪现。由此可以看出,由多元文化、多教并存构成的丽江古城,并没有失去本土的文化,本土文化的生命力相当顽强,没有人号召,仍然一直存活着,甚至将外来的文化转变成了本民族的文化。难怪有人称:丽江古城是中国单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古城,这种古城的存在,在中国来说是少有的。要是没有这个古城,我们不难想象纳西族的存在形式会是怎样的。

在这个古城里,曾上演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曾上演过许多威武雄壮的故事。历史上木氏土司曾经接待过藏传佛教的领袖噶玛巴活佛,几乎倾城出动接待这位活佛,这个过程中还出动大象,我们不难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大的举动啊!这种大举动也许还会经常上演。人们都说古城的富裕,使周围的一些不安分子垂涎三尺,他们总是梦想着要把这个古城打劫一番,而丽江古城又没有城墙,按理来说是很容易被打劫的。丽江古城有没有曾经遭受过打劫呢?没有。为什么?古城的人把那些人拒之门外了。老人们经常会讲这样的故事:有人要来劫城了,怎么办呢?纳西族历来的习惯是亦兵亦农、亦民亦兵,平时是民,战时为兵,保卫古城的大旗一举,多少居民哗啦啦站成一排,奔赴各个路口,男人们拿着刀枪迎战,妇女们连夜做粑粑,装进五眼篮里,一篮篮背送到前线,送给参战的男人们。

从元末明初至今,丽江古城经历了形成、发展、完善这么一个过程。现在看来,与最初的古城区别不是很大,变化也不怎么大。摆在我们眼前的丽江古城,它的建筑文化、它的整个城池的结构特色是很有意思的。原因在于它有唐宋的遗风、有明清的韵味。流了半里许的玉河水,到玉龙桥后,便分成三条河。往东城方向流去的,人们便称它为东河;正中穿城而过的叫中河;往西南侧流去的叫西河,而整个古城就坐落在这三条河之间,河水走街串巷,有些人家还会将水引进家中,于是河水又分成无数条细流,使得古城人家用水很方便,如用水冲洗庭院、浇花种树。姑娘们在河边洗菜,小伙们过来嬉戏一下,远途跋涉的赶马人来河里饮马,落日的余晖下,构成了一幅又一幅古城美丽迷人的画面,一切都叠映在古城的房子里边。因为有水,使古城非常干净、卫生。水流声给古城的人们日夜演奏着美丽的乐章,余晖散落在河边。古城内无处不流淌着水,自然流淌的河水穿梭于整个古城,让人们浮想联翩,这种景致在世界上来说也是很少有的。丽江古城的水使人养成了各种各样的爱好,如打扫庭院、栽花、种树。以上所述算是古城的水文化吧!

接着我们再来讲讲古城的石文化。整个古城的大街小巷,都由五花石铺就而成,这些五花石的质地,经得起马帮的踩踏。尽管有些石板路由于马蹄不断的踩踏留下了深深的足印,但它并没有断裂,表现出它极强的生命力,为马帮的踩踏、为古城人的行走,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五花石板的确是古城的一条风景线。你若用水冲刷土路,不仅不干净,反而会更加泥滑路烂,而古城的石板路经得起古城河水的清洗和浸泡,越清洗越锃亮,越清洗越显露出它的纹络,越清洗越有它的风采,就是那么可爱。许多进了古城的外地游客,对古城的石板路留下了很多的深情,他们最记得古城的石板路,记得石板路上曾踏过的马蹄印,记得石板路的缝隙里长出的野草野花……

图3-15 古城石板路

图片来源:木府提供

行走在石板路上的人,也有过一些闹剧,雨后的石板路很滑,间或会有几个人滑倒,继而引来周围人们的哄堂大笑,那也算是石板路的一景,也算是石板路的一种文化吧!这些石板路,就像整个古城的骨骼一样,它延伸到古城的千家万户,延伸到古城的各个角落,让人们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

整个丽江古城,因为它所有的建筑采用了一种自由活泼又非常人性化的构思,而这种构思也并非是哪位大师来设计的,整个古城的结构,好像是自由、浪漫之中又有章可循的一种综合的结构样式,而它主要靠的是因山就势的思路,为此有些人家的大门就不好找了,有些路的进口和出口也就有点不好辨认的味道。有人发现,古城的石板路就是路标,若石板路以直条铺设的话,说明这条路就是畅通无阻的,若是以横条铺成的,就说明这有可能是一条死胡同。

从建筑文化而言,我们还发现,在丽江古城里没有占地颇多、建筑极其富丽堂皇的建筑群。我们发现,除木府外,古城里没有什么占地极其广大的建筑群。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些茶马古道上的大户,有一进几院的建筑。由几个闪光点构成的城市固然很美,然而没有成片建筑群的丽江古城更美。这个古城,可能是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码头的原因吧,许多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古城找到一点钱,可能就回老家起房盖屋去了,不在古城建房。甚至有些老古城人,在古城里经过苦心经营赚了大钱后,也不在古城大规模地起房盖屋,而是回老家或到古城外建造自己的庄园去了。他们始终把古城当作是做生意的地方。而留在古城里面的人,也许只是那一部分做小本生意、不得不硬撑在那里的人,所以说古城里的房子建筑规模都不大,作为街道两旁的房子,由很小的小平房连成一线,四方街周围也建起一些体量不大的房子。沿着古城的石板路,一个个面积不大的铺面连成一条线,不断延伸出去,一家紧挨着一家,甚至双方共用一根柱子,有些建在河对岸的铺面,人们砍上一棵大树,劈成几块木板,铺在河上,就可以过桥做生意了。石板路的两边是铺面,铺面的背后若还有空地,人们为了进出方便就会在空地上建上一个四合院或三坊一照壁,前面做生意,后院作居家,由这许多一小间、一小院的普通的平民房子组成了丽江古城,它由里而外表现出的是平民文化的方面。在这个古城里,显赫一时的大户,从未有过建一个大公馆的事情。它完全是一个平民化的古城。那么,这个平民化的古城美在何处呢?它美在依山而建,依地势而建,就着河流而建,因地势不怎么平坦,所以就势而建的房屋也就显得错落有致。再加上人们有那种只不过是在古城里做做生意而已的思想,所以心思也没用在建造多宏伟壮观的房子上。

从封建礼制的角度看,商人的社会地位是不怎么高的,可能会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一方面地形不允许,另一方面受封建思想影响,还有平民身份的原因,致使在古城赚了钱的人们,将豪宅建在古城外,弄得现在要在古城内找一幢标志性的建筑都很难。加之受轻商的思想影响,就形成了古城无大户的现象。但尽管如此,古城依然很美,美在哪里呢?虽然它没有标志性的建筑,没有一院一间豪宅,但它美在:由于地势高低错落,由一小间一小间的房屋组成;由于地势原因,到处都有水,就河建屋,就势建屋,使古城里的建筑有一种组合美。你若具体地去看某一幢房子,不怎么好看,若连成一片、连成一个群体,从组合的角度去看古城,那是相当美的。这种组合美、结构美在古往今来的城市建筑里是很少看得到的,这种美只有在丽江古城才存在,这种美在其他的城市中是无法形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丽江古城处在山高路远、皇帝鞭长莫及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交通闭塞的原因,所以受到的外来影响也相应少一点。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原无论干什么都要受到礼制的影响,以及许多规矩的限制,不仅是行为动作,房产土地、家庭的组织、婚礼等都要受到当时朝廷颁布的规矩的限制,都要受到礼教的规范。尽管经历了改朝换代,但最根本的礼教却从未有过改变,这种影响是相当大的。我们设想,假如丽江古城当时受到这种礼教的影响的话,就不会是今天的这般模样了,它可能就与中国的其他城镇是同样的模式、同样的脸孔了,也会像其他古城古镇一样,随处可见“十”字路,还有衙门之类的东西。但丽江古城由于前面提及的交通闭塞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受到礼教的影响,外来的思想观念很少渗透进来。结果让当时的木氏土司、当时的丽江平民有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面,创造出来了这种活泼的、生动的,而不是一个面孔的,有些时候是泼辣的,有时是平和的,有时又是小家子气的平民化的丽江古城。

我们接着从人文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古城。一个城市有它的人文,我们在讲古城文化的时候,涉及许多人,既有本地人又有外地人,像“粑粑司令”,开面馆的、开酒吧的;像卖草的纳西妇女;像古城里面钓鱼的、放鹰的;像杨医生、李木匠;做生意的人当中有藏族、白族、纳西族,还有各民族的马锅头,要是没有这些人存在于丽江古城,那么这座古城就是一座死城。我们强调得多一点的是平民人物、市井人物,因为古城原本就是为平民服务的,为木氏土司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古城还有一个东营盘、西营盘,营盘就是军队驻扎的地方。原先是军旅,后来变成居民户,原来的营盘也就形成古城的一些街道了,这就是历史的一些演变。这个古城里有些人住进来了,有些人又搬出去了,出去了的,大多是赚了钱的人;进来的人大多是来找钱的,平民化的人也很多,没有这些人穿流于古城的话,古城就是一座死城。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古城才活起来。我们从人文的角度去解读古城的话,还有另外的一些人物,我们若将古城与这些人联系在一起的话,古城的情结也就出来了。比如纳西族先民在汉朝的时候就写出了《白狼王歌》献给汉朝的皇帝。《白狼王歌》里抒发着自己热爱中原文化之情,愿意归顺之情,愿意在这个地方发展之情。你看古城,不能只看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掮客;也不能只看到人喊马叫、说话大声大气、到了古城就发泄一番的马锅头。你的眼里还应该有更多的人,还应该有百家姓,以及这些人带来的移民文化,这样一来,这个古城才更具趣味。我们还应该想到,忽必烈在讨伐大理国的时候路经丽江,是木氏土司先祖迎接了他,协助了他,使得他拥有了更大的江山,使滇西南的大部分领土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木氏土司借蒙古军的力量,统一了丽江的地盘。除以上所述外,还有木泰土司写了纳西族的第一首汉文诗《两关使节》,这首诗引出了朝廷使节以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阿得进京纳贡,深得朱元璋的赏识,才得以赐姓木,才由处于原始部落的状态逐渐发展到与中原更加接近。自从有了汉人的姓氏后,丽江开始了更理智、更文明的发展,相应的人物也就穿梭于古城之间了。自称为“长江主人”的木高土司,他在军事方面颇有建树,不也是在这里驻足和展开行动吗?使木氏得以辉煌,使丽江木氏大业推向最高峰的木增土司,不也是在古城活动过吗?当年的徐霞客曾在丽江的古石板路上溜达,那是古城的一段故事啊!这么大的一个文化名人,在明朝丽江古城的石板路上走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形成了古城的文化。顺着历史的长河,我们继续往下讲。那么改土归流后,到古城的丽江首任流官知府杨馝他又有何想法呢?还有丽江府学教授万咸燕,他在古城研究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丽江府城就是在这两位的手里建造起来的。把诸如此类的人物与古城联系起来看的话,古城就显得更加有意义了。这就是丽江古城的人文:活着的人物,流动着的文化。

丽江古城有着唐宋的遗风、明清的韵味。20世纪30年代曾到过丽江古城的中国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还有后来的罗哲文、郑孝燮、阮仪三等中国建筑学界泰斗对丽江古城都是如此评价。这些就是古城的人文,我们不能只看到房子、流水,看不到这些人文的东西。即便是那些戴着老花镜,坐在街头绣着“七星”披肩的老奶奶,也是古城人;牵着一条狗,手臂上架着一只鹰的人,也是古城人;三教九流都是古城人;还包括关心爱护古城的所有人。这些人构成了古城的人文文化。

图3-16 玩鹰的男子

图片来源:吴积仁著《写照丽江》,第58页

【注释】

[1]唐有为著:《丽江姓氏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