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木府通论:探索木府文化理论

木府通论:探索木府文化理论

【摘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还不能这样说,还是叫木府文化理论。在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我也向全市人民做了保证,下一步我们要把木府的文化理论做好。总结发展木府文化理论,其实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发掘、整理和完善木府文化理论。从木府方面来看,《木府风云》这部电视连续剧也是木府文化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其他民族不好说的一点,而纳西族可以这么说。

20年来,我们把木府的那一套理论都说成“木府理论”,这个话已经说习惯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还不能这样说,还是叫木府文化理论。它不仅包含我们前面说的木府文化理论,还包括不断丰富中的内容。在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我也向全市人民做了保证,下一步我们要把木府的文化理论做好。总结发展木府文化理论,其实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发掘、整理和完善木府文化理论。这是重头戏。另外,恢复重建木府以后,我们也做了首次大型维修;在我们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工作制度,比如早上的点名制度,还有各个部门不断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从意识方面来讲,强调大家思想上都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就是要保护好木府。“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完完整整地保护好木府是首要的。从木府方面来看,《木府风云》这部电视连续剧也是木府文化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府是一个新生的单位,这个单位的一切工作制度都是崭新的,一切都还处在探索、巩固和发展之中,要不断地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条理化。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总是需要有一个尺度、有一个大道理摆在那里,而后才开展工作的。这个大道理就是,既然组织了这么一大班人在这个地方,这一班人就要生存、要发展。如何生存下去?如何发展下去呢?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做好工作,这就是我们要把握的大方向和大尺度。在处理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假如是与这个大方向、大尺度有矛盾、有抵触,我们就坚决地予以否定;反过来,对它有利的,我们就予以支持。我们随时都拿着这把尺子在考量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在责任心和事业心面前,再小的事都不再是小事,而要视为大事。如果标准、尺度不一样,就会出现管理方面的不同结果。对此有些人理解、有些人不理解。假如你是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那你也会理解木府的。木府人员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公务员、有事业编制人员、有合同制人员、有临时工。因为成分复杂,所以我们要比较准确地把握这个尺度。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只要来到这里,就没有等级之分。如果说有,就只有对木府工作干得好或者干得不好的区分。在把握这个尺度的时候,我们也在考虑,甚至从更深的层次来想这个事情。这个尺子是无形的,有些时候更多的是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但是它又是从具体的一些细节方面表现出来的,所以这方面就不好把握。从整体来看,在管理上,可以说木府比丽江市任何一个单位都好。

前面讲到的所谓有形和无形,是从你心里是否装着木府这个角度来考虑的。是否把木府当作家,是我们考量职工是否真正是木府人的尺度。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我们培养教育了员工们20年,多少人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这是属于更高境界的问题。其实具体而言,假如木府出现什么危机,能诚心地对待木府,不计较自己的一些私利,能做到这一点,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那就是最好的员工,也就是一个真正的木府人了。木府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一切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像前面提到的,凡是到了这里,我们都一视同仁,在木府就只有干得好与坏的标准。既然到了这里,就应把安排给自己的工作做好,自觉自愿地做好。但达到这个境界也不容易,所以我们长期以来翻来覆去地讲这个话题。这里有一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这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就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所谓必然王国,就是说,你不想干的时候,我就逼你干;你不想听的时候,我就想方设法叫你听;你不想记的时候,我要你把它背下来、记下来。临时碰到一些问题,我先暂时不管这些问题,而要反过来先做思想工作,让你从这个问题看到其他的问题,然后再回过头来讲这个问题,这就是必然的阶段。老是停留在这个必然阶段也不行,必然阶段飞跃后才能进入自由阶段,从必然王国提升到自由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后,也就达到刚才讲到的我们工作当中最高的标准——个人与木府融为一体的境界了。

不管怎么说,开会也好,做什么事情也好,事实上我们都是在做这个工作,只不过说碰到具体的情况时,只联系具体的情况,不提升到理论高度是不行的;太具体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这个是具体的,不怎么抽象,缺乏理论高度。

20年来,木府的这套文化理论是绝啦!绝到一种什么程度呢?我们把丽江的一些不易具体阐述的历史事实非常生动形象地阐述出来了。木府的这一套文化理论是根据已知点来推未知点,然后把这些不断推出来的点连成线,让它们互相影响,再加上各方面的论证,形成片,一片又一片,一个板块又一个板块,这样就把丽江明代的那一段历史描述出来了。这种发掘、整理的工作不是谁都可以做得到的。假如谁都可以做得到,就不会等我们恢复重建木府以后,由我们这班人来做这个工作了。我们只不过是借用一下木氏土司的英名而已,目的是把那段历史文化用我们木府人的方式把它讲清楚。你说这套文化理论是不是科学的?我只敢承认也许只是“半”科学的,要变成“全”科学的也许还要经过几百年的论证。但是为什么说它是“半”科学的呢?我们这套文化理论的许多内容在历史上或隐或现地都有说法,我们的做法就是把“隐”变成“现”,让“现”更加“现”,用“现”把“隐”的部分推出来,然后正儿八经地说,它就是这么一回事!首先要有人敢说出这些话,我们的根据是历史上那些或隐或现的说法,还有一些根据是所做的田野调查。凡是纳西族的村庄,80%以上的村落我们都已经去过了,实地做了考察。田野调查在科学上还是得到认可的,但是不是就完全科学了呢?也不是,它也是容易被别人推翻的,至少现在还有这方面的危险,也容易被人反驳。

我们一旦掌握了这一套理论,是不容易被人击败的。纳西族到现在才有32万人口(2010年数据),历史上,丽江的南边曾有富裕强盛的南诏政权(宋为大理国),西北边曾有强大的吐蕃政权,纳西族长期处于两股强大势力之间,在夹缝里求生存。要生存就只有紧紧地依靠中央王朝,这既是这个民族的特点,又是以这个特点引出这个民族的历史,再引出这个民族的生存之道的。这是其他民族不好说的一点,而纳西族可以这么说。我们就死死地抓住这一点,以这点作为以不变应万变的一套理论。许多要批驳我们或者是要重新讲一套理论的人,他们首先不注意这一点,而我们首先发现了这一点,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可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依据。所以,周围的人要驳倒我们就变得不容易了。我们的这一套文化理论符合当今国家发展的需要,我们的这一套文化理论也容易得到执政者们的欢迎和支持,所以,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是这样考虑这些事情的,不是见子打子,我们完全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来思考、运作,于是就有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工作和工作岗位,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这样的文化理论指导下,我们和剧组合作,创作和拍摄了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取得了各方面的工作成绩。我们设免费讲解员的岗位,在全国是少有的。假如没有设这个岗位,木府就不需要40人的讲解员队伍,虽然不设这个岗位木府照样能存在下去,但是木府这一套文化理论就无法让人知道,就不能宣传出去,就不能奠定我们的理论基础。为了宣传,不是为了门票,我们需要这么一批讲解员。出于刚才我说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特殊需要,木府才产生了一支讲解员队伍。我们就是这样设岗位,成天要求讲解员“要背、记木府的理论和说法,不准乱说,不准看外边的书籍”。长期以来一直这样强调。可是到现在有人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死记,要培训什么,这是让我们担心、闹心的一个问题。这说明我们还没有进入“自由王国”阶段,还处在“必然王国”阶段。

为了以不变应万变,于是我们又设保卫科保护木府。保卫科方面,我们有十多个人,24小时值班值勤,要求他们随时巡查,值班时不能打瞌睡。你说现在木府值多少钱?几十个亿的财产掌握在你手里边,而且是越来越值钱了,你当然要好好保护它。

《木府风云》播出以后,木府名噪一时。我们对《木府风云》应该怎么看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木府风云》继承了我们木府的这一套文化理论,当然,并不是涵盖整套理论,而是突出了其中一部分,变成一部社会反响巨大的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的剧作家是谁呢?说到底剧作家是我们木府人,或者说第一笔是我们木府人写的。老实说,我们把所有的研究成果、资料提供给剧作家,当时是为了提高木府的知名度和木府的门票收入。好也好,歹也好,有一部电视连续剧的话,我们的门票可能好销售一点,以不变应万变嘛!我们尽可能地让他们做,然而剧本写了差不多五年,但越写越糟糕,后来他们说剧本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但我们给他们写了一篇《〈木府风云〉修改建议书》,对这一稿剧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写了3000字左右,作为修改剧本的依据,这个建议书最后变成了《木府风云》的基本概况,人物塑造包括徐霞客,包括西和、阿勒邱,以及主题歌歌词。剧组非常忠实地体现了这个建议书,把这个建议书当作了整个剧情的梗概。而剧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故事是需要大量的细节去充实的,他们把虚构的细节增加了以后,最后我们一分钱都不出,他们把电视剧拍出来了,效果也相当好。效果好到一种什么程度呢?旅行社的人说: “看了《木府风云》以后来丽江的人多了。”但我们不是这样看的,我们是要宣传木府,宣传木府的文化理论。我们当初的木府文化理论,讲解员每天都在那里讲,接待中央首长的时候也得到了肯定,但是社会还没有彻底地承认。《木府风云》这个剧出来了以后,木府的名气就大了,大家又反过来全面研讨和注意木府的这套文化理论,木府借这个契机使这套文化理论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播出以后,为木府做了大量宣传,让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木府。《木府风云》的成功是对木府文化理论的支撑。拍片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情况,我们为此召开过紧急会议,最后我只讲了一句话:要好好地对待剧组。说明白了,他们所做的工作从某个角度看,是宣传和弘扬我们这套木府文化理论,所以要善待人家。

图3-10 木府大门对联

图片来源:木府提供

有一次,有一个人在门口说:“大家看,门口这对联堪称中国第一媚联。”那天旁边还有几个讲解员,说话的人是某个单位的,真有其事。我讲这个故事,只不过是想向世人诠释一下纳西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历史上纳西族不“媚”,就活不下去了。这是我们这套木府文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夹缝里面求生存。我们木府文化理论开始出来的时候,GDL他们还不大接受,后来就接受并认可了,还写了一篇《“中国第一媚联”乎?》的文章。有一天,他还邀请我与LX一起研究他的那篇文章,他说:“对联作者是黄乃镇。”我说不能这样讲。他又说,木泰只给我们留下了一首诗,木氏土司的诗词歌赋那么多,几千首、几万首,谁也没有找出来,四五百年来谁也没有找出来“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这副对联,是你黄乃镇找出来的。有人说诗句不能当成对联,我说就是要搞成对联。岳飞故居的对联就是诗里面的诗句。可以这样做。最后收尾的时候作者是谁,是木泰还是黄乃镇,就要靠历史去评说啦!这样写多好!直接写作者是黄乃镇就让人笑掉牙啦!现在这个对联已经“火”到一种什么程度了?变成了相互考试的一个考题了。有一次几个丽江人去上海,其中也有古城区一中校长ML,因为HXH的哥哥调到上海当武警总队的队长,她哥哥请客,几个丽江人聚在一起吃饭,在相当大的一个大餐厅面里只有他们这一桌,聊的内容自然也就是木府啦,《木府风云》啦,那副对联啦!队长说:“你既然是区一中校长,你来讲一下木府门口的那一副对联。”他背不出来。 “横联呢?” “HZQ省长写的‘木府’。”后来我听说那次聊天的内容还有很多版本。关于中央首长对这副对联的评价,有至少10种版本,最权威的版本当然在我们这里,我们说出来就权威了。所以这些事情都已经变成了文化现象,这就是文化,这就是丽江的大文化。有一次我生病去住院,有位先生跟我住在一个病房,讲到诗词歌赋,然后又讲到木府的事情。那个人告诉我说,木府这个地方,风水相当神秘!那个人也是从在木府工作的他的一位老乡那里听来的。我说:“你这个老乡怎么讲?”他说那个老乡讲木府的中轴线对着什么,还偏了几度,还左青龙,右白虎,木府这个风水是太好了。这是那个人讲给他听,而那个人又是听木府的一个人讲给他听的。你看这些文化人,几乎把我们的话当成“圣旨”了,真的。听他这样讲,我都笑了。我们的话变成文化以后就变得很神秘了,无形当中《木府风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所以还跟剧组争什么你第一我第二的?没有可争的,在这些东西上,我们要全力支持剧组。我打算跟HLH谈一下,像在昆明办庆功会一样在木府庆祝一下,对丽江荣誉公民于荣光先生也要宣传一下才行。

这种好笑的事情经常碰到,你们接触得少,我接触得多。很多人见到我都只认得我是木府的人了,我叫黄乃镇他们都搞忘了,那些风趣的科长、局长见到我都不喊黄院长,直接叫“木府风云”了。一天天喊我“木府风云”,那也是一种文化氛围了嘛!有一次我在雪山中路散步,那天下着小雨,风风雨雨的。ZXM,坐艺术界第一把交椅的,他一个人走过来。我喊Z老师,他吃了一惊,说: “老黄,我们两个好久没见了。”我们相互寒暄起来。他说:“有几次我带几个客人进木府,你们的讲解员太厉害了!”“你们讲解员讲的那些东西我都不懂,我得向他们学习了。”他不说要向我学习,说要跟讲解员好好学习,所以说,木府的讲解这就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