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探索高校党校工作方法取得显著成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探索高校党校工作方法取得显著成果

【摘要】:党校负责加强各方面基本建设、举办各级干部培训班和专项业务培训班、开展党校教育、党建研究;分党校负责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培训班,制定细化的各类培训管理制度。三是加大对党校基本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投入。

鉴于以上问题,为了提高党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规范党校办学,党校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建设。

1.明确三大职能

党校具有三重性质和功能,一是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对象的学校;二是校党委领导下的重要职能部门;三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研究机构。相对应的党校的基本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党校基本建设,包括规章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办公设施建设、网上党校建设;二是开展党员、党员干部和党员发展系列的培训工作,同时做好相关的日常管理、督促检查工作;三是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四是组织开展党校教育和党建工作相关的研究。

2.理顺三条思路

一是明确划分党校、分党校的职责。党校负责加强各方面基本建设、举办各级干部培训班和专项业务培训班、开展党校教育、党建研究;分党校负责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培训班,制定细化的各类培训管理制度。

二是重点抓好各类培训工作。以干部培训为重点,以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为主体,加强干部培训,制定干部培训规划,进一步规范入党培训和党员培训;力求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并做好培训学员培训需求调研,分类、分层设置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与工作能力并重;培训干部与发现、推荐干部并重。

三是加大对党校基本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投入。加大对教材、课程、教学大纲、网络与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建设的投入;提升党校科研水平和咨询水平;建立党校新型智库,加强对中央、省委、学校重大决策部署和学校党建工作、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研究。

3.突出三个属性

(1)党性。党校各主体班次应充分体现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课地位。这两类课在各级党校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其中,党性教育不低于总课时的20%。党的理论教育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各主体班次设置“党性教育单元”,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

(2)针对性。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党校教学布局。

(3)实效性。培训过程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创新教学方式,综合运用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加强网上党校建设,增强网络教育功能。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并建立激励机制。

4.建好三支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是党校规范化建设与实施有效教学的强有力保障。

一是专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可选聘那些政治理论功底深厚,有很强党性原则和政策水平,热爱党务工作的“两课”教师担任。

二是兼职教师队伍,可由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党政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以及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要设立教师库,将专、兼职教师的基本情况和讲授专长列入库内供各分党校选择,注意年长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合,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结合,教学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结合。高素质、高水平是党校教师的基本要求:较高的党性修养,较高的理论修养,学风严谨,热心于教书育人

三是组织员队伍。组织员是具体负责党校工作的人员,对整个党校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5.搞好三级培训

党校可根据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学生党员和干部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学员构建“三级”培训体系,并针对不同层次学员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一级培训为“入党前期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有些高校已经不开设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了,笔者认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重点强化党章、党史,开展党的性质、党的宗旨以及党员发展工作程序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入党信念,初步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世界观

二级培训为“预备党员培训班”,培训对象为预备党员,培训重点是进行党员权利义务、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及如何做一个合格党员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

三级培训为“党员干部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全体党员干部,重点进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党性原则和政治理论修养的教育,开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教育,提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与综合素质。党校培训将贯穿始终,有利于对学生党员进行持续性、长效性的教育和考核,使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目标明确。

6.活用三类载体

党校要想提高培训质量,必须创新党校教学内容与形式,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满堂灌”式培训形式,引导学员利用网络和视频、专题讲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载体学习相关知识,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党校教育目标。

(1)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合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理想信念教育平台,组织学员深入革命老区、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员了解历史,学习先烈和伟人们的革命精神,坚定爱国、爱党、跟党走的信念。通过组织学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他们自觉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增强党性锻炼。

(2)以专题讲座和报告为载体,加强素质教育

专题讲座和报告是大学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形式,也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党校可以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道德模范或老党员,围绕主题为学员做一场生动而深刻的讲座或报告,使学员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学到或听到校内无法了解的社会情况;接触到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道德模范、先进分子和优秀党员,聆听他们的知识和见解,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以视频、网络为载体,加强党员党性教育

党校在发挥好传统课堂教学作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视频与网络载体在学员培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利用视频播放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引导他们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建设利用好党校专题网站,供学员学习,发挥好专题网站在党的基本理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党员教育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现代信息平台把党校教学内容和工作动态发送给学员,提高党校教育的辐射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