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兰州新区中川镇陈家井村:新区示范村

兰州新区中川镇陈家井村:新区示范村

【摘要】:自然环境中川镇陈家井村位于中川镇西北部,东至廖家槽村,南邻赖家坡村,西接东山乡,北抵秦川镇。距离中川镇5千米,管辖面积15.6平方千米。经实地考察,中川镇陈家井村被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确定为兰州新区自建美丽乡村示范村。何时迁陈家井村不详。徐家,据《徐氏家谱》记载,徐家祖籍北京,明洪武年间迁至今永登县红城镇,首居徐家沟,后迁徐家磨,20世纪70年代迁居陈家井。

自然环境

中川镇陈家井村位于中川镇西北部,东至廖家槽村,南邻赖家坡村,西接东山乡,北抵秦川镇。距离中川镇5千米,管辖面积15.6平方千米。因村内井水的发现与陈家老人有关,为纪念这位老人,将井称为“陈家井”,后用作地名沿用至今。

陈家井村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少雨,夏无酷暑,秋季温凉。年平均气温6.9℃,1月平均气温-7.3℃,7月平均气温20.5℃。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350毫米,年蒸发量188毫米。全年平均无霜期139天,年日照量1744~2659小时,日照率60%。最大冻土深度约1.1米。农作物一年一熟。夏秋多东南风,冬春多西北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

村置沿革

1950年,属永登县第五区。1956年,属永登县西槽乡。1958年,属皋兰县。1958年12月,属永登县。1961年,属永登县西槽人民公社。1966年,属改名后的燎原人民公社,1970年2月恢复。1983年,属永登县西槽乡。1999年,属撤乡建镇后的中川镇。2012年,由永登县移交兰州新区管辖。

人口经济

全村下辖郁家窑、洞子坡、陈家场、胡家磨、徐家磨、陈家井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96户2496人,耕地7700亩,主要种植玫瑰蚕豆、胡麻等作物,年产值208.6万元。

村内建设

2016年,开展环境整治,清理三堆五乱,粉刷墙体13000平方米。经实地考察,中川镇陈家井村被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确定为兰州新区自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017年,被确定为兰州新区市级美丽乡村和省级美丽乡村,安装太阳能100盏,中保路沿线平铺红砖和修建小花园10000平方米。

姓氏家谱

村内陈家场、胡家磨、徐家磨等自然村村民均于1972年从永登县红城镇迁来,自然村名字均为原来的名字。陈氏、郁氏为村中大姓,陈家、魏家、郁家、徐家、高家、王家存有家谱。

郁家,据《郁氏家谱》记载,祖籍应天府(今南京)棺材巷石桥子。始祖郁文盛为明太祖朱元璋驾下左班首相。洪武年间,郁文盛后人随朱元璋第十四子肃庄王朱楧迁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红城子(今永登县红城镇)北门水槽沟定居。至2017年年底,历二十代人。何时迁陈家井村不详。

徐家,据《徐氏家谱》记载,徐家祖籍北京,明洪武年间迁至今永登县红城镇,首居徐家沟,后迁徐家磨,20世纪70年代迁居陈家井。

教育情况

村内有小学1所,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先生在庙里开的私塾,当时学费为租子,教师均为本村村民,人称“葛师傅”和“曹师傅”。现有老师17人,学生90多人,20世纪70年代学生人数最多,有300多人。

村内建筑

改革开放前,村内有堡子、窑洞、老堂屋等,堡子修建于清朝晚期,占地1500平方米,当时村内人数较少,约100户人,大部分人在堡子里或者旁边居住,后来民国时期是苏家人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生产队和公社大队办公,下宽约3米,上宽4.5米。上有女墙、炮楼,以防御为主。改革开放后村民陆续搬出窑洞。现窑洞几乎废弃,老堂屋基本拆除。

陈家井村文昌庙,坐落于村东边,修建于2008年,占地2000平方米。大殿坐北朝南,内供文昌爷、观世音、关二爷三尊神像。

陈家井文昌庙

故事传说

陈家井的来历:陈家井村地名起源于清末光绪年间,当时并不叫陈家井,而名为集义村。明末清初有诗曰:“一道金峦马鬃山,大小两川左右环。龙头连至落脉处,村成集义住此间”,当时村民集中居住在堡子西边低洼处,后在低洼处靠人力挖了一眼水井,当挖到深处时却被一块巨石阻挡,无法深挖。村民只好作罢,改挖他处,但都没有成功。无奈,村民只有到芦水井取水或集聚雨水来维持生活。由于饮水不方便,许多村民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处。此后村民只有在收庄稼时才来此地,大部分时间住在庄浪河流域,这样的农户当时被称作走户。在走户中有一陈姓老汉,养了一群羊,每到夏收季节他就会赶着羊群来到陈家井,一边放羊一边收庄稼。

有一年夏天,天大旱,红日高照艳阳似火,酷热难耐。陈老汉的羊群找不到地方饮水,老汉赶着羊群路过堡子西边废弃的井边,心里抱怨村里连个水井都挖不成,随手将半截废弃的碾子一脚蹬入井里,只听“嗵”的一声,老汉低头仔细听,似乎听到了泉水汩汩的声音,老汉赶快喊来附近村民,找来了绳子、木桶,和村民七手八脚把木桶下到井里,不一会儿,果然打到了水。大家喜出望外,齐声称赞陈老汉为村子里办了一件好事。从此,村民们喝到了甘甜的井水。

这口井不但解决了本村的人畜饮水,而且方圆几里的邻村村民都来取水,此井养育了一方百姓。为了感谢这口井也为了纪念那位老人,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这个村庄为陈家井,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村里人物

村内有书画爱好者,郁克伦、徐英才、康逢奎,以及文学爱好者曹聚忠。

康逢奎,生于1946年,1966年毕业于永登县第二中学。在从事村干部工作32年的生涯中,断断续续练习书法,练习欧阳询楷书。退休后,一天练三个小时。199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编辑出版的《中国硬笔书法大观》其作品被载入收藏,获得优秀奖,并由中国硬笔书法大观组织委员会、中国硬笔书法大观评审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

曹聚忠,男,生于1953年,现年65岁,中国共产党党员,1976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教育事业37年,曾获得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其爱好写作,作品在《兰州晚报》等各大媒体报刊发表。

村民陈富然,是陈家井二社的村民,平时话不多,却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村里无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陈富然都会到场帮忙。2009年10月28日,永登县赖家坡中学两名初中女生骑自行车上学途中,由于自行车前轮发生碰撞,其中一人不慎落水。危急时刻,路过此处的陈富然纵身跳入水渠救人,但遗憾的是,落水女孩没有获救,舍身救人的陈富然也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