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秦川镇胜利村:自然环境与历史

秦川镇胜利村:自然环境与历史

【摘要】:自然环境秦川镇胜利村位于秦川镇中部,东至六墩村,西至红星村,南邻华家井村,北接五道岘村。1982年,人民公社更名秦川乡,故命名胜利村至今。2000年,属撤乡改镇后的秦川镇。庙宇方面,秦王庙为胜利村方神庙,位于自然村陶家墩西边。胜利村秦王庙故事传说金盆养鱼的传说:胜利村自然村陶家墩地形地貌特殊,从陶家墩村子中心不管往哪个方向走,均为上坡,地形如脸盆形状。1935年出生于秦川镇胜利村,中共党员,1952年参加工作。

自然环境

秦川镇胜利村位于秦川镇中部,东至六墩村,西至红星村,南邻华家井村,北接五道岘村。距兰州市政府64.9千米,管辖面积12平方千米。

胜利村地处黄土高原地带,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260毫米,且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季节性强。年蒸发量1800毫米~2200毫米,对地下水可造成补给的有效降水量仅为15毫米,该村年均气温6.2℃,1月平均气温-5.3℃,7月平均气温22.4℃,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19.7℃,昼夜温差大,最高可达30.2℃。年平均日照时数2660~2768小时,无霜期123天~138天,冬季严寒期较长,最大冻土层可达到1.2米。春季多风,风速2.3米/秒,平均每年出现8级以上大风期13天,大风常伴有沙尘暴

村内植物主要以松树、榆树、杏树、果树为主,树龄最长的为一棵榆树,树龄一般在50年左右。动物主要为牛、羊等家养动物,野生动物喜鹊麻雀等鸟类为主,数量较20年前有增多趋势,村内自然环境有一定改善。

村置沿革

1953年,命名为胜利合作社。1956年,联名陶家墩、三盛号、小横路为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命名胜利大队。1982年,人民公社更名秦川乡,故命名胜利村至今。2000年,属撤乡改镇后的秦川镇。2012年,兰州新区成立,由永登县移交兰州新区管辖。

经济人口

胜利村辖9个村民小组,950户3600人,总耕地4645亩(不含已征用的4000亩),全为水浇地,主要种植玫瑰、林果、小麦、胡麻等。村经济以多种经营为主,包括商业餐饮、运输产业等。自来水入户工程已完成。全村共有党员68名,党小组4个。近年来,村党支部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新区开发建设的历史机遇,立足资源区位优势,以培养技术骨干、发展劳务经济为强村富民的主导,形成了以从事建筑、餐饮、家政、环卫、安保等行业的劳务大军,年输出劳动力800余人,劳务输出收入达1400多万元。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57元。

村内建设

2014年,为八社特困户修建住房90平方米,硬化八社、九社村道2千米并修建管桥3座。为一社、二社、八社建成文化广场800平方米,文化台1处、150平方米,建成老年活动中心70平方米。为三社、四社和七社建成文化广场一处、800平方米,争取了2套健身器材,安装路灯45盏。

2016年村两委为三社、四社和七社各建成800平方米文化广场1处,文化台150平方米,为九社建成广1处、900平方米,为建成的文化广场安装路灯45盏,为村道安装路灯200盏,配套健身器材已全部安装。2018年在新区组织部的资金帮助下建成党群活动中心240平方米,争取财政资金200万元实施小康村建设项目。因地制宜,探索党建新模式,突出特色,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引领群众致富。村两委从本村村情出发,率先完成了900多户的兰州新区经济普查和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任务,认真开展调研,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在新区帮扶单位纪工委及新区农林水务局的大力帮助和协调下,通过甘肃康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村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流转土地600多亩,改良土地,科学种植,组织劳动力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2016年年底,结合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镇党委和镇政府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共清除各类垃圾50余吨,拆除残檐断壁10000余平方米,为该村小康村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村内建筑

民居方面,胜利村村民人均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以砖、混凝土结构为主,均为传统院落式建筑风格,带有明显地域特色,建筑样式多是以北房、西房为主的单式方形院落,北房一般采用“北房堂屋式”建筑风格,突显其地位,北房旁多有耳房,稍低,房顶坡度稍缓,且坡度小于20度,屋檐较窄。民居集中分布于村主干道两侧,布局整齐。

庙宇方面,秦王庙为胜利村方神庙,位于自然村陶家墩西边。陶家墩原本就有秦王庙,五道岘的秦王庙搬迁至陶家墩,村民扩大了建筑规模,并铸钟1口。原址位于陶家墩1社路东。民国时期,院内大钟和山门被盗走,秦王庙于1958年被拆除。1983年,村民自筹资金在陶家墩西南角重建了秦王庙,画秦王神像,再铸大钟1口。2007年修建了山门和院墙,大殿于2015年扩建完成,主奉秦王薛举1位神像,并配有东西厢房、钟阁、碑亭各1座。

胜利村秦王庙

故事传说

金盆养鱼的传说:胜利村自然村陶家墩地形地貌特殊,从陶家墩村子中心不管往哪个方向走,均为上坡,地形如脸盆形状。在村子中央有一块沙梁,其形如鱼,其状如脊。沙梁上的沙永远扫不干净,恰如鱼身之鳞甲。村里人世世代代认为陶家墩是“金盆养鱼”的风水宝地。

陶家墩的传说:自然村陶家墩之所以称为陶家墩,是因为村内存有土墩子。虽称为陶家墩,但据村里人讲墩子并非陶家人所建,而为张家人所建。张家人最早住进村内,修建了墩子。后来陶家人住进村内,因为陶家人多势大,后来改名为陶家墩。再后来,陶家人迁到了一撮麦,张家人迁居靖远路。至今陶家墩没有陶家,仅留有高1.5米~2米、厚度约1.2米的墙体。

村内遗址

胜利村廖家堡遗址

清末廖家堡遗址:廖家堡子位于胜利村北部,坐北朝南,呈长方形,东西长63米,南北宽50米,占地3150平方米。堡子墙体用当地黄沙土夯筑而成,现存墙体高6.2米~6.5米,厚度1.7米。夯土层清晰可见,每层厚度5厘米~10厘米,有四个角墩,大门开于城墙南墙中部。廖家堡子始建年代无任何资料记载,据廖家后人讲,堡子大概修建于清朝末年,确切年代无法考证。廖家堡子保存较为完整,对于研究当地特殊民居和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2009年12月29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7月1日由甘肃省人民政府立碑保护。

村里人物

把祖仁,笔名把毅。1935年出生于秦川镇胜利村,中共党员,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永登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永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1968年,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任指导员。自编小型节目赴全县演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1969年,任永登县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后改为县党校)革命领导小组组长。为解决学员学习和住宿问题,他带领学员将县委原大礼堂改建为两层楼房,共60间住房、2间大教室,解决了全县学员的学习和住宿问题。为国家节约资金6万多元,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

1977年,在县委宣传部工作期间,组建永登县文工团,排练出大型秦剧《三滴血》《铡美案》《火焰驹》等本戏,赴全县和兰州、定西、金昌、白银等地演出,活跃了城乡文化生活,受到广大群众和戏剧界同行的好评。

1981年,把祖仁调县民政局工作。因为永登边界资料不全,不少地界既无历史根据,又无现时资料。他用两年多时间,搜集、整理边界卷宗12册,写出了约12万字的资料。每遇省市边界纠纷时,均能有证有据地呈递资料,对解决永登县与邻县边界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0年退休后,他仍发挥余热。应城关地区“社火”领导委员会的邀请,义任担任社火文艺总顾问和太平鼓教练。除对节目进行修改、创新和指导排练外,重点教授了太平鼓和软狮子套路。尤其是太平鼓,他将“落地、半身、肘底”三大流派鼓势,根据传统打法加以修改。编排中以“大洪拳”架势为基础,组成龙虎寻幽、推开鸿门、遨游太极、丝路金花、友好往来、四方迎宾6大套路,38势。以跨虎三旋、四虎相争、青龙腾膝等11势编排“落地”鼓势;以二龙戏珠、仙人游景、牵虎游山等18势编排成“半身”鼓势;以拧身运顶、燕子穿林、鹞子翻身3势编排“肘底”鼓势。先后培训鼓手130余名。1992年,城关地区社火表演在比赛中被评为第一名。1994年,城关太平鼓队在全县太平鼓比赛中被评为第二名。他先后三次被评为优秀教练和先进教练员并获荣誉证书、被授予锦旗四面。

1994年,根据他提供的太平鼓“三大流派”资料,由苏裕民主笔整理成《漫谈兰州太平鼓》一文,发表在《兰州日报》上,成为同行研究的重要资料。

把氏先祖代代习武,其祖父国华是拳师,堂祖父连科是武举。把祖仁自幼爱好武术,退休后挖掘、搜集、整理把氏拳术,编辑了《太极玄宏剑》《追风刀》《华联拳》《太极玄宏拳》《南北联拳》拳谱,在民间传阅。同时,他整理编纂出《乾隆逍遥铁扇拳》谱,分发给永登、安宁练扇爱好者。把祖仁也爱好戏剧创作,先后创作和改编的历史神话剧有《三调芭蕉扇》《天河配》《王环缘冤》《血盟》等,有的被永登县文工团搬上舞台。1988年,把祖仁被中国戏剧家协会甘肃省分会吸收为会员。

村中特色

胜利村从2008年开始,除劳务输出外,种植业和养殖均有所发展。种植业以药材和蚕豆、大豆为主,近几年发展蔬菜种植,初具规模。2008年,有温室40亩,露天蔬菜400亩。引进长毛兔800只,畜牧业收入近45万元。2014年,种植生态林1600亩,以玫瑰、杏树为主的经济林2000亩。根据秦川镇区域发展规划,该村以种植露天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及养殖长毛兔为主,力争农业生产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