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科技在深圳建立了企业云——装配式建筑协同平台,制定企业标准装配式建筑企业BIM协同规则,对设计资源标准、设计行为标准、设计交付标准做出约定。图2.24一体化的BIM应用层级示例图2.25构件生产的BIM应用......
2023-08-23
建筑设计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平面设计,与传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在做平面设计时,需要注意如下设计要点:
(1)总平面设计需满足规范。装配式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应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满足国家规范及建设标准要求的同时,配合现场施工方案,充分考虑构件的运输通道、吊装及预制构件的临时堆场的设置。
(2)平面布置以大空间结构形式为宜。平面布置除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外,应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建造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需要整体设计的思想。平面设计不仅应考虑建筑各功能空间使用尺寸,还应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空间适应性,让建筑空间适应使用者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大空间结构形式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大空间的设计有利于减少预制构件的数量和种类,提高生产和施工效率,减少人工,节约造价。
(3)平面形状以规则、均匀为宜。装配式建筑的平面形状、体型及其构件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的相关规定,并符合国家工程建设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要求。
建筑设计的平面形状应保证结构的安全并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平面形状及竖向构件布置要求,应严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平面设计的规则性有利于结构的安全性,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GB 50011—2010)的要求。不规则程度越高,对结构材料的消耗量越大,性能要求越高,不利于节材。在建筑设计中要从结构和经济性的角度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减少平面的凸凹变化,避免不必要的不规则平面并均匀布局。
(4)采用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的设计方法。平面设计应采用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的设计方法,应遵循«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预制构件和建筑部品的重复使用率是项目标准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对工程项目的初步调查,在同一项目中对复杂或规格较多的构件,同一类型的构件一般控制在三个规格左右并占总数量的较大比重,可控制并体现标准化程度。对于简单的构件,用一个规格构件数量控制。
公共建筑的基本单元主要是指标准的结构空间;居住建筑则是以套型为基本单元进行设计,套型单元的设计通常采用模块化组合的方式。建筑的基本单元、构件、部品重复使用率高、规格少、组合多的要求也决定了装配式建筑必须采用标准化、模数化、系列化的设计方法。下面分别以住宅的基本户型模块设计、核心筒模块设计和户型模块组合设计为例进行解析。
1)基本户型模块设计: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平面设计应以基本户型为整体,以各种功能为模块进行组合设计。这种平面布局方式充分利用建筑平面功能模块化的设计特点,将装配式住宅主要功能划分为主体居住部分的玄关及客厅模块、居室模块等,以及辅助部分的厨房模块、卫浴模块、阳台模块等,利用优化后的户型模块进行多样化平面组合,最终形成标准居住模块。图3.6所示为装配式住宅平面各功能模块组合成的标准居住模块。
图3.6 装配式住宅平面各功能模块组合成的标准居住模块
2)核心筒模块设计: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核心筒模块负责主要交通、集中疏散、管井集成等基本功能,主要由楼梯间、(消防)电梯井、合用前室、公共走道、候梯厅、设备管道井(一般包括水管井、强电井、弱电井、空调管井等)、加压送风井等功能组成,在高层办公等公共建筑类型中有时还结合标准层卫生间一起布置。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核心筒模块设计应满足«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2014)等国家及行业内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并进一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在江苏省南通市政务中心综合楼核心筒的设计中,设计者即采用了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策略,紧凑而高效地组织了楼电梯交通、疏散空间、管网井道、公共卫厕等基础功能(图3.7)。
图3.7 江苏省南通市政务中心综合楼核心筒中的标准化设计
(a)建筑标准层平面图;(b)交通核平面图
3)户型模块组合设计:个性化和多样化是建筑设计的永恒命题,但不能把标准化和多样化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协调统一。当标准化和多样化之间能够巧妙配合时,即可实现标准化前提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可以用标准化的户型模块结合核心筒模块组合出不同的平面形式和建筑形态,创造出多种平面组合类型,为满足规划的多样化和场地适应性要求提供优化的设计方案。
以小户型的模块组合设计为例说明。“单身公寓/二人世界”户型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类型。“单身公寓/二人世界”户型一般建筑面积控制为40~60 m2,容纳1~2人,可满足独身者、单身白领、年轻情侣、夫妻二人、老两口等家庭类型的居住需要。这种户型充分考虑了居住者人数较少,仅需一个卧室即可满足居住的现实诉求,并呈现出递进式的空间特征。从进入户门开始,依次经过入户玄关、厨房(含生活阳台)、客厅、卫生间,最后进入卧室,以及与其连接的独立阳台空间。
将以上这种小户型称为“原型”,对户型模块内空间局部进行更新组合设计,即可形成新的户型,可称为“进化型”。所谓“进化型”,是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适度利用其可变特征,对“原型”的部分隔墙进行局部调整,即可从一室一厅的“单身公寓/二人世界”户型形成二室一厅的“三口之家”新户型。首先,整体空间的承重墙的标准化不变;其次,保证了入户玄关、客厅、厨卫等尺寸和空间格局的标准化不变;再次,卧室部分的总尺寸及开间进深不变;最后,卧室被分隔为一大一小两个部分,基本能够满足三口之家的居住要求,实现了装配式住宅建筑户型模块中可变性与标准化的统一,如图3.8所示。
图3.8 “二人世界”一室一厅可变为“三口之家”二室一厅
有关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构造的文章
中建科技在深圳建立了企业云——装配式建筑协同平台,制定企业标准装配式建筑企业BIM协同规则,对设计资源标准、设计行为标准、设计交付标准做出约定。图2.24一体化的BIM应用层级示例图2.25构件生产的BIM应用......
2023-08-23
本章要点了解装配式建筑和现浇式建筑建设流程以及设计流程的差异,掌握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原则以及设计要点。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流程更全面、更综合、更精细,因此,在传统的设计流程基础上,增加了前期技术策划和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使得设计流程更加精细化。装配式建筑设计通常采用BIM技术,提高预制构件设计完成度与精确度。图2.2传统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流程比较......
2023-08-23
装配式墙体的各种接缝部位、门窗洞口等构配件组装部位的构造设计及材料的选用应满足建筑的各类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装饰性能的要求。通过工厂化生产的“三明治”墙板,质量稳定,精度高,尺寸可控制在±2 mm以内。......
2023-08-23
图2.7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要求2.平面设计要点解析预制装配式建筑平面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优化套型模块的尺寸和种类,实现住宅预制构件和内装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完善住宅产业化配套应用技术,提升工程质量,降低建造成本。......
2023-08-23
MEP变成了Revit中的一个模块,主要用于水、暖、电专业的设计工作,本书所研究的设备专业标准设计方法是基于此软件模块的。设备专业的标准化设计,是在建筑模型设计完成之后与结构设计同时进行的,延续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块化思想,建筑户型的设计决定了MEP的模型方案。如有不合理之处,需要返回BIM模型进行修改调整。......
2023-08-23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楼板可采用预制叠合楼盖或现浇楼盖,宜优先选用预制叠合楼板。装配整体式楼盖或屋盖体系的周边应与封闭交圈的梁系连接。预制板板缝、板缝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高于预制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应低于C30。图6.11整体式拼缝构造示意叠合板中预制板的端面或侧面没有锚固钢筋或预埋件时,应在拼缝处贴预制板。图6.12板跨中的接缝钢筋构造图6.13板跨边的接缝钢筋构造......
2023-08-23
预制装配墙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是指预制钢筋混凝土踏步板直接搁置在墙上的一种楼梯形式,其踏步板一般采用一字形、L形断面。图6.15预制装配墙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图6.16预制装配悬臂踏步式钢筋混凝土楼梯预制装配悬臂踏步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用于嵌固踏步板的墙体厚度不应小于240 mm,踏步板悬挑长度一般≤1 800 mm。中型构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图6.18所示为预制装配楼梯上、下连接点做法。......
2023-08-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