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摘要】:为此,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有成效进行梳理归纳,对查找分析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对比参考意义。根据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研究资料的学习,并结合笔者长期从事此项工作的实际经历,认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有成效。(四)信息化服务比较完善完善的信息化服务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高层次要求。

我国高校实施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高效、科学和规范,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为此,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有成效进行梳理归纳,对查找分析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对比参考意义。根据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研究资料的学习,并结合笔者长期从事此项工作的实际经历,认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有成效。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地位突出

教学管理信息化在学校教学管理各项事业中的重要突出地位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有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突出地位意味着学校决策层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能意识到将信息化作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表现在从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政策、组织机构、配套管理制度等软环境能满足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在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财力、人力等物质保障条件能达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要求。

(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果优良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解决方案的核心,其运行效果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最显著的表现,因此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果优良是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保证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果优良应该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其一,从软件自身方面来讲,其技术实施方案先进,功能比较完善,用户界面友好便于学习和使用。同时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的实际教学管理过程,能完成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各项教学事务的处理,软件智能化程度高,能大大减轻教职员工完成教学事务处理的工作强度,使用效率高。

其二,从组织机构方面来看,学校的信息化组织架构完善,级别层次高,校领导担任信息化组织机构负责人,设有专门办事机构。从机制上能保障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长期规划和指导,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三,从配套制度方面来看,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配套制度制定比较完善,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实施的规范、透明、公正奠定了基础。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化相关配套制度,既可以规范和约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正确使用,保证教学运行数据的真实有效,又促进了教学管理服务的各种办事流程的建章立制,便于相关教学管理服务信息的对外发布和接受监督,保证了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长期规范使用的连续性和透明性。

(三)教职员工适应信息化工作环境

广大教职员工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他们对信息化工作环境的良好适应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体现。教职员工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工作环境适应能力表现在:第一,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够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学活动,熟练应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各项教学管理服务事项的办理;第二,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主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教学和完成教学管理服务事项办理的意识,并乐于接受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带来的高效、便利。

(四)信息化服务比较完善

完善的信息化服务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高层次要求。高层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意味着只着眼于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各项管理职能,减轻教职员工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劳动强度,还应该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对各种信息化教学服务的需求,助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能从侧重管理转变为侧重服务。